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知识体系的构建

除了基于已知/未知这种面向科研既有知识的简单划分方法,个人知识体系还需要时间上的累积与逻辑上的构建过程,这样才可以兼容其他非科研知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科研是有不确定性的,但更广义的知识却不一定有关于其不确定性的描述。

著名的《四库全书》采用了经史子集的划分方法,内在逻辑是把经典的普世规律、过往的经验事实、学科的专业知识与个人文集或观点进行了区分。这种分法从知识的可靠性上逐渐降低,但内容的多样性逐渐增加,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划分方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见图1-1)。

图1-1 知识体系的构建

个人掌握的知识可以分为形而上的观点理论与形而下的事实经验。日常所见都是事实,前人所见则为历史,幻想与虚构的故事则是未来的存在,所以一个基础的形而下知识体系要有个人经验与历史,侧重对事实的准确描述,而关于未来的虚构则可单独开列,因为虚构的理论可能没有事实支撑但不妨碍有思考的乐趣。至于形而上的知识,没必要依附于经典例如十三经,要按照逻辑自洽的原则去整理,包括有证据有逻辑的强理论、有逻辑无证据或弱证据的观点及个人经验。如果仅有证据没有观点,可将其移到形而下部分。仅有逻辑的理论是很危险的,若是科幻小说还值得一看,否则不要随意吸收,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尚在探索中的高风险理论,如果你不打算从政或成为企业家,还可参考一二,否则,就要考验个人决策能力了。对科学的探索恰恰可能也在这种地方,所以你得学会用从观察与实验中提炼知识。

简单说就是,当你的知识层次超过背景层后,就可以创建一个笔记系统来整合自己的知识:形而下的基础数据与案例库、历史沿革及信息检索方法;形而上的理论观点库,要区分强理论与弱理论,并学会总结理论。要学会把新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持续进行这一过程,形成完整、独立的知识库,这样就不容易被新思想所迷惑,总能找到自己知识水平与可知领域的差距。如同世界观一样,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会被其他人的知识体系所冲击,此时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直接彻底否定自己的既有知识与全盘接纳别人的知识体系,后者常发生在宗教皈依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