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清理大族,蔡文姬的消息
-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 渊大
- 4931字
- 2023-11-27 09:54:33
河东精骑有一万五千,损失了这三千也无关大雅?
账不是这么算的。
这三千精骑在一万五千河东骑士中最为精锐就不用说了,关键在于,这是范家和卫家大部分的本钱所在。
没了这些本钱,范家和卫家凭什么称霸河东?河东众多世家大族,为什么听他们指挥?
某种程度上说,随着三千精骑被消灭,范家和卫家已经失势。范先虽然没死,却也跟死差不了多少。
“成了!”
姜耀身旁的杨修,此时兴奋无比。
这伏击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六年前的界桥之战时,袁绍麾下的大将麴义,就是凭着这伏盾之术,用八百步卒,伏杀了公孙瓒赖以成名天下的两千白马义从。从此,麴义的先登营天下闻名,公孙瓒则一蹶不振。
当然了,杨修也知道,这伏盾之术不是那么好用的。敌军纵马奔驰,士卒们趴在大盾下面,乖乖不动?就是下面挖好了坑,知道自己不会被践踏死也不行啊!这得怎样的心里素质?而且,不是要求一个士卒有如此强大的心理素质,而是所有埋伏的士卒都要有此素质。只要有一个人暴露,整个计划就完全失败!
不是绝对精锐,怎么可能执行?
所以,杨修用不太确定的口气,向姜耀献上了此计。
没想到,之前连上两策全部失败,这次的谋划姜耀却是准了。姜耀决定,让那两千水师登岸,其中五百守大阳城,剩下的一千五百人秘密执行此计划。
姜耀的金盔金甲,当然也是设计好的。虽然姜耀和杨修不可能料到,河东军会如何对镇东军进攻,但是,姜耀本人这么显眼,又在身边只留下千人护卫,有多少人能忍住阵前斩帅的诱惑?
于是乎,杨修的谋划得以施行,并在此时成功。
“想不到主公不显山不露水的水军,都能轻易执行如此艰难的计划!这镇东军的前途,真真不可限量啊!”
之前杨修为姜耀效力,只是报恩而已,而不是多么看好镇东军的前途。
但是,跟随姜耀这几日,见姜耀如何制定若定取了大阳城,又如何轻而易举灭了这三千河东精骑,杨修此刻已经真的以镇东军一分子为荣。
姜耀本人,却没杨修那么多感慨。
执行这项任务的一千五百水军,是普通的水军吗?那是关羽赖以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根本部队!
而且,这些水军有个巨大的,丝毫不讲道理的“buff”——忠诚度自动锁定百分百。
让他们执行如此需要纪律性的任务,如果失败了才是咄咄怪事。
“将士们!”
姜耀截头大刀前指,道:“攻取河东,就在今朝!随我杀敌!”
“喏!”
一千西凉义从,紧随姜耀向前,眨眼间就将眼前的残兵败将诛戮一空,然后向着主战场方向奔驰而来。
“杀敌!”
“哈哈,尔等三千精锐已被大帅消灭!”
“你们中计了!”
“随姜大帅杀敌啊!”
“攻取河东,就在今朝!”
……
眼见姜耀率领主力杀到,镇东军的反攻正式开始!
直到现在,河东人才知道,他们遇到了怎样的敌人。
的确,若论单兵作战,这些河东骑士绝不镇东军的骑士之下。但问题是,镇东军是一个令行禁止的整体!
而河东骑士们呢?他们现在,不是朝廷征召的,曾经北击匈奴勒石燕然的官兵,而是一个个世家大族的私兵!他们只听家主的指挥,换言之,就是一个个小团体在各自为战。
之前,镇东军和他们虚与委蛇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才打了个势均力敌。现在,镇东军要拼命,这些河东骑士的小团体们互相配合不足不说,还都在想着保存实力“死道友不死贫道”,这仗还怎么打?
另外,河东骑士只是普通骑士和镇东军普通骑士战力差不多而已,在最顶尖的锋锐上却是差的远了。
河东骑士,三河第一,河东骑士里面,当然有非常厉害的战将了。但问题是,关羽关云长牛逼,是河东人,现在在小沛呢!徐晃许公明也牛逼,是河东人,现在是姜耀一边的。
在这无法无天武人横行的乱世,河东最顶级的战将,已经离开河东去外面的广阔世界寻求富贵了!
留在河东的,只有精兵,而无强将!
反观镇东军这边,姜耀、陈到、徐晃、胡车儿,哪个不是能以一敌百的战将?
还有,就是那三千精骑的灭亡了。眼见姜耀已经率军返回,听了镇东军的喊声,却不见那三千精骑返回,河东军岂能不明白河东最精锐的部队,已经被姜耀轻松消灭?他们岂能不知道,之前的势均力敌,只是个表象?
天啊!镇东军的真正实力,到底有多么强?河东军的士气在急剧降低。
最后,一千五百襄阳水师步卒的赶到,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天啊!镇东军还有援兵,这仗没法打了!”
