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延通和通召木图闻言,也不禁脸红了起来。坐在一旁的李息连忙出来打圆场,将话题扯到了明天他和胶东康王刘寄陪着靳延通和通召木图去繁昌城外哪里游玩上。赵熙辞别了胶东康王刘寄和李息后告退出来,正巧遇到巡视了一圈回来的吕幼兰。赵熙便将刘从戎如何使用计策引诱,击杀了漠北三雄的事情和吕幼兰简单讲述了下,又转达了刘从戎的意思。吕幼兰听完后,觉得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便向汪兴仁交代了几句后,便带着人和赵熙一起策马快速回到了城内的临时行辕。刘从戎见自己的夫人吕幼兰回来了,便让她赶紧洗漱下休息。他见赵熙丝毫没有睡意,而此时他自己也不困,便让亲兵拿了些吃食到他的房间内,又搬来了几坛子御酒,与赵熙边喝边聊起了天。两个人还时不时吸一会儿吕宋草,真是实在很惬意。刘从戎告诉赵熙,自己刚才给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写了一封亲笔信已然让人送走了,想必很快匈奴伊稚斜单于便会收到他的这封亲笔信。赵熙不明白便问刘从戎这样做是何意思?刘从戎吸着吕宋草,喝了一大口酒后笑着对赵熙讲这里面可是包含了好几层意思呢。这时正如刘从戎所言,外边开始下起了雨,而且还越下越大。由于刘从戎办公所在房间内的炭火太热,所以刘从戎起身将房间的窗户打开了半扇。他笑着对赵熙讲今年皖南的天气有些反常,马上到腊月了天气却比往年气温高出来不少。因此本来应该下雪的天气,却和东越地区一样下起了雨。赵熙闻言也笑着说自从自己去了东越地区以后,这些年的冬天在闽都就赶上过一回下雪,且还下得是雨加雪,雪片到了地上就即刻融化了。
刘从戎听罢对赵熙讲皖南的冬天下雪很美,特别是在山上景色非常的好看。闲聊了几句后,刘从戎言归正传对赵熙讲我给匈奴伊稚斜单于写信,无非就是这么几层意思。首先,就是很明确的告诉他别玩鸡鸣狗盗上不了台面那一套,刘从戎和大汉朝不吃这一套。其次,是告诉这位目前名义上的匈奴大单于,现在的匈奴已然不少十几年前了,你与匈奴左右贤王之间的矛盾已然是公开化了。而现如今依靠你自己的实力,还真不敢把匈奴左右贤王两个人怎么样!再次,就是大汉朝对目前匈奴内部的这些情况都非常了解,因此你也别在给我们端着个匈奴大单于的架子不放。第四,就是向匈奴伊稚斜单于表明匈奴左右贤王是我们的朋友,且比你要有诚意得多。你若胆敢此时做出对匈奴左右贤王不利的事情来,大汉朝就是这两位王爷最坚强的后盾。可别忘了羌人和氐族人的教训,大汉朝的人可真不是一直都有好脾气的。第五,就是既然你打算与大汉朝和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那就要拿出十足的诚意来,别在背后一门心思搞小动作,否则你就别委派使者来大汉朝和谈了,咱们双方继续开打,反正现在大汉朝兵多将广不怵头打仗。第六就是眼下漠北地区刚遭受完巨大的自然灾害,那就烦劳伊稚斜单于将心思用在救灾赈济那些受灾的漠北民众身上,别在有任何对大汉朝的非分之想,甚至打算图谋不轨。刘从戎的一席话,则令赵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接着,刘从戎又给赵熙讲述了作为绣衣府南方分支机构的总负责人,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很多事情。他讲赵熙可以利用这段和谈的时间多听多看多问,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找他或吕幼兰询问。两个人这晚一直聊到了丑时三刻,赵熙方才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刘从戎则是破天荒地一觉睡到过了辰时这才起身。亲兵伺候他洗漱时告诉他一大早雨就停止不下,而天气也放晴了。吕幼兰和胶东康王刘寄、李息在朱家和汪兴仁等一帮绣衣府等人的保护下,陪着靳延通和通召木图两位谈判代表,已然趁着天气好到繁昌城外的山上游玩去了。朱家的身体已然无事了,一大早起来还在临时行辕的院子里面练习了一会儿武功。听说吕幼兰要陪着匈奴左右贤王的两位谈判代表出去游玩,便也主动要求前往。吕幼兰拗不过他,也就只好答应了。因为明天就要开始谈判了,所以刘从戎匆忙吃了些东西后,便带着田千秋和赵熙两个人开始注意检查谈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繁昌尽管说是自己夫人吕幼兰的家乡,但刘从戎也是皖南人,而对繁昌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少的。繁昌位于皖南北部,长江南岸,纵横36至38千米,面积590平方千米,版图近似方形。繁昌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西南部,东接弋江区,西邻铜陵市,北与无为市隔江相望,南接南陵县,地势西南高面东北低,山、圩、洲、滩兼有,总面积590平方千米。繁昌历史悠久,早在24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新石器时期,先祖聚居繁衍,创造了灿烂的缪墩文化。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春谷县,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曾任春谷长。晋元帝司马睿南迁,在此侨置繁昌。南唐升元年间复置县治后,繁昌名一直沿袭至今。
