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看你在哪个陪伴层次

陪伴层次模型

我见过很多父母,明明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但是经常对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却是“宝宝乖”“要听话”。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才能让孩子听话,于是只能采取打骂的方式。

“听话”这两个字,仿佛是一个魔咒,一代代传承下去,以至于有些父母在说这两个字时,有一种小时候被自己父母教育的熟悉感。

我有一位学员,她有两个孩子,老大在初一下学期就表现得非常叛逆,具体叛逆到什么程度呢?不仅父母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还全力反抗父母,有好几次还跟爸爸动手了。有一次,妈妈在情绪失控之下打了他,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爸爸妈妈怎么也找不到他。当时这位妈妈特别抓狂,也特别恐慌,这才开始反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上完我的课之后,这位妈妈才意识到,孩子的叛逆跟自己经常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打骂他有关。

后来,在我们的课堂体验环节,她也感受到了孩子离家出走时的那种心情,她说:“那个时候,孩子的内心一定特别恐惧。恐惧加上愤怒以及父母对他的不理解,孩子才会愤然离家出走。”接下来,她在我的课堂上一直很努力地践行深度陪伴的方法,积极修复跟孩子的关系。

有一天,她真诚地问孩子,之前妈妈做过的哪件事情让他最害怕和恐惧,孩子告诉她,有一次被妈妈打了之后他特别害怕,所以就离家出走了,第二天他一个人走在海边甚至产生过跳海的念头。这位妈妈听完孩子的话,心情非常沉重,也非常后悔,她没想到以前对孩子的打骂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她对我说:“张杨老师,好在我及时来学习了,要不然我真的无法想象我的孩子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一些父母,明明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但是自己对孩子却又无限“宽容”,甚至连孩子打了自己一巴掌,都舍不得说孩子一句重话,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然而,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换来的可能只是孩子对父母无休止的索取。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跟司机师傅聊天,司机师傅告诉我,他离婚后,孩子跟了妈妈,他一直有愧疚感,所以孩子要什么都买给孩子。他觉得既然忙得没时间陪伴,那就多给钱,多买东西,尽量在物质上去弥补孩子。结果却是,他的儿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也无心再学习。不仅如此,孩子还眼高手低,给他介绍的工作一个都不想去,差不多处于“啃老”的状态。自己不去赚钱,但是什么都要买最好的,手机要买贵的,衣服要买品牌的。然而这位父亲还是带着愧疚感一一满足了。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位师傅跟我说,他经常都是带几个干馒头啃,自己尽量少花钱,把省下来的钱都给儿子,觉得这是他亏欠孩子的。最后师傅还加了一句:“我也知道这样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是没办法,谁让我亏欠孩子呢?”

很多父母跟这位司机师傅一样,陪伴孩子越少,对孩子的亏欠感就越重;对孩子的亏欠感越重,就越想用金钱和物质来弥补。结果,当然是孩子越大,问题越多。

不论是那位学员对孩子的陪伴模式,还是这位司机师傅对孩子的陪伴模式,所造成的结果都和他们为人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

陪伴孩子长大,是父母和孩子彼此滋养的过程,更是父母和孩子各自需求不断博弈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曾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指出,每个人,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不仅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环境必须使这些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否则,就会出现身心疾患。

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触“需求层次理论”,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很多内心的纠结,突然就释然了。

童年的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父母不爱我”的感受,我在我的第一本书《深度陪伴》里面讲过我童年的一段故事:

小时候我住在父亲所在的学校里面,每天父母都有大量的时间陪伴我,但是那个时候我的内心却特别孤独,因为弟弟的出生,让我感觉父母不再那么爱我了。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父母带我去乡下的爷爷家,我故意跑到爷爷家对面的一个小山坡上躲了起来,然后任我的父母焦急地呼喊我的名字。

每当我出现“父母不爱我,更爱弟弟”的感受时,我都无法接受,所以头脑里面会拼命想出各种证据证明他们还是爱我的。

比如,我的母亲会在我发烧的时候,给我做一碗四川的酸辣面,让我趁热吃完,出一脑门儿的汗,再捂上被子睡一觉,然后很快就退烧了。

比如,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我在课间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下巴磕在了一块锋利的砖上,鲜血直流,在我痛得要晕过去时,我的父亲心急地赶到了学校,抱起我就往医院跑。