“败了!咱们败了!”
“范家和卫家的私兵都不是镇东军的对手,何况我等?”
“跑啊!快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随着阵阵惊惶无措的喊声,河东军兵败如山倒。
镇东军当然会四面追击。但是,追得也不是很迫切。
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些人的土地、家眷、钱财、祖先坟茔,都在河东,又能跑到哪去呢?
守城守不住,野战也打不过,最终他们除了投降,难道还有别的选择?
……
……
三日后,姜耀率军兵不血刃,进驻河东郡首府安邑城。
安邑城,河东太守府内。
“罪臣等三十四人,参见姜大帅!吾等不自量力,抗拒姜大帅的虎威,万望恕罪。”
卫氏、范氏、柳氏、薛氏、裴氏…三十四名河东士族豪强的代表,齐齐跪倒在姜耀的面前,表示臣服。
姜耀却没有令他们起身,而是缓缓道:“恕罪倒是简单。问题在于,尔等被恕完罪后,能不能接受本帅的条件。否则,最终还是免不了兵戈相向,屠城灭族。”
“请大帅示下。”
“其一,河东郡有盐铁之利。自今日起,河东所有盐池、盐井、矿山,必须上交给我镇东军。”
“臣等遵令。”
镇东军总不能一直靠敲竹杠养大军吧?姜耀既然已经取了河东郡,自然要对盐铁之利下手。
这些世家大族虽然舍不得如此重大的财源,但是,盐铁专营西汉时期就有了。东汉时期虽然不再专营,但也收取重税。也就是近十年天下大乱,这盐铁之利才大部分落在他们手中。现在被剥夺回去,也算题中应有之义。
姜耀继续道:“范先、卫固,率军对抗本帅,死有余辜。范先已死,但他的家人不能饶恕。其父亲、祖父、同胞兄弟、妻、妾、子、女,尽皆斩首。卫固未死,也宜斩首,其家人依范先例。”
“遵令!”
河东范氏、河东卫氏不但枝叶繁茂,族内还有诸多人才,姜耀总不能全杀了。杀这两个人的全家,范氏和卫氏其他支脉上位,才可能轻装上阵,毫无心理障碍地和姜耀合作。
所以,姜耀这道命令说完,河东各族不但没有为难,反而有种长松一口气的感觉,
不过,姜耀的第三条、第四条命令,就让他们的面色非常难看了。
姜耀道:“第三,河东所有士族、豪强,必须交出嫡子,为本帅义从。其他子弟,三丁抽一,加入我镇东军。第四,从今日开始,河东郡所有世家大族,所有私兵部曲尽皆解散。”
“姜大帅!”
人群中有个丰神俊朗的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高声道:“你让河东诸族交出嫡子为人质,所有世家大族子弟三丁抽一,是要把河东世家大族绑在你的战车上,这我们能忍!但是,解散私军部曲怎么行?我们这里有匈奴人。那些匈奴人畏威而不怀德,豺狼成性,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翻脸,祸害我们河东人?姜大帅,你不能为了彻底掌控我们河东人,就不顾我们的死活吧?”
“嗯?你是何人?”
“河东卫氏,卫觎。”
姜耀对三国人物的了解,虽然比后世一般人多一些,但是卫觎这个名字太冷门了,他还真没听说过。
他不知道的是,卫觎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文士,不仅才气纵横,而且颇有治政之能。他在曹操手下,先后为县令、尚书郎、侍御史,为曹操平定中原以及关中地区做了不小的贡献。最后,卫觎官至魏国尚书,受封阳吉亭侯。对了,卫觎的长子卫瓘,乃是东晋名将,闻名后世的邓艾和钟会,都是死在了卫瓘的手中。
当然了,尽管姜耀不知卫觎其人。但见卫觎如此为民请命担心异族,他其实是非常欣赏的。
他只是奇怪道:“你们这些河东大族,有两万雄兵在手,怎么会允许匈奴人在河东境内居住?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这怎能怪我们?”卫觎道:“朝廷只是将一部分匈奴兵安置在河东郡,又不是要把我们这些世家大族怎么样。我们至于为了此事,公开起兵造反吗?”
“怎么不能起兵造反?我记得你们河东卫氏卫仲道的妻子蔡氏,就是被匈奴兵掳去的。难道,你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女姊妹被匈奴人侮辱?这就是河东大族的风采吗?”
卫觎涨红了脸,分辩道“卫仲道去世后,蔡氏无子,已经归家,严格来说,她已经不算我们河东卫氏的儿媳。而且,蔡氏也不是在河东郡被掳的,是在她的家乡陈留郡被掳的。我们…我们…好吧…哎!”