繁昌历史悠久,早在24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新石器时期,先祖聚居繁衍,创造了灿烂的缪墩文化。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春谷县,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曾任春谷长。晋元帝司马睿南迁,在此侨置繁昌。南唐升元年间复置县治后,繁昌名一直沿袭至今。2020年7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繁昌撤县设区。历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梅尧臣等曾行迹于此,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建春谷县,属丹阳郡。三国吴永安年间(258年—264年)地属故鄣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属宣城郡。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位建康(今南京),其襄城郡繁阳镇之民因避战祸,从帝渡江,流聚春谷,遂于春谷地侨置繁阳县(后为避繁阳公主讳,更名繁昌),是时春谷、繁昌两县并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侨置淮南郡,领春谷、繁昌等县。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为阳谷。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省阳谷入芜湖县,又省芜湖入襄垣县。自是春谷废,唯繁昌存。南朝宋孝武大明六年(462年),淮南郡并入宣城郡,繁昌县属宣城郡,明帝太始三年(467年)复属淮南郡。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以阳谷地置南陵郡,治赭圻(故城址在今芦南乡年)。隋开皇九年(589年),罢南陵郡置南陵县,废繁昌等县更置当涂县,是时繁昌县阙,南陵县治赭圻,属宣州。唐长安四年(704年),移南陵县治于青阳域(即今南陵县城),属宣城郡。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升元年间(937年—943年),割南陵5乡,复置繁昌县(治所在县西北延载乡),属江宁府。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繁昌县属宣州。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属江南东路太平州。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属江南东路太平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太平州为太平路。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兵渡江,首取江浙行省江东道太平路,升为太平府。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定太平府直隶京师。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京师为南京,称南直隶太平府,繁昌属之。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繁昌县知县王珣,因县治濒大江之冲,据南畿上游,往来供递钜剧,邑小莫支,民滋消耗,建议朝廷改迁,邑人中丞吴琛赞之,始迁县治于金峨上乡,以延载乡故城为旧县镇。清顺治二年(1645年),康熙六年(1667年),繁昌县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太平府。中华民国初,繁昌属芜湖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九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安徽省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当专区,1950年上半年转辖于池州专区,1952年划归芜湖专区,1981年上半年属宣城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改属芜湖市。2020年7月6日,撤销繁昌县,设立芜湖市繁昌区。