但是每当这些“爱”的证明冒出来时,我的头脑里面又会出现各种“不爱”的证明。

比如,寒暑假时,父母会把我一个人送到农村的爷爷奶奶家,却把弟弟留在家里。等开学后我回到家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外人,一个客人,弟弟和父母才是那个家的主人。

一边是“爱”的证明,一边是“不爱”的证明,小小的我几乎每一天都会纠结不已,备受折磨。

第一次接触“需求层次理论”后,这些纠结和折磨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原来他们的“爱”是真实的,“不爱”也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只是满足了我的基本生理和生存需要,比如给我吃饱穿暖,在我受伤时很紧张,第一时间带我就医,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我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

在多年后,我已经在探索自我的路上走了很远才发现,对于我这样的孩子来说,相比基本的生理和生存需要,精神需要更加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工作以后,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吃穿时,每次跟母亲通电话,听到她只会问“你吃饭没有”“最近胖了还是瘦了”时,我心里就会觉得特别烦,很快就不知道该怎么聊下去了,于是就只能挂断电话。因为在我看来,胖了还是瘦了,吃饭没有,都是不重要、不值得一提的事情,我的心里真正渴望的是,她能够关心地问一句“最近工作累不累”“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很多父母可能都跟我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

因为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大都带着他们那个年代的局限性,他们不是不爱我们,而是他们误以为满足了我们基本的生理和生存需要,就是爱我们了。

所以,我非常强调,在我们深度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他们需要的爱,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把我们认为对孩子最好、最重要的东西给他们。

那怎样才能给孩子需要的爱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我们的需求,什么是孩子的需求。

比如,孩子该回家了,却还想在外面玩,而父母则希望孩子听话,能够毫无异议地执行自己的指令,便对孩子说:“时间到了,别玩儿了,赶紧回家。”这时父母对孩子的爱就不是孩子需要的爱。

因为“别玩儿了,赶紧回家”是父母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

这类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还停留在传统的陪伴层次,对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听话”。只要孩子听话,家里就会一片和谐。但是只要孩子不愿意执行父母的指令,或者只要孩子提出任何反驳意见,父母马上就会用命令、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强制性地让孩子去执行自己的指令。哪怕孩子只是口服心不服,也可以让这类父母的需求得到短暂的满足。这类父母还可能会通过一些物质奖励“诱惑”孩子执行自己的指令,这种方式刚开始会立竿见影,时间一长,弊端尽显。

我把这个陪伴层次叫作“传统陪伴”

还有一类父母,只要孩子不大发脾气、不哭闹,孩子提什么要求都可以。所以只要孩子一哭,父母就会马上妥协,“好啦好啦,你说你想玩多久,只要你不哭,妈妈就答应你”。

这类父母,看起来特别爱孩子,好像一直在满足孩子的需求,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只要孩子开心,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但真相是,他们给孩子的也不是孩子需要的爱,他们这样做其实仍然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类父母的需求就是“孩子要永远开心”、“孩子不要哭闹”或者“不能让我的孩子吃苦”。

我把这个陪伴层次叫作“快乐陪伴”

大部分父母陪伴孩子的层次要么在“传统陪伴”,要么在“快乐陪伴”,有些父母还会在这两个陪伴层次之间来回切换。

比如,刚开始是在“传统陪伴”层次,眼看威胁和吼骂不起作用,又反过来切换成“快乐陪伴”,开始哄孩子,“好了,好了,妈妈给你买,真是拿你没办法”。

除了这两种陪伴层次,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既关注父母的需求,也关注孩子的需求,既关注孩子的感受,也注重孩子的成长呢?

当然有,这就是我倡导的第三种陪伴层次:深度陪伴

陪伴层次模型

在第一个陪伴层次“传统陪伴”中,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所以这类父母在跟孩子对话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跟行为相关的命令式表达,比如:

“赶紧做作业!”

“马上回家!”

“快点儿洗澡!”

“别磨蹭!”

或者经常出现跟行为相关的威胁式表达,比如:

“我数三声,你再不起来,就打屁股了!”

“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那你一个人在这里!”

