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喜欢过清明节。
那个时候的清明节,仅仅意味着天要暖和了,河滩里的杨柳要绿了,满山坡的花儿要开了,可以漫山遍野地疯跑或者挖野菜了。最令我们开心的是:可以甩掉穿了一冬的棉裤棉袄了。
我们眼巴巴地盼着过清明。清明一到,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让妈妈给找薄衣衫了,那时候脱棉衣有很隆重的仪式感呢。我奶奶说别忙着脱棉衣,老话说,过了清明别欢喜,还有20天的冷天气。
我们小孩子才不听呢,先悄悄地换了棉袄。那时候没有毛衣,能有件夹袄就不错了。谁要是有件棉线衫,小伙伴们就羡慕得不得了!记得我有一件妈妈织的棉线坎肩,每到春天就穿上,美美地。
那时候天蓝得透亮,风儿暖暖的,满山的桃花、梨花水灵灵,小丫头们开始结伴去采野菜了。
乡村的春天来得晚。清明时节,地里的野菜并不是很多。我们像探宝似的,追寻着野菜的踪迹。苦麻子、苦碟子、婆婆英(蒲公英)、羊椅角、羊妈妈、菊菊花、狗奶子(地黄)、齐齐芽(蓟菜)、老鸡爪、猪毛子……
有些野菜的名字很可笑,也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名字,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反正我们就那么叫,有些野菜直到今天才知道它的学名。
儿时的光阴在花草间行走,日子过得很快乐。我们没有作业,几乎没有考试。小孩子只要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自由,就会开心地飞起来。很有些心疼现在的小孩,虽然生活条件很优越,但是他们太累了,考试、作业,没完没了,我还真舍不得拿自己的童年和他们换呢。
小时候没有家族祭祖的概念。感觉那时的中国是年轻的,村庄也是年轻的。当然,也是不允许祭祀的,会被说成封建迷信。但公祭是有的,而且很隆重。
小时候,我们祭奠英烈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潘家峪,另一个是杨家铺。潘家峪大家都很熟悉,距离我们村子30里路,只有高年级、体力好的同学才可以去。记忆中,我几乎年年清明都去杨家铺扫墓,那也有16里路呢。
每年去杨家铺扫墓之前,我们都很兴奋。这是一年中唯一可以中午在外边吃饭的时候。妈妈会破例地买两个面包,煮两个鸡蛋。因为要走很远的路,所以我们会强烈要求脱掉棉裤。女孩们要折纸花做花圈,男孩们要折些柳枝插在花圈上。男孩们很调皮,常常将柳枝绕成一个圈戴在头上。
扫墓前的晚上,我们都兴奋地睡不好觉,因为第二天要早早起来,去学校排队,等候出发。
一路上要翻山越岭,走过坡坡坎坎。野地里,山坡上,远远望去,一片片绿生生的野菜远远近近地从眼前晃过,可惜不能停下来挖野菜,心里痒痒的。扫墓的路上也算是一次踏青郊游了。
转过一面山坡,远远地会听见鼓号声。紧接着,一支鼓号队,从山那边转出来。红旗招展,鼓号震天,那一定是王务庄小学的学生过来了。
王务庄是我们公社所属的大村庄,住着城里来的知青。知青们多才多艺,有的被分配到小学去教书,那里的孩子们可是有福了。
最令人羡慕的是:他们有文艺宣传队和鼓号队。每次“六一”演出,他们学校总是最显眼的一个。下乡知青最大的贡献是把城里的文化艺术带到乡村,为乡村播撒了文明生活的种子。
曾记得,王务庄小学的每一个节目,都是那么令人震撼,让人惊喜,与众不同。比如,普通的合唱节目他们的合唱是有指挥的,可真带劲儿啊!指挥的同学站在合唱队前面,手臂上下飞舞,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我们眼睛都看直了。还有他们的表演唱,那歌声、那动作都让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鼓号队更是名震乡里。
只要有活动,鼓号队就会排在队伍的前列,旗手在前,大鼓锵锵,腰鼓队踏着方步,逶迤而来,整个春山都跟着活起来了。
震天的鼓号声,烘托着庄重、热烈的活动气氛。鼓号手们都是白衬衫、红领巾,目不斜视,一脸的傲娇。没当过鼓号手曾经是我最大的遗憾。
每年清明节,杨家铺都要汇聚方圆几十里的学校前来扫墓,场面十分宏大。
时光久远,有些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那一年的祭扫活动让我对革命先辈、对英烈的敬重,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正念却根深蒂固,不可改变。据说,前些年那里变得冷清了,只有镇上一些中小学去扫墓。我想,随着国家对军人和英烈的高度重视,这种现状再也不会延续下去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而今盛世如你所愿,归来兮,英雄!
而今,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有了祭奠英烈、祭祀和感恩先祖以及踏青赏春等多重意义。对于祭祀先祖的仪式是从妈妈去世后才有概念。
妈妈去世后,每年寒衣节、清明节,还有妈妈的忌日,我都会来到这片山坡下,感怀我的故土和亲人,不再有怕的感觉。
这里有浭阳刘氏的宗祠,这里记录着我生命的来路。当我站在这片土地之上,就会心生感慨:妈妈即使故去,也要以这种方式,将我与故土紧紧维系在一起,免得我像脱线的风筝找不到归乡的路。
今年,还未到清明之时,我便早早来到这里。这一天,格外的风清气朗,天蓝得透明,大朵大朵好看的云彩游移在蓝天下,远处是披着杏花白的山坡,静谧安然。走在旷野的路上,深深地沉醉在天地清明之中,想着,这一定是妈妈送给我的,妈妈是太懂我这浪漫女儿心了。好吧,那我就写几句话送给您,送给我深爱的这片故土。
一缕青烟一念深,陌上野里祭亲人。梨白杏粉落花雨,云似娘亲白头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