PREFACE
前言

本书将创新与创业视为一种实践和一门学科。它探讨的不是企业家的心理和品格特质,而是他们的活动和行为。本书列举了很多例子,这些例子旨在阐释某个观点、规则或警示,而非讲述成功故事。因此,相比于此前已经出版或发表的关于创新与创业的图书和文章,本书在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所不同。同现在的其他出版物一样,本书也强调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但本书认为,美国在过去10~15年出现创业型经济,是近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振奋人心的事件。当下许多讨论认为创业是一种略带神秘色彩的东西,将其视为天赋、才干、灵感或“灵光乍现”(flash of genius)。而本书认为创新与创业是能够加以组织(且必须加以组织)的有目的的任务,也是系统性的工作。事实上,它是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关于实践的书,但并非“操作指南”。它讨论了什么是创新和创业,以及何时开展和为什么要开展创新和创业,也讨论了具体的策略和决策,机会和风险,结构和战略,用人、薪酬和激励。

本书主要包括三个主题: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创业战略。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创业的一个“方面”,而非一个阶段。

本书第一部分是创新实践,指出创新是一门有目的的学科。首先,它阐释了企业家从何处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会。其次,它进一步探讨了人们在将创意转化为可行的业务或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原则与不能触碰的禁忌。

第二部分是创业实践,重点关注机构,即创新的载体。它从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新创企业三个方面来讨论创业管理。什么样的策略和实践有助于机构(无论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机构)成为成功的创业型机构?为了开展创业,应该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会有哪些干扰、障碍、陷阱以及常见错误?本部分结尾讨论了创业者本人及其角色和决策。

第三部分是创业战略,主要讨论如何将创新成功地推向市场。创新的检验标准并不是它的新颖性、科技含量或者巧妙性,而是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本书的引言将创新与创业同经济相联系,结论则将它们与社会相联系。引言、三个主题和结论构成了整本书。

创业既非科学也非艺术,而是一种实践。当然,它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本书将系统地呈现这一知识基础。正如医学、工程学等其他实践知识一样,创业的知识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实践知识的内容主要由目的(也就是实践本身)来界定。因此,这样一本书应该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

30年前,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我开始研究创新与创业。当时有两年的时间,我所领导的纽约大学研究生商学院研究小组在每周一次的晚间研讨会上,都会对创新与创业进行长时间的探讨。这个小组的一些成员刚刚开始创业,大都很成功;还有一些成员在现有机构中担任中层管理者,这些机构大都规模庞大,包括两家大医院、IBM、通用电气公司、一两家大银行、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几家杂志和图书出版商、几家制药公司、一家全球性慈善组织、纽约天主教大主教管辖区以及长老会,等等。

连续两年,研究小组成员在他们的工作中对讨论出的概念和想法加以检验。在随后长达20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进一步对这些概念和想法加以检验、确认、精炼和修正。我的咨询工作同样涉及各种机构,一些是企业,如制药业和计算机业的高科技公司、灾害保险业的非科技公司、美国和欧洲的全球性银行、个人公司、区域性建材批发商以及日本的跨国公司等;还有一些是非营利组织,如工会组织、主要社区组织(如美国女童子军、国际救援与发展合作组织)、医院、大学、研究实验室和不同的宗教组织。

本书是从我多年的观察、研究和实践当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我可以使用真实的“微案例”,从正反两方面来阐释相关策略和实践。书中提到名称的机构,要么不是我的客户(如IBM),它们的案例是公开报道的,要么是我的客户,但案例是机构本身披露的(否则,我写的所有管理类图书都不会公布与我有业务往来的机构的名称)。本书所选取的案例都是真实案例,所讨论的企业也都是真实存在的企业。

直到最近几年,管理学者才开始更多地关注创新与创业。我数十年来在自己所写的管理类图书中都对这两个方面有所探讨。但是,全面和系统地阐述这个主题的书,本书是第一本。我确信本书是这一重要课题的开端而非结束,并衷心希望本书被人们当成一部开创性的作品。

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市

1984年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