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跋山涉水

各县市中心站开通以后,普信公司的移动网络实现了全市县级以上城市的覆盖。原本以为,待全市县级以上城市实现覆盖以后,工程建设进程会有所放缓,工作量也会小一些,同时,连续高强度地网络建设,导致心身疲惫,至少可以舒缓一下了,而且,大量的通信基础知识需要补充、网络技术需要学习,还要为接下来网络规划、运行维护以及为迎接交换局开局进行准备。江如峰心里盘算着。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投诉更为严重、性质更恶劣了,投诉的主体仍然是信号覆盖,特别是市区周边和县城用户的投诉,甚至少数用户因为网络覆盖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县市营业厅多次发生了被封堵甚至打砸营业厅设施的极端的行为。想想,此前,手握大哥大或红灯机时,没信号正常、有信号兴奋的状态,这才过了多长时间!而且,移通移动网络同样也存在大片无覆盖区域的情况,用户心态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江如峰郁闷着,甚至有些愤愤不平。

迫不得已,公司只得再次启动了新一轮的网络建设工程,开启了一次部署建设三十个基站的第四期工程。此时,基站建设将不仅限于县市区城市及周边,重点乡镇成为了本期工程建设的重点。为了有效应对投诉,同时,提升基站建设的投资回报,江如峰思考着,在乡镇网络规划时,重点选择没有移通网络信号覆盖的乡镇优先建设,一方面,可以形成普信公司网络覆盖自己独有的特点,让用户有良好的感知,可以取得用户对于网络覆盖不足引起通信不畅的理解,减轻用户投诉,同时,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选择普信网络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用户入网变得容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投资回报得以加快。在向公司领导汇报时,得到了领导们的赞赏。只是大大增加了网络建设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8月,虽然盛夏已过,但仍骄阳似火,就在此时,四期工程正式启动。除了县市中心城区补点覆盖外,工程重点选择在了沿海礼高速和礼畋神国道重点乡镇以及其他急需网络覆盖的区域。其中,海礼高速于新近通车,车流量伴随着的人流量急速增加,前景可观,海礼高速基本上与原海礼国道并行,原国道沿途乡镇较多而且经济状况较好,海礼高速与海礼国道均为两市之间的主要通道,还有就是移通的移动网络覆盖也严重不足。礼畋神国道为海洲经济大动脉,沿途经济较为活跃,实现网络覆盖可以带来大量用户入网,具备有可观的品牌与经济价值。

江如峰决定继续带队进行网络规划与站点勘察。

在安排完前期工程扫尾、网络监控值班之后,便专门召开了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公司讨论通过的本期建设思路及选址要求,同时决定网络建设规划与选址分两组同时进行,会上,根据乡镇位置、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等因素,在地图上对站点进行了预规划。会后,分组出发,一组赶赴海洲南部畋州、潞水、神龙一带,一组负责海洲郊区及礼市区域。考虑到要方便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相关工作,江如峰自己带队负责海洲郊区及礼市区域站点规划与选址,并请示钟瑞祥和李大伟,协调曾负责网络前期工程、现任数信部经理的苏济湘带队负责海洲南部区域的基站选址工作。

上午十点,两小组顶着骄阳分别开赴预定区域。

江如峰带着小组成员首先沿海礼高速前往礼市,沿途实地考察了所经乡镇的详细情况,并初步拟定了适宜建站的站址,然后又从礼市经海礼国道返回海洲,同步考察了沿途所经过的乡镇的相关情况,回公司后,连夜组织小组成员召开网络预规划讨论会。

