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去大宁?
- 大明之父皇乃征北大将军?
- 狼烟东去
- 2071字
- 2023-11-19 09:14:53
“先生,十七弟对于削藩,定然也是心中有怨气,而此番一旦本王靖难的消息传到了南京城,朱允炆和齐泰这等奸贼定会想要让十七弟就近来攻打我,十七弟如何抉择,至关重要啊!此事虽说还有个把月的时间,但咱们得早做准备才行!”
朱棣这么说,就算是在请教道衍了。
朱高炽这几天几乎就没有见过道衍说话,这次,他也紧紧的盯着姚广孝。
他想要看看,这个已然一把年纪的大光头到底能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来。
“殿下想要让宁王跟殿下一道靖难,怕是难了一些……”
姚广孝如此一说,朱棣只能是无奈的点头说道:“十七弟手握重兵,并且一直在大宁尽忠职守,他朱允炆能如此对付本王,却不能如此对付十七弟,一旦他号令十七弟进攻我北平,便可对北平形成两面夹击,背腹受敌之下,咱们纵然是有通天之能,也是难以为继啊!”
朱棣嘴里说出来的,正是在如今的情况之下对他们最为不利的情况。
他们就算是收服了周遭一些地方的兵马,其实也不过只有两三万人而已。
就算是跟宁王朱权相比,也差了不少。
朱权年仅二十二岁,跟朱高炽同年,但年仅十三岁便被封为宁王,十五岁前往藩地大宁,已然在大宁七年了。
不光如此,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大明城防重镇。
朱权十三岁就能把这个地方预定了,足见朱元璋对他的看重。
时至今日,朱权已然佣兵八万,战车六千,统率的朵颜三卫骑兵更是骁勇善战。
要说朱棣更忌惮朱允炆能派遣出来的数十万大军还是朱权的朵颜三卫,朱棣几乎一定会选择朵颜三卫。
“殿下,老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眼看着朱棣脸上显出了愁容,姚广孝看向他,缓缓的摸着自己颔下花白的胡须,询问道。
“先生,此时北平已然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没什么当不当讲了。”
“朱允炆得知靖难之事后,多半不会直接让宁王来攻打咱们,他之前削藩名头已然盛了,让宁王攻打咱们,打赢了宁王便是下一个殿下,宁王尤擅权谋,自然能看清这些。”
姚广孝不慌不忙的眯着自己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解释道。
“先生的意思是,宁王会两不相帮?”
“朱允炆多半会想要让自己人去收归宁王的兵权,但宁王自然明白,只有兵权在手,不管是对殿下还是南京城,他才是有用之人,所以对于宁王,殿下还是要早下手,能争取,则争取,不能争取,也要确保他不会交出兵权,或是直接对北平用兵。”
“争取?本王倒是想争取,但十七弟这个人,本王还是了解的,一向眼高于顶,朱允炆想要他的兵权,他的确不会给,但若非本王当真到了他的面前,他也不会轻易就帮助本王靖难啊!”
现在的情况,朱棣自然是不能随意就到了大宁。
且不说这一去不知道几天才能回来,到时候北平群龙无首,一旦南京城传来的什么消息不能及时应对。
万一宁王朱权一下子糊涂了,支持了朱允炆,朱棣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宁王,的确是此次靖难最大的变数,若是殿下静观其变,我有六成把握,他不会成为朱允炆的人。”
“六成把握……”
“殿下,这最难把握的,便是人心啊,宁王殿下,心底是如何想的,老臣也无能为力。”
姚广孝在朱棣的面前,向来是实话实说,这一次也不例外。
听了姚广孝的话,朱棣彻底沉默了。
人心是最难揣测的东西,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屋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朱棣看着大宁的方向,显然是在琢磨着朱权。
而姚广孝,则好像是入了定的老僧,不再言语了。
“父王,儿臣有个办法,或许能将这六成把握,提升个一两成。”
打破沉默的是之前甚至你一句话都没能插得上的朱高炽。
“办法?什么办法?”
朱棣直接惊讶的皱起了眉头,而姚广孝则是睁开了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朱高炽。
朱高炽之前跟着姚广孝学习儒学的时候不少,知道他这是对自己的办法也产生了些许兴趣。
朱高炽深吸了一口气,在刚刚朱棣和姚广孝对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暗自下了一个决定。
“父王,如今一两个月之内,北平不能没有父王,一旦南京城知道了靖难之事,多半是要出兵的,到时候只要父王亲自带兵迎敌,方才能战而胜之,所以儿臣斗胆,请命去见十七叔!”
“你去?”
“不错!这北平城中,除了父王,也就是儿臣到了十七叔那能面前代表得了父王,儿臣虽然愚钝,但毕竟是父王的世子!到时候儿臣定会对十七叔陈明利害!父王可亲笔写下书信,对其进行许诺,儿臣带着父王的书信,已然是对十七叔最大的尊重了!”
朱高炽一边说着,一边从长椅上已然站了起来,走到了朱棣的面前跪拜在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朱棣看了看姚广孝,从姚广孝古井无波的老脸上并没有看出什么,甚至姚广孝都没有看向自己。
他知道,对于朱高炽提出的这个建议,他得自己拿主意了。
“你可知道,此去的凶险?你可知道,我们在北平说是靖难,其他州府,都会以为我们已然反叛?”
朱棣的这两个问题,如同重锤,每一个都直接砸向朱高炽的心头。
如今的这个当口,只有在北平才是安全的。
不管去北平之外什么地方,尤其是朱高炽这样身份的人,一旦被有心人知晓,送到南京城,就是大功一件。
“父王,儿臣斩杀张昺谢贵的时候,就已然不管这些了,我燕王府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本就是燕王府世子,又不能像是二弟那般上阵杀敌,若能把宁王稳住了,不让他参与到南京城攻打我军的战斗之中,也算是儿臣为我燕王府做了些事!就算折在这途中……父王把瞻基当成儿臣,往后好生将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