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成就每一个学生,拥有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和必备技能
- 陈之华
- 1754字
- 2023-12-11 14:58:11
推荐序 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
福尔摩斯对华生说:数据、数据,给我数据,其余免谈。没有数据,所有推论都是空的。我也很想说:观念、观念,观念不改,所有的改革都是空的。
一个既有的制度很难改变,如果只改制度而没有改变制度内的人的观念,那么不论制度怎么周全,还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滴水不漏,聪明的人就会去钻制度的漏洞,改革就破功了。所以,谈改革,第一要做的就是改变思想观念。历史上许多立意良好的改革,都是因为没有从人的观念去改变起,后来都没有成功。
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不容易,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书本,因为看书是依自己的速度,看电视、听演讲是依别人的速度。依自己的速度可以随时停下来慢慢咀嚼、静静思考,想通了,才能改变。我觉得教改,要从出版好的教师用书开始,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我非常欣赏作者的观察力,她吸收内化芬兰等国的经验后,回头来看自己,指出了很多应该要破除的旧观念。
人是习惯的产物,习惯了原有的生活后,所有的陋习就看不见,一切的不合理就变成理所当然。这是为什么古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必须跳脱出来,甚至跨越文化,才会真正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才会像作者所说的看到不同的彩虹。
作者在北欧住了6年,很用心地去深入了解芬兰的教育理念,所以她在本书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一针见血,直指我们的沉疴。的确,现在学生痛苦的就是初中、高中阶段,但是谁说书一定要念得这么辛苦呢?难道一定非得这样念书不可吗?北欧的孩子在教室的时间比我们少,为什么他们的知识没有少?反而在人际关系、待人接物上比我们成熟?我们这么聪明的教师和家长,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和环境作出更多的创新,带给自己更有品质的生活?
我们的学生很痛苦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分数的观念一直改不过来。分数是评价的一个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很好的方式。人的学习成果不是呈一条直线成长的,而是贝壳式呈波浪形逐渐上升。每个孩子学习的速度不同,如果阶段考试时间正好在孩子融会贯通之前,这孩子的成绩当然会吃亏。孩子不是不能学,只是学得比较慢而已。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个性、长处并不相同,可是偏偏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这样怎么可以呢?数学好的比英语好的聪明吗?
每个父母都知道真正有关系的分数是中高考那几天的分数,平时考100分,中高考是考50分,一样不能上第一志愿的好学校,但是父母却常为了平日的一两分非常计较,作者说得对,“天下没有不在乎成绩的孩子”,连芬兰孩子拿到成绩单时也会拿着计算器猛算。是的,每个孩子都在乎分数,但是可以用更健康的态度来看待分数,分数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和全班同学比起来自己的程度在哪里,不应该成为挨打甚至是被羞辱的原因。如果我们不知道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打完了,原因还在,孩子下次一样考不好。
我们应该先沉淀下来,找出孩子学习不佳的原因,再做补救教学。每个人开窍的早晚不同,如果孩子智慧还未开,学习能力还未达到学校的标准,即使打死了,也考不好的。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很冤吗?其实,哪个孩子不想好?哪个孩子不希望有人夸奖?许多最后自暴自弃的孩子背后都有很多令人心酸的故事。
我们“因材施教”讲了3000年,到现在仍是镜花水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认为如果别人会,我们的孩子也应该要会,如果不会,那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回家没有做功课。我们很少从发展上的原因来看孩子是不是开窍得比较晚,是不是老师教学的方式孩子不能接受。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没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很少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吝于夸赞孩子,我们甚至不允许孩子犯错,什么事都要求完美,考试也都要全部100分。
为什么我们这么求全呢?当我们在指责孩子时,有没有想过大人也有忘记带东西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孩子忘记带作业本就要罚站、挨打呢?纪律来自长期的坚持,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允许错误,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
这本书是我所看到比较东西双方教育制度亲切、有人性、也好看的一本书,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它放在案头,当我们又回到旧观念中时,拿出来看一下,它会提醒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孩子读书究竟所为何事。
教改要成功,需从整体社会价值观念先改起,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们从既有的窠臼中跳脱出来,看到彩虹的另一端。
洪兰
(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知名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