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无新鲜事,汉武之风!

满朝文武皆知。

寿宁侯府是倚谁的势。

仁寿宫太后娘娘。

现在。

张氏兄弟犯下谋逆大罪,即便太后娘娘不知情,皇帝陛下故意不提,也少不了有心人扇阴风点鬼火。

还有。

太后娘娘本就性格暴烈,十分护犊子,两位胞弟出了事,肯定会站到台前来。

万一,与陛下发生正面冲突,事情,就真的大条了。

“陛下,总不会废太后吧?”

谢迁阁老遍体生寒,颤声道:“那可是圣母皇太后,陛下的亲生母亲?”

在法理上。

皇帝,太后,享受同等地位。

在血缘上。

太后比皇帝更高,毕竟,抛开一切地位,前者是母亲,后者是儿子。

所以。

古往今来,皇帝很少废黜太后,反倒是太后有权力决定谁坐在龙椅上,这就是每次皇帝被废,总要抬出皇太后的原因。

不过。

皇帝也不是没有废黜过太后,譬如西汉孝成皇后赵飞燕,汉哀帝(汉成帝的侄子)登基后,册封她为皇太后。

在汉平帝(汉哀帝的堂弟)即位后,大司马王莽奏请太皇太后王政君,废黜了赵飞燕的太后之位,保留了孝成皇后称号,并发配她去给汉成帝守陵,赵飞燕因此自杀。

但是,在这里,废黜赵飞燕太后之位的,是比太后地位更高的太皇太后。

而像唐哀帝的母亲,积善太后何氏被废黜。

是因为何氏密谋杀掉朱温,结果计划泄露。

朱温逼迫唐哀帝下旨,以何氏秽乱宫闱为由,废其为庶人。

在这里,废黜何太后的,是权臣朱温,而非傀儡的唐哀帝。

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被皇帝废黜的太后,只有晋惠帝司马衷废黜太后杨芷。

杨芷太后之所以被废黜,是与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争夺后宫大权,又与晋惠帝争夺朝廷大权,最终被废黜。

可杨芷太后,非是晋惠帝生母,而是姨母,恋栈权力,遭逢此祸,不是不能理解。

到底隔着一层。

历朝历代,除了晋朝,皆以“忠”“孝”治国。

就连晋朝,没了“忠”字,可“孝”字也是在的。

一旦当今圣母皇太后被废黜,开了首例,史书上总会大书特书,皇帝会被骂不遵孝道,作为当朝内阁阁老,估计会被痛骂尸餐位素,不懂规劝陛下,传名后世。

“这绝对不行!”

刘健次辅嘴角抽搐道。

文人最重风骨,一想到千百年后,仍有人指着坟墓骂,就忍不住心颤。

“眼下的事,和晋惠帝废太后何其相像,当今太后,以陛下无妃为名,掌控着宫内事宜,内廷官吏赏罚录用,一言而决。

朝廷内,太后通过两位胞弟,寿宁侯,建昌侯舞风弄雨,影响甚至干涉着朝政,陛下敢怒又不敢言。

皇权,渐有旁落的迹象。

其实,在仁寿宫太后训斥皇帝之事传出,陛下命刘瑾势力余孽交出贪墨,赦免诸罪时,作为内阁首辅,我就想上奏太后,注重皇帝威仪。

只是,寿宁侯府给国库送了三百万两纹银,那可是国朝富裕省一年赋税之数。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国库之银,不是我的,但归朝廷管辖,归我这个内阁首辅负责。

那时,陛下万万两纹银划入军方,供给北征的事传入阁中,我不禁担心陛下日后会穷奢极欲,好大喜功。

种种念头下,我觉得陛下总归年幼,受太后一个教训,似乎没什么不好,于是乎,暂且放下了上疏劝说的事。

却是忘记了皇帝终究是皇帝,哪怕只有十五岁,也是天地间尊贵的人,也有气吞山河、乾坤独断的心。

三千万两纹银,寿宁侯、建昌侯,只分为陛下内帑两百万两纹银,扪心自问,以臣心代君心,恐怕同样无法忍受。

为人臣子的我,因此犯下了大错。

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行动,必然是陛下授意为之,皇权之争,寿宁侯、建昌侯,伸头一刀已经无法避免。

内阁能做的,就是保住太后,保住陛下的孝道,避免陛下和太后正面冲突。”

李东阳首辅说理透彻道。

事情本不必到这种地步,都是他这个内阁首辅太优柔寡断了。

“咱们赶紧进宫吧。”

刘健次辅起身道。

趁着陛下、太后没有彻底决裂前,入宫觐见陛下,劝说陛下宽恕太后。

为人子女,难免受些委屈。

“唉!”

谢迁阁老长叹一口气,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震惊道:“这怎么和巫蛊之祸如此相像?”

正欲起身的李东阳,“???”

迈出阁门的刘健,“???”

两位阁老僵在原地,回忆着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

在汉朝征和元年,汉武帝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怀疑是刺客。

即是所谓的阳陵大侠客朱安世。

因一件小事,武帝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捕,为救爱子,公孙贺主动接下抓捕刺客朱安世,为子赎罪。

后来,公孙贺果真抓到了朱安世,在绣衣使者审讯中,朱安世供出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

得知汉武帝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汉武帝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陛下,口出恶言。

之后,公孙贺没有救出爱子,反倒因此把全族之人赔了进去。

甚至,牵扯到卫青长子卫伉。

公孙贺,是武帝皇后卫皇后的姐夫,是太子刘据在朝廷中最大的力量。

卫青死后,其子卫伉继承父亲在军中的所有力量,可以说,卫氏,是太子刘据在军方中最大的力量。

朝廷、军方,力量全部被砍掉,太子刘据几乎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后来,在江充构陷下,以为汉武帝要废黜太子,狗急跳墙也不难理解。

巫蛊之祸,本就是汉武帝为了收回皇权的手段。

起因,仅仅是那个祸乱前名不见经传的阳陵刺客,和阳陵刺客的供词。

与今朝的白莲刺客多么相像。

那刺客存不存在不好说,但抓刺客的人,全都因此而死,乃至于族灭。

“陛下,有汉武帝之风!”

李首辅努力笑了笑,夸赞道。

许是秋天末尾,凛冬将至,多出了冷气,内阁三位阁老站在原地,打了个寒颤,都有种彻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