繁昌地势西南高面东北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圩、洲、滩兼有,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和东南部,一般在400米以下;北部和东部为平原,海拔7—30米。境内主要山岭有:寨山、红花尖、马仁山、五华山、浮山,分布在境内西北部。寨山曾名覆釜山,位于城西北11千米,地处荻港和新港地界,呈东西走向。主峰高程477.2米(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为城内最高点。红花尖一名红花山。位于城西偏北7千米,地处繁阳、孙村地界,主峰高程450米,与长垅山构成东西走向山脉。马仁山位于城南偏14千米,地处孙村与南陵地界。山脊线呈“W”型曲折,与朝山头一脉相承,主峰高程316.1米。五华山曾名隐静山。位于城东南8千米,地处平铺、峨山毗连地带。山脊线南北走向,与尖山、诸侯岭一脉相承,主峰高程279.5米。浮山曾名隐玉山,位于城东北7.5千米,地处峨山、峨桥毗连地带,为一侵入构造孤山,三面圩区环绕,唯南向一线余脉和千军岭相连,主峰高程431.6米。繁昌境内平原按其特征分为圩区平原和少量河谷平原。圩区平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一般标高6—10米,是我区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在境漳河系统及北部横山河和西部黄浒河流域。河谷平原,俗称“冲田”,一般高程8—30米,包括孙村赤沙河流域龙塘湾至九连圩一带、水口山至九连圩一带以及荻港古家冲、繁阳长形冲、范冲、峨山毛塘等地。繁昌位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南缘。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湿度大,光照充足。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旱涝。
繁昌境内主要河流和地表水系,有长江、漳河、峨溪河、黄浒河、苏伍滩和中塘。长江自西南向北斜贯区西、北边界,境内流程近30千米,水面宽1至2.5千米,最窄处800米(荻港凤凰矶)。漳河源于南陵区绿岭荷花塘和戴家汇的水涟洞,流经我区平铺镇肇埠后,环绕区境东部入长江,境内流程近20千米,河宽30至105米,其支流有峨溪河。峨溪河源于繁阳范冲,流经城南门桥(古称上峨桥)于峨桥(古称下峨桥,现属三山区)并入漳河,全程约23千米,河宽5至60米,属季节性河流。黄浒河源于南陵区韭菜崖和铜陵县水龙山,为我区西南与铜陵县毗邻界河,经孙村赤沙滩,沿孙村、荻港西注长江,境内流程约27千米,河宽15至34米,属季节性河流。苏伍滩和中塘位于平铺镇境内,原为相连水域,面积近2平方千米。从古至今繁昌最为有名的,就是剪纸艺术了。繁昌区剪纸形式多样,花卉、飞禽、走兽、人物、昆虫、文字等图案,应有尽有;构图粗犷、朴实,乡土气息浓郁,具有民族风格。题材则有“鲤鱼跳龙门”、“童子拜观音”、“喜鹊登梅”传统故事人物等,名目繁多,流行繁昌区,代代相传。其中,较有名气的是峨山乡神山村灯节作装饰的剪花,三山、峨桥、平铺、新港的纸扎剪花、窗花、门贴剪花;1930年,中分村60年大会独脚莲花台剪纸,描龙画凤,绘佛图神,远近闻名。建国后至今,手工剪纸运用传统形式,不断推陈出新。
说到繁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主要有以下六处:
1、新石器遗址
在繁昌境内,至今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有4处。其中,峨山沈弄峨溪东岸的缪家墩,是迄今安徽省发现时代最早的2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与河姆渡、马家滨遗址相当。生活、生产用具主要是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特别是精美的压印纹白衣陶,最具地方特色,是江南另一支民族文化的代表。干栏式建筑和熊、野猪、鹿、牛,龟、鳖、鳌鱼骨骼发现,证明当时居民安居以渔猎经济占重要地位。其次是荻港洞山、黄浒圩墩等遗址,存在的年代与菘泽、良渚相当。
2、西周遗址商周时代遗址
这处遗址迄今共发现51处,较大的有新港阮墩、三山神墩、浮山船墩、黄浒螺丝墩、前墩等。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有鼎、鬲、罐、豆、盘等。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铜器。
3、汉城址汉春谷城址
汉城址汉春谷城址位于荻港镇南4千米的苏墩,面积约1.2万平方米。考其命名之义,清人洪亮吉注疏为:“五谷成熟皆较他县为早,每岁二月已莳种,六月中已有新谷,疑县各因春莳已种谷,故曰春谷。”
4、板子矶镇风塔
明万历三十年(1612年)繁昌知县邓一儒因矶滨鹊江,故改名鹊起矶,矶上有鹊起庵,明万历时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修,有碑。矶头悬崖壁立,上有一塔,砖石结构。塔中空,有砖砌阶级,可盘旋而上,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荻港士民捐资重修。塔有四门,六面三额。一题“砥柱大观”,一题“天峰耸秀”,一题“学海回澜”,塔早圯,今仅存二级,在庵的东南,是黄公阁,阁高二层。此阁乃清嘉庆年间繁昌知县洪占鳌为纪念抗清名将黄得功战死板子矶而修建的。板子矶镇风塔,现也称明塔,塔为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邓一儒为镇魔降妖建造。
