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真正地视己为人,要启动宝贵的“第三种力量”

谈起破除内心的边界,不得不提到历史上一段震撼人心、影响深远的真实故事[41,42]

回到500多年前的明朝,公元1508年春,阳明先生经过艰难跋涉,来到距离京师千里之外的贵州龙场。在这个偏远困苦的山区小驿,他将悟到心学真谛。

在这发生一年多前,王阳明35岁,身为兵部主事的他因上疏直谏,触怒了太监刘瑾,拖着承受40廷杖后的伤痛身体被投入诏狱,在昏迷痛楚中度过了春节。出狱后,他被贬到了贵州龙场。

万山丛中,杳无人迹,那时的龙场,还是一个只有土著山民的小村寨,是一片未经开化之地,野兽出没,瘴气遍布。王阳明刚到时,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搭了个草棚居住,却难以遮风挡雨。不久,他发现了一处山洞,便将住所搬到了洞中。

某日,王阳明获悉父亲被刘瑾罢免,生杀予夺仍在后者股掌之间。死亡阴影在王阳明心中闪过,他惊觉,命运已跌到谷底的自己,虽能超然面对荣辱得失和艰难困苦,却还未能看开生死。于是,带着“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追问,他日夜端坐、凝神静心,参悟生死要义。

终于,一天夜里,王阳明恍然顿悟,如云开雾散,豁然见到阳光。通过日夜端居澄默,他不仅超脱生死,而且过去一直未参透的“格物致知”的真意终于浮现心间。王阳明觉悟到“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3],后世称此为“龙场悟道”。

人,究竟是向外格物,还是求之内心?是被外部挑战所困,还是关注内心的主体性?“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阳明先生用自己的悟道,给出了他的回答。

这一悟道,成了王阳明波澜壮阔一生的新起点,继而发展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和作为。他治理地方,亲民爱民,促政通人和;更让人震惊的是,他虽是一介书生,却用兵如神——除盗剿匪,令社会安定;平定宁王叛乱,救社稷于水火。当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其开风气之先的阳明心学,借由讲习传道,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于后世来看,可谓“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阳明先生一再告诫弟子,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禀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穿越500年光阴,其思其行在当时尚能济世安民,更枉论你我在一切都迅速发展的今天突破职业困境,走向美好生活——静下来,心会告诉你答案,行动中,你的良知足以给自己创造意义,给他人创造价值。

至此,或许有人会误以为我在鼓吹“人定胜天”,让大家忽略现实。恰恰相反,在我看来,阳明先生心之力的发挥,是以真实面对现实为前提,以真诚接纳自我为基础的。

他清楚自己被太监刘瑾所害,他能真切感受到廷杖后身体的伤痛,他知道龙场偏远冷僻,甚至蛮荒困苦。当觉察到内心尚未看开生死时,他也没有麻痹自我。他主动面对和接纳这一切,然后才是修习、领悟和改变。

想到我们自身,难免也会遭遇挑战、挫折,甚至人生的幽暗,在情绪上或许会陷入焦虑、愤怒,乃至持续的低落。这时,也请准许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存在——“视己为人”意味着,我们愿意面对可能惨淡的现实,柔软地拥抱不完美或受伤的自己。即便一时间难以接纳现实、难以接纳自我,试着去接纳自己“难以接纳的现状”,也恰是我们可以给予自己的温柔。

当然,接纳现实、真诚待己,并不意味着躺平。

当谈及自己的艰难处境时,人们常见的自动化反应是将其归因于环境,一些人会在消极心理学或某些书、影视剧的感染下,将遭遇的不顺、心结归因于童年的创伤经历,甚至还有人会归因于遗传天性。

实事求是地讲,环境和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遗传天性也有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然成年,并走在觉醒路上,这意味着我们不再将自己看作环境的木偶、遗传的奴隶,意味着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比环境与遗传更能决定人的行为和命运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出身和天性、经历和环境,是一个人内在的信念及归因体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未来的期望——我将此称作宝贵的“第三种力量”。

“第三种力量”的存在,不只体现在道理层面,它首先便可被身体、情感体会到,而冥想、静修等,恰是触摸身心的关键方式,如同阳明先生所经历的那样。

在我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曾多次体会到“第三种力量”的存在。

1993年,我刚满十岁,父母每天吵得不可开交,最终感情破裂,我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单亲还算是社会中少见的事。在日常或电视中常听人说“谁家小孩儿,父母分开了,真可怜”,或是“别跟他玩,单亲家庭的孩子没出息,不学坏就不错了”。类似的话,也有人和我说过。