根据初步计划,沿海礼高速架设架空光缆,负责沿线的基站传输,同时,在合适的地点建设一座铁塔作为附近区域中心基站,通过微波方式以最快速度实现网络覆盖。

几天前刚下过雨,炎热的势头出现一丝转缓,小组计划利用稍微凉快一点的天气,抓紧完成站址勘察及选址工作,为后续网络规划打下基础。

次日晨曦,包括华讯规划人员在内小组一行四人便启程出发了。

第一站为向家坳。乡镇所处位置为大片丘陵中地势较低且平缓地带,由于为规划中的光缆线路经过地,选址相对较易,很快便确定在紧挨海礼高速位于向家坳乡西北一座相对较高山上的一块空地,只需爬上几十米高的小山,便可来到空地上,此处能俯看全向家坳乡主要区域,同时,可以很好地覆盖海礼高速所经路段,规划40米塔即可有效覆盖附近大范围区域,敲定此基站十分的轻松。

下一站便是离国道有将近十公里的洁庄水库所在地洁庄乡。村民们大都沿洁庄水库而居,周围道路弯曲,山形复杂,而乡政府却又处于水库入口处,距水库有2公里之遥,与水库之间又隔了一排小山。小组一连爬了三座山头,才在距离洁庄乡西北一公里的山头上确定了基站的位置,且必须架设铁塔,才能实现预期覆盖目标,至于通过微波还是光纤完成基站数据的传送,以及保证覆盖所需铁塔的高度,则由设计院根据地势高度进行规划。

汽车再次回到海礼高速,继续前往礼市。一路上,山地连绵,丘陵重重,没有高山,也不是平原,小小的村落不时从车边掠过,民居散落其间,实现大片网络覆盖困难重重。直到一个叫杉桥的地方,仔细观察,隐约有一道不甚分明的丘陵线,两边村庄相对集中,在丘陵线上部署一座基站,可以有效覆盖附近村庄,而且此处地势相对较高,可以覆盖所经海礼高速,部署一座铁塔,也具备建设中心站的条件。也许是天遂人愿,车停在路边休息区之后,大家翻过高速公路护栏,穿进了山丘。山不太高,山边上还有一条乡村公路,让爬山变得容易,一字排开的三座山丘向东北方向延伸,由于没有汽车,只得步行,分次对三座山逐一进行实地考察。

好在天气不太炎热,爬山变得容易,总共只花了约四个多小时时间,行走了十来公里的山路,顺利完成了三座小山的考察。“如果明天还是这么好的天气就好了。”江如峰感叹到,小组同伴们兴奋了好一阵。

大家都期盼着。

在观察了三座小山之后,考虑到方便网建与网维,最终选择了靠近高速的山丘,拟作为方园数百平方公里区域的中心站进行规划。

时间到了晚上七点,为了快捷完成本次基站选址工作,小组人员直接在礼市住了下来。

第二天清晨,小组再次出发。此时,天空被蓝色大幕笼罩,只有远处天空零星挂着几朵白云,太阳尚未升起,秋天的气息已经显露,气温适宜,江如峰想着,应该是个爬山赏景的好时机,可以借助工作的机会,游一游山,玩一玩水,好好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馈赠。

大家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车行至板河,出礼市向西第一站。一个较大的乡镇,有瓷器、烟花生产,人口众多,经济相对发达,而且又是一三岔路口,为老国道上一交通要道,更重要的是移通也没有信号,在此建站十分必要,只是周围地形复杂,遍布上百米高的山,怎样精准选址,保证有良好的覆盖,需要费一番思考。汽车在镇子周围乡村土路上来回开行,大家仔细观察着、分析着地形,选择可能的建站地点。

镇西北有一座相对稍低的山,当地人称为灵山,山上有一小庙,有小路上山,攀爬相对容易,也许,可以较小的代价完成任务,就这样,大家一路向灵山奔去,上得山来,三分之二镇子直接可视,但由于其南偏东的山头较高,直接挡住了小镇的一部分,更有甚者,其正南延伸有较多的民居散落各地,覆盖效果可能不是最佳,更何况,灵山上的小庙影响铁塔部署,需要对其他几座山进行实地考察后才能综合进行确定。