“你不吃,那我喂给别的小朋友吃了。”

或者是物质奖励,比如:

“你赶紧把这碗饭吃完,妈妈就奖励给你一根棒棒糖。”

“你今天按时把作业做完了,妈妈就奖励你玩半个小时游戏。”

“这次考试你要是考100分,妈妈就奖励你100块钱。”

如果你平时和孩子对话时,使用的大部分语言都是和行为相关的命令式、威胁式、物质奖励式表达,那么你就处于“传统陪伴”这个层次。

在第二个陪伴层次“快乐陪伴”中,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所以这类父母在跟孩子的对话过程中,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不再受苦、不再哭闹、不再难过。

比如:

“你放着,别弄脏了衣服,妈妈来做。”

“好好好,别哭了,妈妈买给你。”

“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大了就好了。”

“都怪妈妈不好,妈妈给你买的太小了,妈妈马上去买个大的给你啊。”

如果你平时跟孩子对话时,只关注孩子的感受,那么你就处在“快乐陪伴”这个层次。

在第三个陪伴层次“深度陪伴”中,父母会通过孩子的行为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以及行为背后的“需求”,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有所成长。所以这类父母在跟孩子对话时,经常会出现感受和需求并行的表达,比如:

“妈妈看到你很不开心,你可以告诉妈妈是什么让你不开心吗?”

“妈妈提醒你做作业你非常生气,妈妈猜你现在还不想做作业,是吗?”

如果你平时跟孩子对话时,大部分都是感受和需求并行的表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在践行“深度陪伴”的路上了,处于这个陪伴层次的家庭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益的。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因为外在的压力、环境等因素在几个陪伴层次中进行切换。

比如,一位处在“快乐陪伴”层次的妈妈,在家里很可能成为孩子发泄情绪的对象,以及扮演被孩子“欺负”的角色。

虽然对妈妈来说,她选择这个陪伴层次是心甘情愿的,但是假设她有一位处在“传统陪伴”层次的丈夫,以及一位处在“传统陪伴”层次的婆婆,那么家里就很容易出现孩子在爸爸和奶奶面前特别听话,在妈妈面前变本加厉地蛮横不讲理以及哭闹的情况。久而久之,妈妈的内心很可能出现失衡的状态,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从而被同化,退回到“传统陪伴”的层次。

同样,一位处在“深度陪伴”层次的妈妈,在类似的环境中,也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妈妈特别迷茫地来上我的课,她说,她一直不喜欢要求孩子听话的教育方式,所以一直非常尊重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会跟孩子商量,孩子有负面情绪了,她也会第一时间去安抚和引导。而家里的爸爸和奶奶对待孩子却是相反的方式,命令和要求更多。但是,很奇怪,孩子在爸爸和奶奶面前很听话,也没什么负面情绪;可是孩子在她面前,提的要求特别多,负面情绪特别多,哭闹也特别多,她累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快崩溃了。孩子的爸爸和奶奶都来指责她,说就是因为她太惯着孩子了,孩子才会这样。她慢慢也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当妈的直觉又告诉她,不应该用那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所以她特别迷茫。

学习了“陪伴层次模型”之后,这位妈妈恍然大悟,她的陪伴方向是对的,孩子的行为呈现也是正常的,正因为孩子在其他家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加上妈妈工作又忙,所以孩子在好不容易抽出时间用心、深度陪伴他的妈妈面前,需求更多、哭闹更多、负面情绪更多。这恰恰是孩子信任她、愿意向她敞开、需要她给予支持和安抚的体现。

所以,当父母掌握了陪伴层次模型,就可以非常清晰地定位自己当下的陪伴状态,知道自己的陪伴方向对不对,也就不太容易因为孩子的表面行为不符合期待,就变得抓狂或者迷茫,甚至退回到“传统陪伴”的层次。

陪伴层次模型,就像一个育儿的灯塔,不断地提醒我们,陪伴孩子的方向在哪里。有了正确的方向,父母就可以带着觉知去看,当下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是否真的和我们期待的“深度陪伴”层次相匹配。即便不小心走偏了,我们也可以随时自我矫正,让自己找回陪伴孩子的初衷。

测测看你处于哪个陪伴层次?

下面一共10道单项选择题,无论你选择哪一项答案,得分均为1分。

1.如果你陪孩子在外面玩,到时间要回家做饭了,可是孩子不想回去,你通常会如何处理?

A.不管孩子想不想回,哭也好闹也好,都必须让他回去,没得商量。

B.看到孩子不想回,有时候也拿孩子没办法,只好继续陪孩子玩,直到他玩够为止。

C.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可以适当再满足孩子5~10分钟,然后用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回去。

2.如果孩子在家里发脾气乱扔东西,把东西摔坏了,你通常会如何处理?