我的确因此自怨自艾了半年多,每天愁眉苦脸,感到自己似乎是世上最可怜的人,整日没精打采,心里空落落的。为了排解心中的烦乱和苦闷,我常常夜里一个人在街上溜达,从南走到北,从西逛到东。一开始,就是不断地看着街灯和路人,在分散注意力中让自己稍微好受些。然后发现光是走走,不足以排解情绪,于是我就开始小跑,跑累了就和自己说话,试着安慰自己、开解自己,渐渐地向自己敞开心扉。

记得一天夜里,从小吃街走过,先是看到一家人吵架,小孩在一旁哭,往前几步又看到另一家人欢喜地坐在大排档吃着夜宵。我差点哭了出来,一下感受到了吵架那家人的痛苦,也向往着吃夜宵的那家人的幸福。心中同时升起了好几个声音:“我好像有特异功能,能瞬间体察他人”“我理解了,爸妈也身不由己”“我要站起来,好好努力,还要创造幸福的家庭”……

这天之后,我仍然会时不时一个人逛街,和自己对话,但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学习、阅读。五年级时,我写下了《在困难中前进》的作文。家庭状况对我而言真的就只是个困难了,而我决心向前。

后来的我经历了更多故事,在亲戚家辗转落脚,也一个人在老屋住过很久,但是都没有太多的自怜和顾虑。我曾到同学家的小洋楼和他一起上晚自习,而作为回馈,次日我就带他来到我家老屋,不巧当夜大雨,屋内“淅淅沥沥”,我大大方方,同学也自自然然地给我举着伞,助我去把房屋的瓦片和油毛毡盖好。

这样的时光走过了快8年,在报考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填了“心理学”专业,连同幼时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我坚定地认为此生就是为了创造幸福而来的。我依然记得父母分开不只是因为所谓的感情破裂,更是因为彼此作为成人在自我觉知的道路上的困惑,伴随事业生活上的艰辛。于是,硕士毕业后,我选择到企业磨炼,让自己经历复杂的商业环境,并在此后十余年,始终从事人才与组织发展工作,业余时间还到高校兼职讲授职业生涯发展课。

面向未来,“第三种力量”仍然在指引我前行,去成为自己期望中的模样,去创造自己相信的人生:修习自己,进而建设幸福的家庭,同时去支持更多的人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彼此相拥相爱。

“第三种力量”,在阳明心学中是“吾性自足”,在佛学那儿是“物随心转”,信念与期望的力量不仅在指向自己时有效,在指向他人时同样会产生影响。现代心理学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并有这样一个研究总被提起。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 Rosenthal)等出版了著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43]。他们在某校做了一个实验,先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该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每个班级内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对老师说“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将会进步巨大”,同时叮嘱老师“务必保密,不能向学生或家长透露,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老师不知道的是,这些具有高潜力的学生,居然只是罗森塔尔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他回到学校,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更神奇的是,他在新的一次智力测验后发现,这些被随机标注为具有高潜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且在长期研究中保持增长。

这令人不解,原本被认为较稳定、不会有什么变化的智商,却因老师对学生的信念及期望,发生了改变。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传,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他精心雕刻了一位少女,并深深爱上了她。他给少女取名,给她穿上美丽的长袍,拥抱她。但少女始终是雕塑,激情和悲伤淹没了这位国王。阿佛罗狄忒女神被其真诚感动,决定帮他把雕像变活。一天,国王如平常一样凝望着雕像,渐渐地,少女脸颊红润起来,唇齿缓开,露出微笑,充满爱意看着他,他惊呆了,喜极而泣。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信念、期望和爱能产生奇迹。

信念即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现实。

那么,“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如何产生作用的,信念究竟如何导向现实呢?自从大二那年在北师大英东楼图书室第一次读到这个概念并被其震撼,我就在思考此问题。后来的十几年间,我在自己和很多人身上,见证着信念与行为之间、自我与他人之间一再重复的奇迹。其背后道理看似奇妙,实则自然(见图1-2):