卫觎刚开始甚是激动,但声音越来越小,最后长叹一声,道:“不管怎么说,此事是我河东卫氏的奇耻大辱。而且,掳走蔡氏的,就是这些匈奴兵。”
说穿了,这些河东世家大族,“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他们把河东看做私产不假,但也只是把河东郡看做私产罢了。只要不是如姜耀一般,或者如统一北方后的曹操一般,真的完全摊牌,要派兵用武力收他们掌控河东的权力,他们是不可能团结一致对外兴兵反抗的。
姜耀又问道:“这些匈奴兵现在在哪?”
“驻扎在平阳。”
“蔡氏也在那里?”
“那倒没有。当初,黄巾之乱,朝廷调河套的匈奴兵入中原平叛。后来,匈奴人发生内乱,平叛的匈奴兵就回不去河套了,留在内地。董卓乱政后,他们在内地为非作歹,蔡氏就是那时候在陈留被他们掳走的,我们河东郡当时也被匈奴兵狠狠抢了一把,被掳走了不少财物和妇人。”
“然后呢?”
“然后,这些匈奴兵参加诸侯混战,先后在张扬、袁术麾下效力,最后为朝廷…呃…曹操所败,归顺了曹操。曹操就将这些匈奴兵一部分安置在河内郡,一部门安置在河东郡。掳走蔡氏的匈奴人,取了个汉名叫刘豹,去年被封为左贤王,如今驻扎在河内郡。驻扎在河东郡的,是匈奴单于呼厨泉。”
“那呼厨泉在平阳,可还安分?”
“安分?那怎么可能?”卫觎苦笑道:“这些匈奴兵如果安分,罪臣为何今日如此胆大包天,冒犯大帅的虎威呢?”
“他们总共多少人?”
“五千兵总是有的,还有两三千掳掠的妇人,都被安置在平阳。”
“最后一个问题,这些匈奴兵既然归顺了曹操,我起兵攻河东郡,他们为什么不帮你们与我为敌?”
“不敢欺瞒姜大帅,我们的确请求过匈奴兵相助。但是,他们左推右拦,不肯出兵。罪臣以为,匈奴人归顺曹操,不过是打不过曹操而已,又何曾真的心服?恐怕,他们是打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等我们双方两败俱伤,匈奴人就出兵再洗劫一次河东。反正到了最后,曹操大军赶到,他们再投降一次也就是了。”
“这样啊…”姜耀眼中精光一闪,道:“那事情就简单了。我把什么匈奴单于呼厨泉宰了,把这些全部匈奴兵杀光,你们就不必保留私兵部曲了吧?”
“都…都杀光?”
众河东贵人面面相觑,满脸欣喜之色,又有些迟疑。
卫觎道:“这些匈奴兵,是朝廷主动调来的。虽然曾经作乱,但后来又归顺曹操。即便做了些恶事,但杀光…是不是…太过分了些?对姜大帅的名声有碍?”
在这个时代,匈奴已经式微,归顺了大汉,被大汉安置在河套地区。但是,其内部仍然自治,有单于,有左右贤王,有军队。所以,黄巾之乱时,东汉朝廷能从匈奴直接调兵。
既然这些匈奴兵并不是主动来侵略的,而是朝廷主动调到内地的,后来朝廷又名存实亡了…从传统儒家观念来看,匈奴兵干的那些破事儿,并不算大错,一体诛绝也太过分了。
“哈哈哈~~”
姜耀朗声大笑,道:“我姜耀起兵弘农,难道仅仅是为的个人荣华富贵?告诉尔等,吾为保存华夏元气而来!当此乱世,大汉朝廷不好办的事,我办!大汉朝廷不好杀的人,我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况近在咫尺乎?”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么…”
咚!
卫觎重重磕了一个响头,道:“既如此,觎愿意附姜大帅骥尾,杀贼保国!”
东汉朝廷有个非常坑爹的策略,叫做“徙戎入塞”。那就是,把投降的异族,安置在塞内,一方面增加人口,一方面方便就近监视。比如匈奴吧,投降后就安置在河套地区的北地、朔方、云中、定襄等郡,与汉人杂居。朝廷强大的时候,这些异族都不免和当地汉人有很多纷争,更别提朝廷衰落的时候了。事实上,此举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伏下了伏笔。
有识之士虽然不知后来“五胡乱华”之事,但这些异族屡次反叛弄得当地民不聊生是摆在眼前的。
匈奴人趁着董卓之乱,劫掠中原,连有名的才女蔡琰都在掳走了。河东卫氏知道蔡琰在哪,甚至知道匈奴人不是他们的对手,却硬是没法子救回来,更是摆在眼前的。
河东人知道他们被掳走的妻妾姊妹近在咫尺,却没法子相救,也是摆在眼前的。
甚至于,他们得主动为这些侮辱他们妻妾姊妹的人,提供各种补给!
他们岂能不甚为不满?
岂能不渴望改变?
卫觎就在其中之一。
众多被匈奴兵荼毒甚多的河东世家大族,也是其中之一。
“愿附大帅骥尾,杀贼保国!”
众河东大族代表纷纷叩首。
这一刻,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既是盘踞在平阳附近的异族,又是那摇摇欲坠的腐朽堕落的后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