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俱往矣

另一方面说回陆家,陆家长子,也就是前文我提到过后来身故的大伯,因为年少时读书很厉害,原应是鲤鱼跃龙门的一个。大伯性格平顺,又本分老实,一直留在父母身边尽孝。也许因为太过老实,一生都被自己的媳妇拿捏不得其法。

大伯读书不错,所以在爷爷那次竹林事件前便一直苦读到了高中,甚至后来差点考上大学。那会儿还是大约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镇子从未出过一位高学历人才,战后的国家对大伯这样的高材生更是青睐有加。但我们镇上大家族的观念是先成家后立业,爷爷奶奶担心因家里成分不好耽误大伯的亲事,所以早早让大伯娶了大伯母当媳妇,两人没多久便怀上了孩子。

大伯母是个农村女人,贤惠勤劳,可却大字不识一个。大伯老实巴交,又不会争吵,夫妻若有意见不合,耙耳朵那样的大伯也都遂了大伯母的意,两口子的生活原本也安逸闲适、波澜不惊。在大哥出生之前,大伯母由于流产已经掉过一个孩子,大伯便事事都照拂着大伯母脆弱的内心,过了两年大哥的出生才算平复了这个家庭的裂痕。

1977年恢复高考后,大伯凭着一直以来的优异成绩参加了考试,一举考中,但大伯母听说后,又听说当时的社会中却有如此现象,便日夜担心大伯上了大学之后会抛妻弃子。大伯母随即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大哥到公社去说理,最后大伯感念夫妻一场也不忍心抛下家庭而放弃了大学,转而找了间学校以教书为生。后来家里人回忆起此事,都替大伯感到不值。大伯的一生,也是自我牺牲的一生,为了家庭放弃了理想与前途。

大伯后来在镇上与大伯母一起开了间夫妻店,店上卖些劳保用品,简单式样的成衣,质量不错的迷彩胶鞋,在那个年代,也算相当潮流的配搭了。那几年维持生计不成问题,但大伯母一辈子勤俭惯了,舍不得吃穿,眼光也很有限,我大哥读完高中后就没有再读下去了。大伯母人很好,也勤快,但跟大伯生活了一辈子,却依然目不识丁,这个“秘密”也是多年以后父亲去教她怎样使用遥控器看电视才知道的。可见两口子虽然生活了一辈子,却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

后来大伯得了心脏方面的疾病,我曾怀疑是因了他这一生的不幸造就,大伯又无处发泄,心事积压心底多年所致。现在我们无法揣测是否是此不幸造成大伯的突然离世,也不能去怪罪谁,那个时代所遗留的,应该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只愿大伯转世投胎再不要为人,受尽苦楚,若能投生为鸟为林,或自由翱翔,或伫立遥望,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大伯去世后,大哥带着大嫂同大伯母在老家做炸洋芋生意,后来又做健身器材生意,生意不错便安了家。大伯母经常一个人回乡,守着她和大伯共同居住了一辈子的老屋,偶尔去帮衬着大哥大嫂带孩子。父亲曾笑说,过去邀请大伯母到城里来玩,一定不能让她单独出门,否则走丢了让她打电话都描述不了自己所在方位。那会儿z市尚未建市,也还没发展得那么繁华,只有老z市人熟知的那几条街,大伯母不识字,如果出去迷路走不回来了,就打公用电话给父亲求助,父亲说要开车去接问她身在哪里,可爱的大伯母只会描述自己这旁边有个楼,或周围有几棵树,最后父亲无奈只得让大伯母拜托周边路人告知街道名称才得以沿路找到。

大哥这个人,以前是个急性子,坏脾气,多亏有大嫂“降伏”,才渐渐变得成熟起来。大哥学历不高,但年轻气盛,以前跟着父亲在西山开饭馆,也学了些江湖气,一言不合就要与人干仗,心地其实善良。后来回了老家,还经常来探望我们。我记得2003年由于非典病毒传播,搞得人心惶惶,当时大哥刚好进城探亲,学校里问我们有没有亲戚来访的事情,我如实回答后还因为学校的怀疑而心生不满错怪了大哥,一如老谋子作品《归来》中的那个年轻的丹丹。少时,大哥以前也常带我出去玩,他有个朋友,好像叫“刘德华”的,和那个香港四大天王同名同姓。每次找刘哥哥玩都很有意思,那会儿还不是每家都有座机,多数人靠书信往来,如果要找人,必定要在别人家楼下扯着嗓子大吼才能听到,而我们老是在刘哥哥家那栋筒子楼底下大喊“刘德华”“刘德华”的,喊完了我就会偷笑,不知道的,说不定还以为香港巨星刘德华到我们这小县城来了呢!