5、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
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属于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地处长江南岸的繁昌、铜陵、南陵三县交界处,居皖南旅游带中部,素有“皖南门户”之称。马仁奇峰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9℃,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雕、环颈雉、獐、鹿、大鲵、白面狐、穿山甲、松鼠等珍稀动物;植物68科600余种,天然木本花草数十种,森林茂密,覆盖率达95%,四季长青。
6、癞痢山人字洞
位于癞痢山南坡,海拔高度100米,是一处发育在三叠纪岩层中经水溶蚀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类较为理想的生息场所。从已暴露的一个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洞穴内的堆积情况:厚达40多米的堆积分上、中、下三部分,上段含化石碎骨,中段含石制品、骨制品和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下段含少量小哺乳动物化石。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因其从正面看酷似“人字型”而得名。经过三年多的挖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300多件石骨器制品。据了解,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十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经过古地磁测定和现场观测,繁昌人字洞遗址应该是距今约200到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人类活动遗址,是欧亚大陆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聚集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也有一方的特产。而繁昌的主要特产,有以下三种:
1、新港茶干
原是旧县镇(现名新港镇)同和祥锅坊老板刘子青先生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创办的。当时,锅坊有300多工人,为了本厂工人生活需要,常派人徒步去横山购买豆腐干。后来,刘子青先生感到这样做既不方便又不合算,于是便自己开了一个水作坊,制作豆腐、豆腐干,专供工人食用。经过对水作坊进行改造、扩大,“新港茶干”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解放后,刘子青先生将水作坊改名为同和祥酱坊,开始生产酱油、米醋等酱制品,并对茶干制作工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即将每块茶干放三只虾米,制成虾米茶干,上面还制有“同和”二字,2、茶干味鲜香甜。
繁昌长枣落叶植物,树体高大,结果母枝圆柱形,寿命15—18年,定制后第二年始果,耐旱涝,瘠薄,以壤土和沙壤土最适宜。白熟果生育期75天,8月上旬可采收加工。果实呈长柱形,中腰通常有不对称的缢痕,两端多显歪斜。繁昌长枣主产安徽省繁昌,数量占当地枣树的95%,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果实长柱形,中腰常有不对称的缢痕,两端显歪斜,平均单果重14.3克。果皮薄,白熟期果肉绿白色,可食率98.3%,每100千克鲜枣可制蜜枣78千克。
3、平铺草鸡
平铺草鸡的核心产区为繁昌区平铺、峨山镇。属肉蛋兼用型鸡,据《繁昌县志·1987-2006·第一十三章第三节畜牧业》记载当地农民有饲养平铺草鸡的习俗,经多年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现在的平铺草鸡。平铺草鸡体型中等、清秀、匀称,胫、喙、趾呈青色,少数有胫羽。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宜野外放养。成年平铺草鸡平均体重,分别为公鸡1890克左右,母鸡1430克左右。初期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较晚。年产蛋较少,420日龄只均产蛋数120—140枚,蛋壳为粉色,无杂色斑点,蛋重48克—53克。而300日龄平铺草鸡,公鸡胸肌平均含量15.7%,腿肌平均含量30.5%,鸡胸肌平均含量18.5%,腿肌平均含量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