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库蓄水般记笔记

每当找到了素材,就应该马上做笔记。我经常使用“Google Keep”这款手机应用。虽说功能特别简洁,但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上多设备同步。至于素材的大小和长度,无所谓,体量多少都行。比如说“这家咖啡店用的水肯定是自来水”“把MacBook放在寒冷的房间里就会冻得不行”之类,即便不太能成为可用素材的内容,也可以照写不误。总之要记住,记录和储备是第一位的,许多有趣的素材都源自积少成多。

像我的话,如果到手了某些小素材,是不会急于输出和表达的。偶尔遇到些特别有意思的梗,可能会忍不住马上写条推文发一发;要是不算太有趣的话就先放放。若急于把那些无关痛痒的素材放出来,就会缺乏应有的气势,读者的读后感顶多是一句“哦,是啊”就结束了——更多情况是直接略过不看了。

来想象一下水库吧。

水库里面没蓄多少水就打开水闸的话,流出的水量能有多少呢?而积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放出来的气势就非同寻常了,文章给人的印象大致相同。想用涓涓细流来水力发电,电力不足以出现。相反,先韬光养晦地积累足量存水后再一口气地将其流出,爆发的能量将是空前的。

切勿过早地披露搜集而来的素材。只要放置一段时间,这些素材就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生长并成熟。把你在便利店内所想到的,与报纸上读到的文本、电视中听到的逸闻相结合后,或许就能成为一条有效的素材。由此要格外注重对输出行为的抑制,将持续输入的状态维持较长时间为宜;而且也要注重将随意输出的内容作收集整理。积累量足够多时,只需一口气放出,就是一条具有影响力的素材。

不运动也不吃饭,是拉不出“粑粑”的

说起“写作”,总会让人误以为就是面对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一个劲儿地敲打文字的差事。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此之前是有“输入”这个过程的。不动身出门走走就想写出有趣的东西来?哲学家还算勉强可以,普通人应该是不大可能的。怀着“取材思维”在街上走走逛逛、随便和某个人聊聊天等等,像这样动真格地活动起来,文章才能水到渠成。

写不出东西来而苦恼万分,其实和“便秘”差不多。既不吃饭也不做运动,哪怕坐在马桶上念叨半天,出不来的还是出不来;要是能出门去大吃一顿,把身子活动起来,没事儿多喝水,每日都保持愉快的心情,想必排便自然能顺畅不少(当然了,便秘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这只是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还望各位见谅)。

不做输入,便不会有输出,就算在厕所里喊破天也没用。作家千田琢哉出版了多本商业书籍,他还是一名实力超强的读书爱好者。爱书如命的他,至今已读过海量的历史书籍和各类传记。大量输入才能大量输出的道理,诚不欺我。大概堀江贵文[2]先生也是差不多的吧?那样每个月都出书的能人,除了花费是凡人数倍的时间去进行巨量材料输入以外,想必没有第二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