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王源出巡

  • 华宇颂
  • 公子忌
  • 4481字
  • 2024-07-25 00:10:11

各郡守回归海陵,公子宇传下谕令,让他们在海陵休息一月后再回归任上。

这些时间,公子宇先后接见了回归的各个郡守。

“韩郡守,羌郡如今还有什么困难?”

“陛下,羌郡如今仍然缺少百姓啊!”

“百姓太少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人迹,不利于羌郡的发展,一些土地都变为了荒地。”

“嗯,得鼓励百姓多生孩子啊!”

“羌郡的女子较少,男女不平衡。”

“主要是那边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生育太难。”

“是啊,这个得想些办法解决,大华如今逐渐平稳下来,首先得发展耕种解决吃的问题,再解决穿和住的问题!”

“羌郡边境可还平安?”

“边境如今都很平安,芈月将军率领士兵长年在边境行走,没有看见有外敌入侵。”

“迦毗县府建立后,那边也很安稳了!”

“哈哈,迦毗县府边境上朕放了二十万大军,许干将军亲自守卫在那里,摩揭陀国若想要进犯,只怕也难啊!”

“你这次回羌郡时,工部已经培训了几十个发展电力的郎中令,你将他们带回去,先将羌郡的电力解决!”

“朕还令风胡子大人他们给各郡都准备了一些铸造工匠,每个郡都带几个回去,一边铸造,一边再培养新人!”

“有什么困难就直接给朕禀报!”

“诺!”

......

“大欢,将这对拐杖给庑㢠郡守拿下去!”

庑㢠郡守瞧着大欢拿了一对有些奇怪的东西下来,陛下称之为拐杖,接过来一看,只见这拐杖上面有一个把手,中间还有一个撑把,下面是一根拳头粗的棍子。

形状十分奇怪。

他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东西,拿在手里不知如何用。

公子宇见庑㢠拿着那副拐杖神色疑惑,他走下帝座,来到庑㢠面前,接过一根拐杖,将手放在第二根撑杆上,腋下靠在上面的把上,微笑说道:“就是这样使用!”

“这?”

“陛下,这个拐杖竟然有着这样神奇的使用方法?”

庑㢠郡守看着公子宇教他使用的法子,十分惊讶。

公子宇将手里的拐杖递给庑㢠,庑㢠郡守接了过去,将一副拐杖放在两边的腋下,双手抓住拐杖第二根扶手,紧紧靠着,欣喜若狂地说道:“陛下,这个拐杖也太神奇了啊!”

“哈哈,以后走路都不需要有人扶着了!”

公子宇见庑㢠郡守这时已经会使用拐杖,回到帝座说道:“这副拐杖朕命令木匠韩甲两天制作出来,赐给你了!”

庑㢠郡守丢掉手里的拐杖,跪拜下去说道:“谢谢陛下!”

“哎呀,快起来!”

大欢急忙过去将庑㢠郡守扶起来,请他坐在软凳上。

庑㢠郡守将那副拐杖放在身边,瞧着这副公子宇赐给他的拐杖心潮澎湃,不断抚摸着,似如摸他的新媳妇一样。

“罗斯郡如今正是寒冬吧?”

“是的,陛下!”

“罗斯郡那边整个冬天都无法耕种,有三个月左右是严寒的冬日,人们都关在家里不敢外出!”

“我们这些精兵冬天坚持大量训练,这样做不仅能让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还有助于抵御严寒天气带来的危害。”

“好,罗斯郡那边的气候,朕虽然没有过去亲自感受,但也知晓那边冬天的寒冷是十分残酷的,你们辛苦了!”

“蒙太尉如今在罗斯郡哪里过冬?”

“陛下,蒙太尉如今正在奥涅加县府过冬。”

“奥涅加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有一处小湖泊下面有地热,湖里有着温泉,因此那边适合过冬。”

“对了,陛下,臣过来时,蒙太尉的几个夫人刚生了!”

“生了?”

“哈哈!”

“蒙太尉终于当父亲了!”

“是啊,陛下,他五个夫人生了六个孩子!”

“什么?”

“五个夫人生了六全孩子?”

“是的,陛下!”

“臣得知消息时也十分欢喜,正准备去看望和陪同他过冬,便收到了回归大华参加十周年庆典的消息!”

“具体是哪个夫人生了两个孩子,臣还不得知!”

公子宇心里有些奇怪,据他知晓,紫衣舅母是不能生孩子的,怎么会五个夫人生了六个孩子呢?

公子宇暗暗想到:“应该有两个夫人生了双胞胎!”

“好,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你就在海陵这里过完冬天再回归吧!”