既然来了,就去小庙拜一拜,江如峰想,原来小庙是村民们自建的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小庙不大,观音菩萨像立于正中,两边侧面只有再站进一个人的空间,观音像前倒是可以并排站上两三个祭拜的信众。进得庙来,里面确实让人有一种肃穆的感觉,“祈祷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保佑我们选站建站顺利,普信公司网络也是造福民众,保佑我们的网络运行通畅。”江如峰虔诚地双手合掌,在观音像前暗自默念。

出得庙来,太阳已爬上了天空。天上依旧少云,太阳没有遮挡,甚至已出现了温度急剧上升的趋势。下得山来,驱车来到镇子南两山之间,右山较高,但左山相隔一口水塘,明显上山难度较大,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较高的右山进行考察。

经向村民了解,山后有一条简易路可上山。于是,大家便翻过田埂,穿越菜地,来到了后山。这才发现,村民所讲的简易路其实并不是路,而是村民上山收采茶籽时爬出来的一条小道,此时早被杂草掩盖,已经不甚明晰,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清路。

既来之则安之,大伙一头扎进了山中,山上茶树密布,茶树下,已经杂草丛生,本来只有微风,但却根本吹不进树中,在太阳的照射下,气温急剧上升,估计外面的温度已达三十度,茶树下,虽可以部分避免太阳直射,但太阳投下的热量却无法消散,人在其中,闷热无比,半山腰以上,茶树少了,杂树多了,路更乱了,山更陡了,小组成员们更没得选了,大家只得硬着头皮上。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时间已到正午,个个汗流浃背,浑身湿透,气喘吁吁,由于组员陈小春还肩扛着十公斤左右的位图仪,爬到山顶时,已经瘫坐在地上,华讯设计院的左工甚至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可是,大约二米高的小树丛挤满山顶,必须再往树梢上爬,才能更好进行观察。大伙只得继续坚持,众人扶的扶、顶的顶,将江如峰推上了一根主干稍粗、中部有开叉的小树上。

透过树叶向外望去,这里视野相对开阔,微波路由良好,位置极佳。在山的后部有一大块相对平坦地块,可以垦出,用于建设铁塔和基站,只是需要开路上山。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再爬第三座山了。此时已是下午二点,太阳正毒毒地洒向大地,洒向山头。

由于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大家已经饥肠辘辘,顾不得毒阳、顾不得汗水,确定好经纬度及海拔高度后,便急忙赶着下山。

吃过午饭,匆匆驱车前往大福乡。前往的路途中,汽车经过一道长长的上坡与下坡,穿过一道狭窄的山涧,该情况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警觉,“该不是在微波路由上吧。”如果微波打不到的话,周边都没有传输资源可以借用,大福乡规划的两站的建设会是相当的困难。但大福乡为礼市与海洲县之间的交通要道,呈长条形,远离海礼高速与海礼国道,乡域整体位置较高较平,虽然以农业为主,但人口众多而且密集,是规划中的重点乡镇。

根据现场考察,只需要在其西北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地建设一座不太高的铁塔,在其南端相距约五公里的山丘后面再部署一基站即可满足覆盖要求。

回到公司后,连夜开始进行网络规划与基站站址的确定。

经查等高图发现,在白天经过的狭窄山涧,正好就是杉桥站与大福站之间的那道较高的山梁,实现微波链路传输,必需越过此道山梁。为保险起见,需要在杉桥建设75米高塔,同时,在大福站部署45米铁塔,否则,可能因为山林对微波信号的吸收或阻挡,极大地削弱微波信号,导致微波信号太弱而使链路无法稳定工作,甚至可能导致微波链路达不到有效传输的基本指标要求。至于其他站,则可根据网络覆盖要求进行规划即可,配合等高图查询,在洁庄站部署35米铁塔,祁家站则为一大片低洼区域,在乡镇北部一六层楼楼顶设立抱杆即能实现网络的目标覆盖。板河站、济公桥站则分别在当地选择了一块地势较高的小山丘,立一25米铁塔,并在铁塔下构筑基站。除杉桥站、向家坳站为沿光缆线路上采用光缆接入外,其余基站均通过微波在杉桥站进行汇聚,然后通过光纤传输接入普信金沙传输中心。方案获得省公司网络规划部门评审同意后,杉桥站75米高塔成为了普信吉湘公司网络规划中的最高塔----海礼高速上的标志物。

