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文化之用:从启蒙运动到反恐战争
- (英)特里·伊格尔顿
- 1028字
- 2023-12-14 17:59:29
认为宗教无聊透顶、不值一提或者令人不快的人们不必被这本书的目录赶走。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谈上帝,不如说是在探讨由于上帝的明显缺位而引发的危机。循着这个主题,本书的探讨始于启蒙运动而终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和所谓的反恐战争。我自上帝如何在18世纪的理性主义中幸存而展开论述,以他惊人地重临于我们自认信仰缺失的时代作结。除此之外,我的论述关注这一事实:无神论绝非它看上去那么简单。
宗教已经成为政治主权合法化最有力的途径之一。诚然,使宗教沦落到这样的功能是荒谬的。如果说它为权力提供了怯懦的辩护,它有时也让权力头疼。然而上帝在维护政治权威中扮演了如此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至于即便那些完全不信神的人也无法平和地接受上帝在这个世俗时代影响力的减弱。因此从启蒙理性到现代派艺术,这些现象整体上承担了提供超验的替代形式的任务,填补上帝曾出现过而留下的空洞。我的部分观点就是文化(就其广义而非狭义角度而言)是这些替代者之中最能随机应变的。
所有这些补缺者都还有其他任务在身。它们不仅是神的替代形式。宗教并非仅仅由于采取了若干巧妙的伪装而生存了下来,正如它也没有被世俗化所彻底改造。尽管事实上艺术、理性、文化等都有自己繁荣的生命,它们仍然不时地被迫承担起意识形态责任,对此它们总是被证明无法胜任。在我的论述之中这些上帝的代表没有一个能够证明是可信的。全能的神已经被证明极其难以取代。事实上,这或许是本书的论述之中最为不同凡响之处。一次又一次,至少直到后现代主义出现都可证明——它看似真正的无神论实则并非如此。
我在讨论中反复强调的另一点是宗教具有的将理论与实践、精英与大众、精神与感觉相结合的能力。对此,文化永远难以匹敌。这就是宗教可轻松被证明是最顽强和最普遍的流行文化形式的原因之一,虽然你翻阅一下大学文化研究方面的招生简介看不出这一点。“宗教”这个词总是会在提出“我们必须保护精英文化的价值不受大众文化玷污熏染”这个命题的著作中突然出现。几乎所有当代文化理论家都对亿万普通男女的某些最重要的信仰以及活动避口不谈,仅仅由于这些恰好不符合他们的个人口味。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时还是最激烈的反歧视者。
本书脱胎自我在诺丁汉大学2012年的弗斯演讲,我想感谢项目的组织者托马斯·欧洛克林教授,他是这么亲切而高效的主办者。同样非常感谢约翰和埃里森·米尔班克在我逗留诺丁汉期间所给予的友谊与殷勤帮助。皮特·迪尤斯和保罗·汉密尔顿阅读了打印稿并且以他们娴熟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知力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特里·伊格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