“工部给你准备了几个发展电力的郎中令,风胡子大人他们也给你挑选了二三十个铸造师,你回去时一并带过去。”

“谢谢陛下!”

......

“痴儿,那个红苕收获如何?”

“宇哥哥,那个红苕呀,痴儿命令士兵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有五百余个呢!”

“都放入了红苕的地窖里面去了!”

“你没有尝尝红苕的味道?”

“痴儿尝啦!”

“一些被挖坏了的红苕,痴儿都没有放入地窖里,痴儿就将那些挖坏的红苕煮熟了大家来尝!”

“尤其是烧烤红苕,味道特别鲜美!”

“哈哈,朕今日再让阿大做一道红苕冰粉让你尝下!”

“大欢!”

“奴婢在!”

“传令阿大今日中午再做一道红苕冰粉!”

“诺!”

......

皇太后宫殿里,今日又是众人齐聚,显得十分热闹。

今日的聚会玉曦公主并没有将驸马卫青带过来,皇太后询问玉曦公主为何不将卫青带过来,玉曦公主娇笑说道:“驸马今日去太医院查看眼睛去了,他就没有过来。”

“他的眼睛不是说已经换好了吗?”

“那天你们婚礼上为何还要戴上面具啊?”

“娘亲,驸马脸上还有一道刀伤,祝太医说那刀伤很深,已经伤了脸上的骨头,不能修复,所以他只好戴上面具。”

“哎,你选的什么驸马呀?”

“白浅将军和李公孙哪里不好?”

“本宫那日看见白浅将军和李公孙呀,那么高大帅气!”

“白浅那一身军服和军帽呀,真的好新奇呢!”

“哼!”

“就你不听本宫的话!”

“好啦,好啦,曦儿如今都已经有了驸马,娘亲呀,你就不要再为曦儿操心啦!”

“皇家的公主也就你开天辟地了!”

皇太后心里不悦,有些责备地看了一眼公子宇,她将气都撒在了公子宇身上。

公子宇假装没有看见皇太后责备他的目光,瞧见阿大端了一大盘红苕冰粉过来,微笑说道:“这个红苕冰粉啊,就只有这一点了,今日吃了就再没有了!”

其它人都尝过几次红苕冰粉,只有痴儿没有吃过。

皇太后见菜已上齐,让一众儿媳们都坐了过来。

皇太后要雨痴姑娘挨着她坐下,拿着一个小勺子,给雨痴舀了一小半的红苕冰粉在她的碗里,方才自己舀了一点,说道:“好了,你们也都吃吧。”

“咦?”

“这个红苕冰粉怎么这么好吃呀?”

雨痴尝了一小块,只觉得这红苕冰粉入口油腻,而又十分美味,觉得十分惊讶。

“哈哈,明年啊,我们就会经常有这个红苕冰粉吃了!”

“痴儿,听皇帝说南越郡那边先栽种了第一茬红苕种秧,你们那边今年红苕的收获如何呀?”

“娘亲,挖出来了五百余个呢!”

“好,比海陵这里还要多了些!”

“明年好好种,后年百姓们就能够吃到这样的美食了!”

“娘亲,这个红苕的栽种不难,宇哥哥又反复教,连储存的方法痴儿都学会了,明年痴儿在郡守府边上想要多开垦一些地出来,让士兵守护着,等后年就逐步推广出去!”

“是呀,这个红苕好栽种,收成不错,又美味又好吃,以后百姓家里吃的东西就多了,冬天他们也不会挨饿了!”

“雅儿呀!”

“奴婢在!”

“传令后厨今晚准备火锅吧!”

“今天的天气有些冷呀,吃点火锅才暖和!”

“嗯,下午婉儿,寒儿,香儿,你们三个陪本宫打麻将,本宫好久没打麻将了,婉儿,你下午别去学宫了!”

皇太后看着雨痴和一众孩子们都在身边,显得热闹,不免安排起了晚上的伙食,接着又安排下午的麻将活动。

婉儿娇容上有些为难,可又不好违了太后,只得点头。

雨痴是第一次听说火锅,有些疑惑,玉曦公主就小声给她解释,娇笑说道:“这个火锅呀,也是宇哥哥发明的呢!”

“如今有了辣椒来调味,嘻嘻,火锅的味道更美!”

......