由于杉桥塔仅距海礼高速公路数十米远,高管局对此颇有微言,甚至一度反对并阻止该塔的建设,江如峰拉上李大伟与高速公路管理局进行了无数次的协调与沟通,终于如愿以偿,随后经过极其艰难的施工组织,铁塔终于得以挺立于吉东大地。铁塔的建成,江如峰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并在设备安装时,江如峰还特地爬上了这座铁塔,并亲自组织基站天线的安装,亲自调整天线方位角与俯仰角,确定着无线网络覆盖目标,特别亲自参与了微波天线的安装与调试。此站上总共规划了五条微波链路,其中四条微波链路距离最多也只有不到二十公里,微波天线统一采用直径只有零点八米的天线,重量约二十公斤左右,安装起来并不困难。只有拟通过微波实现通信的大福基站与杉桥站相距有三十多公里,根据链路规划,配置的微波天线直径达一点六米,重量近五十公斤,光吊装上塔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施工队硬是通过百米吊绳,将一个庞然大物吊了上去,并准确安装到位。安装完成后,整个铁塔周身布满了基站天线和大小不一的锅一般圆形微波天线,其中,近二米大锅更是面向高速公路,在太阳的照射下,崭新的锅面熠熠生辉,吸引着过往人们的眼球,都不由得多看几眼,并为铁塔的气势所折服,成为了海礼高速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安装完成,站立在高塔上的江如峰,这时才将注意力收回到吉东大美河山上来,立于高塔之上,逶迤的吉东福地尽收眼底,正好这天天气晴好,极目北望,金沙城区隐约可见,西望海洲,甚至高楼在目,往南,畋洲隐约而至,礼市就更不必说了,虽有山脉阻隔,全城无缘尽览,但明显可见,潞水河于城中蜿蜒穿越,阳光下,朵朵白云投下的阴影拂城而过,瓷厂烟囱冒出的白烟袅袅升起,汇入朵朵白云,城区栋栋高楼鳞次栉比,能清晰地感觉到城市的脉动。站立在高塔之上,眼望着绵延远去的大地,自己似有无限的憧憬与想象,似乎就拥有了这大片的江山,更有一种指点江山的豪迈和舍我其谁的气魄。杉桥塔也成为了江如峰心中的傲娇之塔。

此站及周边基站的开通,一下子扩大了乡村的网络覆盖,让海洲市与礼市网络信号甚至超过移通公司,用户感知迅速提升,促成了礼市用户规模的大幅增长,成为了全省业务发展最好的县级市,礼市中心代理商成为了普信吉湘公司的金牌代理,为普信公司服务用户的同时,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畋潞神小组第一次乡镇网络规划与基站勘察却并不顺利。畋州峣山是一个煤矿重镇,虽然位置偏僻,但经济较为发达,也是网络规划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然而,去镇上的整条道路都被运煤汽车压得凌乱不堪,越野车行在路上,都只能小心翼翼,颠簸前行。小组到达峣山时,才发现,整个峣山镇分布在群山之中,道路弯弯曲曲,叉道还多,居民房屋都是倚山而建,居住不太集中,周边煤矿多为小煤窑,分布峣山四周,镇子周围山多林密,大都又是石山,由于当地刚下过小雨,十分的溜滑,小组成员爬山考察地形时,通信兵转业入职的周毅智再次展现军人雄姿,跋山涉水,一路先行,深得组员们佩服,只是因未注意脚下滑石,很很地摔了一跤,裤子被刺破了,手臂划出了一条长长的伤口,好在伤口不深,他仍然选择带伤坚持爬山选址。