A.特别生气,会吼孩子,甚至有时候会忍不住把孩子打一顿。

B.虽然东西坏了,只要孩子开心,没有伤到孩子,就随便他。

C.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引导孩子认识到他的行为是不妥的,最后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再一起把坏掉的东西收拾好或者看看能不能修好。

3.孩子在商场或超市想买一样东西,你没有答应,他就在公共场合躺在地上打滚儿、哭闹,你通常会如何处理?

A.命令孩子起来,数“1,2,3”,如果再不起来就打屁股,或者转身离开,不理孩子,让他因为害怕父母走而选择自己起来。

B.赶紧去哄孩子,答应给孩子买。

C.说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起来,就在旁边陪着孩子,给孩子安全感,直到他自己情绪慢慢平复。

4.孩子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只想吃零食,你会怎么做?

A.不吃就不吃,直接把碗筷收走,看他饿了吃不吃;或者不管孩子吃不吃继续强行喂饭;或者给孩子看一个不吃饭就挨打的视频,杀鸡儆猴。

B.孩子想吃零食就让他吃,只要孩子吃,总比不吃好,不要委屈了孩子。

C.看看孩子是为什么不吃,是不饿还是想吃零食。如果是不饿,那就尊重孩子,告诉孩子妈妈会把饭温着,饿了再找妈妈;如果是要吃零食,就告诉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吃零食,吃完饭下午饿了可以适当吃一点健康的小零食。

5.如果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拖拉磨蹭,你会怎么做?

A.告诉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就别想吃饭、睡觉;或者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催促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B.作业磨蹭没做完没关系,不能影响孩子吃饭、睡觉,第二天帮孩子跟老师解释,不让孩子受罚。

C.先跟孩子聊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如果需要帮助,就给孩子提供支持,如果是之前跟孩子相处的方式有问题,就调整相处方式。磨蹭本身不是问题,找不到原因才是问题。

6.如果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你会怎么做?

A.把孩子狠狠骂一顿,说他这个学期的书白读了,太让父母失望了。

B.跟孩子说话时,全家人都小心翼翼,不断安慰孩子,成绩不重要,生怕孩子心理承受不了,想不开。

C.先肯定孩子这个学期的努力,然后告诉孩子每一次考试不论成绩好坏,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要抓住这次契机成长。

7.如果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时,被其他小孩子打了,你会怎么处理?

A.告诉孩子,明天必须打回来,不能怂;或者指责孩子是不是先惹了人家,不然别人怎么“不打其他人就打你”。

B.自己的孩子可不能这样被别人欺负,气势汹汹地带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理论。

C.先安抚孩子,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事情的原委。如果是对方有错在先,孩子也没怎么伤到,会以孩子的感受为主,看看他介不介意。如果孩子觉得没关系,就尊重孩子,不再干预,但会教他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8.如果孩子的班主任反映孩子最近在学校听讲不太认真,上课还说小话,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你会如何处理?

A.感觉很丢脸,质问孩子是怎么回事,把孩子狠狠批评一顿,甚至揍一顿。

B.赶紧跟老师赔礼道歉,把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免得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同时不让孩子知道老师对他的评价,再悄悄找人给孩子补课。

C.跟老师说等孩子回来会跟孩子沟通看看是怎么回事,找到原因后,也会反馈给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等孩子回来,先不告诉孩子老师的评价,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看看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与老师的评价是否有差距,再看下一步如何帮助孩子。

9.如果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很多兴趣班都想学,但是时间又有点不够,你会怎么处理?

A.帮孩子从中挑选2~3个兴趣班。

B.既然孩子都喜欢,经济条件允许就都报,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学,上不完也没关系,相比金钱,孩子的兴趣和开心更重要。

C.多观察,多跟孩子沟通,看看孩子到底是真的感兴趣,还是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影响,然后结合孩子的天赋、优势以及可用时间,跟孩子商量后,保留几个兴趣班。

10.孩子突然不想上学了,你会怎么处理?

