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跨文化戏剧创作之风流入中国,‘西戏中演’创作的尝试与热潮,也逐渐在中国境内兴起,直至新时代,仍旧不断涌现出以更新形式、更新一代青年创作者领衔创作的相关作品。
正如中国戏曲对外传播时所面临的问题。同样。‘西戏中演’的推广,在国内范围内,没有相对应的社会历史背景,所带来的关于社会历史问题,乃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往往缺少共鸣。相匹配的文艺土壤的缺失,同时也给国内范围的‘西戏中演’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在市场层面获得的反馈,往往褒贬不一。与此同时,‘西戏中演’的对外传播,同样面临着因为对原始剧本的理解偏差,可能导致海外受众难以接受的必然问题。关于西戏中演的时代价值、艺术价值,依旧有待市场与时间的评价。
本文通过作者对‘西戏中演’这一跨文化戏剧交流现象的产生背景概述、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讨论,综合分析‘西戏中演’在新时代的文艺环境中,可能带来的价值,讨论其‘经典化’可能性,与‘西戏中演’带来的利弊。
关键词
跨文化戏剧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正创新文艺经典化改革开放
正文
一、‘西戏中演’的诞生背景与时代价值
1、改革开放,将跨文化戏剧的理念‘引进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文化行业也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与此同时,大量西 方的文艺理念也被引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欧美跨文化戏剧的实践与研究经由 留学归国或有外语学科背景的学者传入中国’,当跨文化戏剧的概念,与中国本土对于文化 兼容并包的理念相结合,加之对于文化‘走出去’的需要,为‘西戏中演’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此时,西方对于亚洲文化融入西方戏剧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看似可 移植的经验,为国内展开跨文化戏剧的研究和尝试提供了理论支持。
2、‘西戏中演’在改革开放初期与新时代的选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戏曲行业内的‘西戏中演’多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主。而新时代以来, 戏曲‘西戏中演’的选题则更为多样化,对于西方经典小说、荒诞派戏剧等均有涉猎。
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文艺行业对于跨文化戏剧的研究与尝试也在不断深入, 随着形式和内容的多样,‘西戏中演’带来的影响与可能也日趋多样。
二、戏曲‘西戏中演’的艺术特色
1、戏曲‘西戏中演’的艺术特色。
戏曲的‘简约不简单’与西方戏剧复杂的造景产生碰撞,为戏曲‘西戏中演’提供了极大的 可能性。对于戏曲‘唱念做打’以及舞台设计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保留,对于乐队中西结 合,丰富乐曲层次的尝试,正与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的‘阴阳’概念相合,也都为跨文化 戏剧的探索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展现,也为对于戏曲‘西戏中演’的艺术融合价值,提供了更 广阔的探索范围。
三、戏曲‘西戏中演’在文化内涵上的兼收并蓄与不可调和的矛盾
1、‘西戏中演’在极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正如前面对于‘西戏中演’这种跨文化戏剧的中国现象的艺术特色分析,中西文化的碰 撞,带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对于这种还未发展完全的新形势,观众与相 关从业人员展现出的极大热情,以及‘西戏中演’的理论现实化,都极大程度的体现了中国文 化的包容性。
2、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带来不可调和的矛盾。
编演人员对于‘西方’文化与历史的不理解。这一点造成了‘西戏中演’很大程度的对 原本有误读现象出现,这虽然方便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演绎形式更加圆融的融合,但同 样也会造成同西方演绎亚洲文化故事一样的窘境——评论家、批评家们的不认可,与 对方文化群体的排斥。
观众难以理解失去文化环境的西方故事内容、内涵,对‘西戏中演’有‘晦涩难懂’的 印象,并不能从‘西戏中演’的舞台呈现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娱乐、文教价值。
四、‘西戏中演’在新时代经典化发展的可行性
1、‘西戏中演’在新时代的表现。
近年来,‘西戏中演’展现出的多元化趋势,拓展开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如京剧《吝啬鬼》 等,在观众群里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同样,对于移植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 戏曲《等待》却很难在青年观众群体眼中获得共鸣。
2、‘西戏中演’在新时代可能带来的价值。
西方观众对中国的戏曲背景环境的不理解,导致中国戏曲文化对外传播工作面临很大 的困难,同时使戏曲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传达给观众的内容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文化内涵’, 由此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效果有所削弱。‘西戏中演’更有利于西方观众对于中国戏曲文化 的接受,想要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文化海外传播价值体现,还需要避免一味的‘复制粘贴’,在 西方戏剧故事中,将与中华文化共通之处提炼与升华,是‘西戏中演’在新时代带来更大积极 影响的必由之路。
3、‘西戏中演’能否成为符合新时代文艺要求中的‘经典’?
‘西戏中演’无法移植的文化土壤,往往极其容易让作品成为:只满足了主创团队创 新目的,但并不被各方观众认可的内容,以至于诞生集众家之长,合成糟粕的可能性。
哪怕是‘西戏中演’创作为观众接受的成功案例,也不免面对‘一时的市场’与‘时间检 验的经典’之间的矛盾。正如中国文艺史上,无数次昙花一现,却没有成为‘经典’的作 品一样,‘西戏中演’到底有没有基于中国文化环境,推动中国文艺发展,展现文艺时 代价值、历史价值的作用,仍旧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西戏中演’在新时代的发展 方向同样值得讨论。
跨文化戏剧创作,能否真正对文化传播与交流互鉴起到积极作用?还是单纯成为 一种自我标榜为‘先锋’文艺创作的尝试,逐渐因为对于‘文化刻板印象’的输出,为文化 来源国民众与专家所抵制,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探索,与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