►影响路径一:“我的信念”与“他人的信念”,二者相互影响。

►影响路径二:“信念”影响“行为”,“行为”反向加强“信念”。

►影响路径三:“我的行为”影响“他人的行为(及环境)”,后者反向加强“我的信念”。

►影响路径四:“我的行为”影响“他人的信念”,后者影响“他人的行为(及环境)”,然后反向加强“我的信念”。

图1-2 “自我实现的预言”如何成真

在该系统中,任意二者之间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事实上,究竟是“心随物转”还是“物随心转”,究竟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还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都有可能。如果一个人常处于懵懂、惯性状态,那么很有可能被外界洗脑,或沦为环境的牺牲品。如果一个人充满正念觉察,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并有效反思、充分发挥其力量,那么就有可能产生“现实扭曲力场”,创造出心中的现实。在这里,“我的信念”成了一个人最有可能把握的部分,这意味着主动选择去相信什么变得非常重要。现在请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我相信什么?”。

然后,主动去选择这份相信,主动将“第三种力量”握在手中。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发现亮点、优势,进而通过坚定的相信,让其成为现实。

信念创造现实,具有持续加强的特点。

我的亲弟弟是一名天才销售员,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在街头做生意,他的心里有一份相信——“我特别擅长与人打交道,特别能卖货”。

19岁那年,他来到北京闯荡。最开始在一个街边服装店做导购,工作非常辛苦,每天站着卖货十几小时,中途跑出去垫垫肚子,一个煎饼、一瓶矿泉水,坐在天桥边,狼吞虎咽,而他却成天乐呵呵,有使不完的劲儿。三个月后,他成了店铺销售冠军(以下简称销冠),半年后成了区域销冠。这时,他被一家品牌店看中挖走,我问他压力大不大,他只说了一句,“给我三个月”。果然,不到一个季度,他就成了店铺销冠,于是被区域总监注意到,并在八个月后被提拔为全区最年轻的店长,那年他不满21岁。

后来,他回到老家,加入了一家啤酒经销商。依据神奇的“三个月定律”,弟弟不出所料成了销冠。七年后的今天,他所在的经销商已发展为多品类公司,而他早已是公司副总。

回看弟弟走过的路,信念的力量在他身上造就了正循环,使其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信念的力量甚至能令人“返老还童”。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44]。她找来一些80岁左右的老人,让他们到僻静乡间居住一周,在一座被改装为1959年样子的房子里,过一段主题为“追忆”的生活。这里的杂志、报纸、三餐安排,还有人们听的音乐、安排的电影和社会话题,都仿照1959年时的样子。研究者还请老人提交一张1959年前后的照片,并以当时的状态写一份简短自传。最重要的是,兰格一直强调研究的“现在时”性质,告诉大家最好不要仅仅用一种追忆的心态过这一周,而是让自己的心完全回到过去——“我们不是让你们像活在1959年一样生活,而是请做回1959年的自己。请相信,如果这样,你们就能找回1959年时的感觉”。

一周后,研究者对老人的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发现他们的体重平均增加了近3斤,握力显著增强,关节柔韧性、手指灵巧度等明显改善,老人反馈自己的听力和记忆力有提高,甚至63%的人智力分数显著提高。研究者还让一些不了解研究目的的人对老人一周前后的照片进行对比,这些不知情的人反馈,老人在研究结束时看上去年轻了很多。

兰格感叹:“心理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限制我们的常常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我们对身体极限的看法。”

“自我实现的预言”一再被验证。然而,信念、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自身和环境的正向诠释等,与自欺欺人的幻想究竟有何不同呢?我们不是说过,要面对现实吗?

我曾就这个问题直接请教过哈佛幸福课的主讲人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老师,老师说:“对于人的幸福与健康来说,‘现实感’至关重要,但我们要意识到现在的现实是现实,未来可能发生的现实也是现实。”“自我实现的预言”意味着某种潜力,当这种潜力被看见和相信,进而驱动行动时,它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现实。而幻想总归只是幻想。

潜力是动态演变的,每个人对潜力的看法也不同,这提醒我们要持续发现自己和环境中的可能性,并聚焦于行动,让其成为现实。

那么,如何发现自己和环境中的可能性呢?这有外在的轨迹可循,例如,科学的理论指导、对时代局势的理解、禀赋与资源成熟度等,但这些因素若要爆发持久的力量,必须源于内在的智慧和心力,尤为重要的是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每当谈及信仰和信念,我就会想到世界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45]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这是信仰和信念的力量,我们的党如此,国家和民族如此。那么回望我们自身:我对环境、时代,对工作、生活乃至自己的人生,持有什么信念?在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中,我相信什么、期待什么,正在为何而奋斗,因何而活着?

视己为人,意味着主动选择自己的相信,并为之奋斗。让我们鼓励自己:去充分看见并发挥宝贵的“第三种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