A.告诉孩子,想都不要想;或者告诉孩子上学的重要性,说服孩子。如果孩子说怎么努力都被老师批评,会告诉孩子老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必须上学。

B.有种无力感和深深的自责感,觉得自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看看有没有使学习更开心的学校或者私塾,给孩子换一所学校。

C.了解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的原因,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在家休息几天,陪伴孩子恢复上学的内驱力。

完成后统计一下,ABC三个选项分别得多少分。如果A选项得分最高,那么说明你处于传统陪伴层次;如果B选项得分最高,那么说明你处于快乐陪伴层次;如果C选项得分最高,那么说明你处于深度陪伴层次。

深度陪伴,既要快乐也要成长

深度陪伴,既关注孩子的感受,也关注孩子的需求;既要快乐,也要成长。是的,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关于“快乐教育”,我见过一些“混淆视听”的论调,比如,“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整天玩,想干什么干什么;“快乐教育”就是不让孩子累,不强求孩子做作业,也不用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考班级倒数第一名也无所谓,快乐就好。

这是很大的误区。

当有人这样去理解“快乐教育”时,其实他对陪伴孩子的认知还停留在“快乐陪伴”的层次。

其实,真正的快乐教育,并不是指孩子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而是指孩子做一件事情是源自他的内驱力,而不是外在的强迫和要求,因此再苦再累,孩子都会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面对。

你可能会好奇,那为什么“快乐陪伴”不是我们陪伴的终极目标,而“深度陪伴”才是?

这是因为,光是快乐,不足以支撑一个孩子的人生。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里提出了幸福2.0的定义。他说实现幸福人生应该具备五个元素,分别是积极的情绪、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事的意义和目的、成就感

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只有积极的情绪,但是缺少另外四个因素,他也很难感受到幸福。

比如,有很多非常富裕的家庭,父母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和期待,只要他开心就好,但孩子却感受不到幸福。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两大需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如果一个孩子需要什么,父母就全部都满足他或者代替他做了,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很享受,但是随着长大,他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他的内心其实是会感到挫败和自卑的。

所以当我们观察1岁多的小宝宝时,会发现,明明被大人喂饭很舒服、很享受,张开嘴就能吃到,但是小宝宝却偏要去抢大人手上的勺子,尝试自己去舀碗里的饭菜,哪怕舀了半天什么都没舀到,还弄得满脸都是,也乐此不疲。

这就是人的本性,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有所成长,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感的体现。

之所以很多小学生的父母会面临“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问题,就是因为父母太着急,总是想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孩子稍微慢了半拍,或者没做好,就赶紧去提醒、纠正,甚至坐在孩子身边,从头到尾全程监督。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自己通过努力反复尝试、改进,最终找到做作业的节奏、从中感受价值感的机会。

所以,深度陪伴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每一天的陪伴、每一个育儿挑战,都看作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契机。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时,就能够慢慢放下对结果的要求,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感觉。

我记得有一次五一假期,乐乐忘记写一部分语文作业,于是在假期最后一天补作业。做着做着,就开始发脾气了,一问他,原来是因为补作业有些着急,又遇到了难题。

假设我是一位处于“传统陪伴”层次的父母,我会怎么跟乐乐沟通呢?我可能会说:

“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不会做就想办法或者问人啊,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我早就提醒过你先做完作业再安安心心过假期,自己忘记了写作业,现在赶作业又着急,这还不是你自找的?早点儿听妈妈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传统陪伴”层次的父母想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期待去做,特别喜欢跟孩子讲道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指向“你要听话”“爸爸妈妈是对的”。

假设我是一位处于“快乐陪伴”层次的父母,我会怎么跟乐乐沟通呢?我可能会说:

“都怪妈妈忘记提醒你了,不着急啊,妈妈现在告诉你答案。”

“快乐陪伴”层次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感受,不愿意看到孩子有任何负面情绪,所以宁愿自己去帮孩子承担责任,也不愿意看到孩子不开心。

因为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位处于“深度陪伴”层次的父母,所以最后我是这么跟乐乐沟通的:

“乐乐,妈妈知道你很着急,因为你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我也知道你遇到了难题有些挫败感,因为你希望自己有能力快速完成作业。我们来看一下你遇到的这个问题。”

我先是理解和安抚了乐乐的情绪,然后一起和他解决遇到的难题。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乐乐答案,而是告诉他这道题的答案可以通过阅读《孙子兵法》找到。但是我们家并没有这本书,等乐乐把其他问题都解决了,我给了他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让他自己坐公交车去离家两站路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找答案。一个小时后,乐乐带着他自己挑选的两本书回到家,他说这两本书里面有他想要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乐乐不仅学会了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也学会了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还学会了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难题。当难题被解决后,他特别有成就感。

借由这件事情,他体验了从“着急、抓狂、挫败”到“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个成功的体验会让他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有信心,也就不会那么容易感到挫败和着急了。

“遇到问题不要着急,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道理乐乐早就知道,但是真正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发生问题之后的体验。因为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体验来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