青年时的大哥脾气不小,听说有一回和伯伯吵了两句嘴,伯伯生气甩了大哥一耳光,大哥转身冲进厨房拿了刀就要砍,还好被叔伯们拉住了,那时港片《古惑仔》正流行,大哥如果再搞个纹身,或许标标准一位“山鸡哥”就现身了。但古话也说的好,一物降一物。自从大嫂嫁给大哥以后,又生了我大侄子,大哥变得有责任心了,人也更加老成圆滑,现在注重养生,时常天不亮就起床锻炼打卡,几十公里的长跑对他而言更是“洒洒水”啦,叫我们这些懒惰的弟弟妹妹们自愧不如。我这位大侄儿天资聪颖,才刚念小学的他,已经是被国家认证的围棋三段高手。多年不见后,未必不能有所大成,若非人工智能已在围棋界无人能敌,不走专业路线的侄儿,也可以凭此锻炼自己的思辨思维。前些日子我见到大哥,才知晓由于他的健身器材生意一般般,大嫂为了给家庭多些收入来源,巧的是她妹妹有些积蓄就给她投资让她去做点卖卖冰粉的小生意可以共同小赚一笔。冬天到了,冰粉生意无以为继,大嫂又将之前跟随政府提供的免费月嫂培训经验拿出来到成都找了一户人家带娃,一个月的薪资待遇甚至比好些白领都强上不少。

如今能干的大哥在家主内,一人肩负好几个工作,又要兼顾孩子学习,而大嫂随着主家去往外地带孩子,一年到头也少有回乡,但日子不就是这么辛苦又平凡地流淌着么。我的侄儿也是渐渐长成了一副开朗懂事的阳光少年,看到他满脸胶原蛋白的青春模样,只觉得应了一句话叫做少年强则中国强,一派的前途无量啊。

我年岁渐长之后,青春期的任性叫我烦恼于父亲常常牌局输钱后四处借债,我恐殃及自身,又不愿看父亲沉沦赌桌,便迫不及待跟大哥提前“打好招呼”,叫他千万不要向输钱后急需“江湖救急”要求提供“子弹”的父亲提供帮助。所谓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换成对我那潇洒自如的父亲同样适用。这也成为后续父亲对我产生看法的一根引线,父亲气我到这“关键时刻”便要把他这位父亲抛诸一旁,我又气他把赌债和亲情混为一谈。那时大哥把我骂了一顿,我也恼怒长久不肯道歉,但这事儿归根结底亦是父亲没处理好关系。我不齿的是父亲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为他所谓的脸面买单。

大嫂的妹妹才是个一直没有断奶的孩子,直到现在还没有脱离父母的生活,她已然结婚生子,但仍然由于从未叛逆过至今都与丈夫过着异地恋的生活,说起几次关键性的工作调动可以改善他们的夫妻生活时,她的父母就跳出来坚决反对以致于闹到要脱离母女关系的程度。只基于她父母一定要她紧抓现有的公立学校教师一职,若是她提出想要调动到她丈夫所在专科学校,便左右看不上那所学校,然而嫂嫂的劝说对她这样的乖乖女而言并不能形成她“断奶”的动力,况且现如今少子化时代地来临,等再过几年必定会蔓延到她所在的学校,无力解决生源问题的学校必定会形成一股和现在一样的幼儿园关闭潮。到那时,即便是手握编制,也都将无济于事。她的父母那辈一直生活在农村,思维亦停留在过去,大家劝说几次无果后也都放弃了,感念着虽然她早已经济独立,但思想上却不肯与原生家庭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