王源郡守今日带着冰雨郡岛郡守范海,宇曦郡岛郡守子墨,婉寒郡岛郡守孟尚和青莲郡岛郡守海子,以及工部的八名郎中令和近一百人铸造师,登上前往四个郡岛的钢船。

王源御史要将四个郡岛的郡守都送过去,同时还得视察四个郡岛郡守府的修建位置,好回来给公子宇禀报。

玉曦公主给他送去了四百万银子,每个郡岛一百万,加上朝堂上准备的银子,每个郡岛都准备了四百万银子,一并都装上了钢船。

这次王源御史不仅给每个群岛都带上了建设郡守府的银子,还带去了几百万斤各样食物的种子。

再过几个月,一些种子都要种下地里了。

君臣在皇城外离别,王源御史兴高采烈地拜别公子宇,终于实现他的愿望,也出去走一走了。

钢船在大海上漂泊航行了三天,终于来到青莲郡岛。

海边有着一个班值守,听说是王源御史送郡守大人过来,都很欢喜,班长急派遣一个士兵回去给花平郡尉禀报。

“孟大人,你们都在海边这里等候吧,本御史进入郡岛传完海子大人任命,便出来与你们一起去下一处!”

“好的,大人,我们三人就在海边等候大人你回来!”

孟尚大人三个郡守送王源御史下船,都躬身说道。

其余郎中令和近八十个铸造师,则在钢船上等候。

王源御史和海子郡守将青莲群岛这里的两个郎中令和二十个铸造师带上,跟随两个护卫往青莲郡岛里面走去。

众人一边往青莲郡岛里走着,一边瞧看仍然还是十分原始的荒岛,瞧着那茫茫的森林,俱都显得有些紧张起来。

“御史大人,这个郡岛果然也很大啊!”

众人都走了三天,仍然还没有走进郡岛的中心位置,前面也没有看见花平郡尉过来迎接。

“哈哈,没想到青莲郡岛如此大,本御史还以为一两天就能走过这座郡岛呢!”

“陛下说宇曦郡岛是最大的,不知大到了何种程度!”

王源御史抹了抹脸庞上的汗水,瞧着前面任然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原始森林,心里十分感慨。

“陛下说青莲郡岛是青岛与莲岛两个大岛组成的,这个是青岛还是莲岛啊?”

海子郡守有些疑惑地问道。

“回大人,这是青岛!”

“莲岛在上面的东北方向,中间还隔了很宽的大海!”

“莲岛上现在派人过去了吗?”

“回大人,花大人已经派了一千个精兵先过去了!”

“听花大人说,二三月份还要派几千人过去,先在那边将粮食种下,等青岛这里建设得差不多了,再派人过去。”

“好!”

“听说那边有十多个岛屿呢,也是原始的荒岛吧?”

“是啊,小的听说那边的十多个岛屿都是原始荒岛!”

“你们这里可留下一艏与海陵帝都来往的钢船?”

王源御史又回头询问道。

“大人,我们还没有钢船,若是有钢船就好了!”

“莲岛和青岛就能够随时来往了!”

“好,本御史回去向陛下禀报,这里先放艏钢船!”

众人正说着话,只见前面一辆马车飞奔了过来。

马车来到众人身前停了下来,花平郡尉从马车上跳下来,看见王源御史和海子等二十几人,急步走到王源御史面前躬身说道:“王大人,末将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哈哈,花大人啊,可算等候你过来了!”

“老朽的脚都走起几个大水泡出来啦!”

花平是公子宇的贴身侍卫,王源以前都十分熟悉,两人相互拜见,王源御史又将海子郡守介绍给花平郡尉。

海子曾经是礼部侍郎,花平郡尉以前自是不认识,但海子却是认得花平郡尉,公子宇身边的贴身侍卫就那么几个护卫,因此朝里的一众大臣,谁都认得他们,只是不知姓名。

花平听王源御史介绍,他们之中有两个是工部郎中令,其余的都是派遣过来的铸造师,他有些为难地说道:“各位师傅,你们再走一走,这辆马车再回来迎接各位!”

花平郡尉知道有二十几个铸造师一起跟随了过来,但如今整个青莲岛就这么一辆马车,只能委曲这些铸造师了。

花平郡尉请王源御史,海子郡守和工部两个郎中令上了车,留下两个士兵保护这些铸造师。

“这座岛上穷得就只有一辆马车吗?”

一个铸造师有些不满地说道。

“铸造师大人,这辆马车还是花大人前不久才铸造出来呢,我们之前都是步行进出郡岛。”

那个铸造师瞧着两个士兵背负着两把步枪,微笑说道:“兵爷,这里面野兽多吗?”

“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野兽,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进出都要带上步枪,防止大型野兽出来伤人!”

“请问兵爷,这里到新郡守府地点,还要走多久?”

“回大人,若是这样的速度,至少还要走七八天吧!”

“什么?”

“还要走这么久?”

“是啊,大人!”

“我们穿越整个郡岛,都要走二十七八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