由于天气炎热,整个空气都显得十分的沉闷,爬一点稍陡的山坡,都气喘吁吁,挥汗如雨。可是,小组接连爬了三座山,仍然找不到合适的站址,怎么规划,覆盖效果都不好。选址十分的困难。傍晚临近,仍然不得要领。

由于峣山距离畋州有近三十公里的距离,道路坑坑洼洼,进出峣山,单边将近二个小时,为了不耽误基站选址,小组决定在当地找旅馆住下来。好在山里晚上气温较低,睡觉根本用不着空调,甚至还需要盖薄被,受伤的周毅智利用晚间空闲,在镇卫生院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地清理与包扎处理。

晚餐倒是丰富,土鸡野菜,给了耗费大量体力的队员们一次好好地犒劳。

基站选址必须得解决。问题困扰着组长苏济湘和小组成员们,如何实现基本覆盖,难住了大家。晚上碰头时,江如峰得知消息,便拉着李大伟与小组成员和华讯设计工程师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本地区不寻求全面覆盖,寻找有利建站位置,覆盖重要目标区域,选定站址后,再根据网络信号覆盖预测,采取直放站形式解决,或者在后期工程中补站建设。至于采用什么形式完善网络信号,则由设计工程师根据现场地形进行规划确定。

第二天清早,小组成员便根据前一天现场考察的情况,再次爬上了镇南山头,确定了站址,并先期计划在北部山顶上部署一套移频直放站,一定程度上解决东北民居及小煤窑的信号覆盖,同时,峣山至礼畋公路直线距离仅约15公里,规划架空光缆到峣山,考虑到整个路上居民不集中,当前建站意义不大,经大家商量,在其中间位置较高处临时部署一两扇区光纤直放站,补强前往峣山道路上的信号覆盖,未来找时机替换成基站。至于其他地方,本期规划选择放弃。

从峣山出来,大伙甚至连汗水浸湿的衣物都来不及更换,一路战高温,抗酷暑,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将畋州、潞水规划与选址完成,最后前往神龙县。

从潞水到神龙,有近50公里的山路,由于有光缆沿山路铺设,途中在溪水镇镇政府院内部署一25米楼顶塔,湴塘镇洣水河畔小山顶部署一座45米塔,覆盖小镇的同时,尽可能从两个方向对道路实现覆盖,其他区域则暂时不考虑信号覆盖。

神龙县地处云霄山脉,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域广阔,却人口分散。县城往南,即深入云霄山脉深处,人口更为稀少,离县城往南近三十公里,才有人口相对集中的龙渣乡,是瑶族人的集中居住地,由于离县城太远,传输工程投资太大,而且人口较少,没有建站的经济基础,暂时放弃建站,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只选择了在城东增建一站,补强县城网络覆盖,同时,往山洋界方向经济条件稍好的清淋、夏家建设两站,为山洋界国家红色旅游提供网络信号支持。对于远山的花洞景区以及深山的乡村,也只能在后期工程建设中考虑了。

炎炎夏日,乡村选址,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队员们的想象,受伤、中暑时有发生,江如峰没有想到,如此困难重重,但这却是乡村建网的开始,未来的路还长着、工作还多着呢。联想到自己这组的选址,本来就已经十分的辛苦了,不曾想,他们的难度更大,听到他们反馈的信息,看到队员们不辞辛劳,流汗甚至流血都在所不惜,十分的感动,“但愿人身不出意外。”他祈祷着,同时,也在心里盘算着,以增加高温补贴或增发工程奖励金的方式,对建设线同事们做些补偿。

畋潞神小组回公司后,苏济湘提出建议,希望增加外勤人员的高温补贴,建议正合了江如峰的想法,于是,江如峰向钟瑞祥和李大伟汇报工作时,也向他们描述了外勤技术人员的辛劳,顺便提出了适当增发外勤人员的高温补贴的建议。

