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来自齐泰的刁难,给朱允炆讲讲怎么当皇帝!

“绕着徐妙锦走,不就行了?”

朱桂给了林洛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冯家那两个,冯爷爷太厉害,做王妃可以,侧妃不行,还有常家的地位也太高……”

这家伙真挑上了。

“对对对!”

林洛给了朱桂一个白眼,“殿下避开那些家里背景深厚的,皇上肯定从她们之中挑选,日后能帮助到朱允炆的……”

帮助啥,当然是帮助朱允炆坐稳皇太孙的位子。

可林洛知道,历史上朱元璋还有另外的选择:杀光那些朱允炆镇不住的臣子!

想到这里,林洛困意都被吓没了。

“蓝爷爷,冯爷爷他们……”

危险已经近了。

“要不咱还是要牺牲下,教教朱允炆那小子,登基以后别把自家兄弟整的那么惨,也好好认清下自己身边的臣子。”

“最起码平叛就平叛,先把朱棣给打趴下……”

“或者,牵牵红线,冯程程冯月月也不错嘛,给朱允炆当媳妇正好……”

“齐先生来了!”

朱允熥尽职的做着帮林洛放风的工作,出言提醒。

齐泰是文华殿里最严格的先生,学问也是极好的,这一点林洛也不得承认。

不过只限于教导皇子读书了。

教未来的皇帝,朱元璋找的这几个先生都不行,特别是黄子澄和齐泰。

四书五经是好东西,但他们都读歪了,连带后面把朱允炆都带歪了!

“今天,先考教你们有没有完成昨天布置的背书。”

齐泰手里拿着戒尺。

这是皇上御赐的,专门管教皇子皇孙。

“背不好,要打手心!”

众人皆是瑟瑟发抖。

“先从允炆殿下开始。”

“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朱元璋站起,念念有词。

《尚书》中的一篇,林洛之前为了考上秀才,倒也学过,下过功夫。

但现在让他背,他肯定是背不出来。

齐泰在讲台上,满意的点着头。

朱允炆是齐泰最满意最喜欢的学生,在皇上有意立朱允炆为储君的情况下,朱允炆依旧像往常一样认真学习,不骄不躁。

敬重师长,与人友善。

比之文华殿里其他皇子皇孙,只能说不愧是皇上选中的太孙!

接着,按照作为顺序,每个人都站起来背书。

先贤著作言简意赅,篇幅短小,也不用背太多。

齐泰也没有考教其中的意思,大部分人都能背下来,顺利过关。

至于磕磕绊绊,背错了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自然少不了背戒尺打手心。

轮到林洛的时候,齐泰看了林洛两眼,“林洛,你昨天没有来,但你是应天府的秀才,想来四书五经都不在话下。”

“你注解一下皇长孙刚才背诵的《尚书》篇章。”

别人背书,不到百字,轮到咱,就要注解了?

后世注解《尚书》的那么多……

“先生这不是为难我林洛吗?”

林洛站起,振振有词的为自己辩解,“学生要是随便一句《尚书》都能注解,那就不是秀才,是进士了。”

“难道你连前人的注解都没学过?”

齐泰扬了扬戒尺,刚才他已经打过好几个皇子皇孙的手板心了。

“汝身为东宫伴读,应当严于律己,勤学好问,起到督促皇孙读书的作用!”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知汝是来读书的,还是进来玩耍的?”

“学生才疏学浅,自然是要用心读书。”

这老家伙是看今天人多,要杀鸡儆猴,先立个榜样啊!

林洛稍稍一躬身,是你让我讲的!

“允炆殿下背诵的,乃是《尚书》中的《商书.咸有一德》。”

“顾名思义,此篇经文的主题是一德之事,乃尹伊归政于太甲之时,劝导太甲的话。”

“其大意是天命无常,维持君王之位,治理天下,不能只依靠天命,而要经常修德。所谓修德,便是……”

“夏桀暴虐,因此而亡,商君纯德,因此革除了夏王的虐政,受命于天,统领天下。”

“不是上天偏爱商君,而是天命授予仁德之人,百姓向往仁德,自然归于商君的治理之下……”

“这就好比蒙元暴虐,祸乱九州,其一时占据广袤疆土,兵强马壮,仍旧难逃覆灭的命运。”

“而洪武皇帝仁德,心怀天下苍生,开局一个碗,但最终复我中华,受命于天!”

“故而,皇帝之位,不在于有多少兵马,占据了多少州府,而是君王能否施仁义于天下,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林洛从来都不觉得四书五经这些东西没有用。

相反,这是先贤前人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

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我泱泱中华,几千年来立于世界之巅,无数贤哲不断继承发展的东西,岂是无用之物?

只不过后人学偏了,精华没学到,反而学到了糟粕!

然后反过来说都是古人的错,可笑至极!

朱允炆刚才背诵的几句,不就正好对应元朝和大明的情况。

没错,别看朱元璋后期屠戮功臣,在历史上留下了骂名。

但他也是真心想要安定百姓,受到百姓拥戴的。

不仅仅是因为朱元璋能打仗!

再能打,却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只会让用一个乱世取代另一个乱世。

南北朝,五代十国,中原百姓被当两脚羊的年代,缺少能打仗的人?

不!

少的是朱元璋这样心怀天下,体恤百姓的雄主!

如果朱元璋穿越到南北朝那样的乱世……

反过来,等朱允炆当了皇帝。

他爷爷朱元璋半辈子收服的人心,短短几年就被朱允炆全败光了。

燕王朱棣,区区一府之兵,面对大明全国百万雄兵。

就是一人一口唾沫,淹都能把朱棣给淹死!

偏偏朱允炆这小子瞎操作,搞的离心离德。

“君王受命于天,要始终如一不间断的注意自己的德行,不能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乱搞!”

“任命官吏当用贤才,任用左右大臣当用忠良。大臣协助君上施行德政,协助下属治理人民;对他们要重视,要慎重,当和谐,当专一。”

“嗯,就是要专一,政令不得朝令夕改……”

估计任用贤良,辨明才德,这对朱允炆有些难了。

相对来说,朱允炆登基后任用的大臣并不是奸臣,德行还是纯良的。

就是才能不咋样,当个太师太傅之类的,给天下读书人树立榜样,黄子澄齐泰等人没问题。

治国安邦,他们没那能力!

“《咸有一德》中的其难其慎,惟和惟一,以及大哉王言,一哉王心……这几句都是在教导君王如何执政。”

“简单来说,比如现在国家有叛乱,皇帝派兵平叛,那就应当按照律法,不管叛乱的人是什么身份,先打败叛军,将叛乱之人逮捕,押入京城。”

“再由朝廷问罪,皇帝决定惩戒还是饶恕。”

“而不能前线正在打仗,后面皇帝传令要怎么怎么样……”

“这种前后不一,是违背先贤教诲,于理不合的,只会让军心动摇,人心浮动,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既然你要让咱注解,咱就好好的注解下这几句话。

朱允炆,你就好好听着吧。

咱这是来自后世,开了天眼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