建议得到了李大伟的理解,但出乎意料的是,却遭到钟瑞祥的严厉批评。也许是自己没能让钟总充分感受到网络建设工作的艰难,也许未从公司领导的角度思考相关问题,也许,当然,或许还有其他的理由,不然,“这点苦算苦吗?”“钱就那么重要吗?”的质疑与不满就不会出现在钟总亲自组织的技术线联合会议中,还强行一个一个地表态,让员工们一脸的懵逼,更让江如峰尴尬不已,不仅增发高温补贴的请求泡了汤,反而还中止了工程奖金的发放,更尴尬的是,会上,苏济湘不但没有支持江如峰的建议,反而还顺着钟总的意思“外勤是辛苦了点,但选择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有吃苦的准备”,这让江如峰有种被卖的感觉,十分的不爽。

只是,让江如峰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去钟总家汇报工作时,却意外见到了负责基站装修的工程队朱姓老板居然在替领导家别墅进行装修。

也许,这还真不是钱的问题,江如峰想。

工程不断继续着,无论寒暑,无论雨睛。

“老板,来只鸡,一条鳊鱼,一盘蔬菜。”老板似乎很有默契:“好呢。”也不问什么鸡,或有什么疑问,拿起网兜就往屋后竹林里面跑去,一大群鸡在惊叫乱飞之后,一切归于宁静,网兜里多了只鸡。在小店午餐之后,继续赶路,一切似乎都心照不宣。

原来,乡村网络规划及基站选址开始后,县城网络补点及乡村基站建设以及已建基站运行维护甚至于周期性巡检渐成了日常工作。建设维护部同事们每周至少有一二次前往畋州、潞水及神龙。下县乡前,早晨一上班便召开部门工作会,安排部门工作,然后,组队出发,巧的是,往往在十二点前后便来到了这里,一个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国道边简陋小店。

当时,江如峰带队进行县市中心站选址时,由于在礼市处理了一点事,而又急着前往畋州,本计划在畋州吃午饭。不巧的是礼畋国道修路,直到下午二点,还堵在这爿小店附近,龟速般跟随车队往前移,此时早已过了饭点,一车人饥肠辘辘,经提议,干脆将车停靠在路边,先寻找可以充讥的食物或餐馆,解决吃饭问题。

进得店里,餐馆早已打烊,老板模样的人正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冰柜里仅剩了一条鳊鱼,剩下一点零星蔬菜,散落一地。

“老板,有饭吃吗?”司机前去打探。

“没有了。”老板回应道,但眼睛却没有张开,身子也没有动一下。

“这车不知道要堵到什么时候,煮饭快,看能否搞到点菜,随便什么菜都行。”几乎是央求了。

老板这才睁开了眼睛,身子仍然未动。

“只有两个菜,冰柜里有条鱼,还有点小菜,五个人不够吃。”老板说。

等了好一会儿,老板再次开口,“要不,捉只鸡吧,我家散养的,只是不一定捉得到。”

有希望了。老板这才慢吞吞地从躺椅上爬起来,自己取了个网兜。大家劲头来了,没有工具,各人便拿了根棍子,走向屋后竹林。

一只鸡七元钱,一条鳊鱼三元钱,一碗蔬菜一元。老板良心,大伙填饱了肚子,而且真心感觉老板炒的菜的味道确实很好。吃过饭后,道路也通了,大家便赶紧上路,临别还丢下一句:“谢谢老板,下次会再来。”

从此以后,便有了经常的光顾。

老板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自家的鸡不够了,便从别家买来鸡养了起来,而且仍然是散养。由于同事们的光顾,小店名气一下子响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过路客光顾着这爿小店。

不知怎么地,故事传到市公司,甚至还传到了省公司,说江如峰带队将一个饭店的鸡都吃光了。还有传说,搞网络建设的人的待遇太好了,公司要减差旅费标准。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故事背后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