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现代诠释

国学现代化能够真正实现的基础,是国学在今天仍有其合理的内核、有益的主张与独特的方法,能够解决其他思想或学说解决不了的现代性问题。国学始终是活泼泼的,其基础是人对生活世界的本真体验。它是一种直觉领会,是关心动情的,是与世界互动生成、反复印证的。国学穿梭于自觉和直觉两个层面之间,不是纯粹客观的、逻辑推理的理论体系。这既是国学的魅力所在,也为现代人理解国学造成了障碍。

传统国学,远离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难以在全球化时代和互联网环境下传播和发展。受过高等教育和逻辑训练的人,在试图去向古代典籍进行文化寻根的时候,往往苦恼于搞不清一些基本范畴,找不到国学的理性基础和内在思路。因此,在现代语境中发展国学,切入点就是要重新解释国学的核心范畴,让现代人能看明白、想清楚其中的基本含义和思考进路。要揭掉蒙在国学头上的神秘面纱或花哨盖头,让国学的朴实面貌和内在力量重新真切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国学不能局限于自说自话,有必要用现代语言去深入阐明国学义理和修习方法,为现代人学习国学提供指引。恰如宋儒所云:“古之学者,皆有传授。如圣人作经,本欲明道。今人若不先明义理,不可治经,盖不得传授之意云尔。”[19]

国学的道理不是干瘪僵死的,它扎根于人意识的深层,必须依靠现代哲学、心理学、意识研究所提供的新工具,深入到前人所未能达至的领域,才能针对现代人透彻地揭示出来。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学正名,为国学祛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西方后现代思潮对传统思想的解构,人们获得了以新视角阐释国学的契机。国学的现代化目前已具备较好的现实基础:一是近几十年来考古学的发展为国学疏浚源头、理清脉络提供了新的线索;二是现代西方科学和哲学的新发展,特别是物理学场论、现象学以及其他后现代哲学的发展,为解读国学提供了新的思想工具,并为国学和现代思想进行会通开辟了更多的通道;三是大量古代典籍的点校释读和整理出版,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学术资源的共享,为今人系统阅读和领悟国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为了让国学在现代社会展开,让现代人理解国学并在其自我修养、人生实践和社会事业中更好地运用国学,本书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是将国学的基本范畴“道”“性”“天”“德”“仁”“气”“圣”“体用”“太极”等,进行了贯通性的分析,阐释了其历史由来和发展脉络,划清了它们与现成化抽象概念之间的边界,并尝试以之建立起现代人系统理解国学的基本构架。

二是充分借鉴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科学思想成果来解读和诠释国学。本书借鉴了现代物理学的“场论”去诠释国学“道”和“体”等范畴,借鉴了西方现象学“生活世界”和“存在之领会”等理论去诠释国学的“性”和“良知”等范畴,借鉴了海德格尔的“世界性”和“‘在之中’的存在方式”等理论去诠释国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等等。

三是通过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的系统解读,把国学的义理从内向外、从个人向世界全面展开,让今人全面理解古人是如何看待自身、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

四是全面论述了国学的工夫论,介绍了古人自我修养的具体方法,揭示了国学的实践性,倡导把国学工夫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中。

五是系统论述了国学的家庭观、社会观、政治观,为今人从事社会事业和进行国家治理提供中国式的智慧经验。

《大学》是四书之首,在国学中具有特殊地位。朱熹云:“是书垂世立教之大典……其首尾该备,而纲领可寻,节目分明,而工夫有序,无非切于学者之日用。”[20] 本书以《大学》八条目的顺序展开论述,是对国学的深度展开和现代诠释。

在本书中,笔者以场之构成论道,以本然之道论性,以物质能量统一场论气,以道气相得论德,以社会场之运行论政,以《大学》八条目之序阐国学义理之旨,以诚意、正心、修身之术启国学工夫之行。笔者志在贯通古今以建立一个现代人理解国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开启国学体验习操之门,因而力戒拘泥于原典旧文,对历代先贤之说重在厘清其思考进路,彰显其可取之处,并不刻意求全责备于细枝末节。笔者衷心希望能以有所发挥之处,在夯实中华文化的理性基础、发掘国学理论的现代价值、完善国学工夫的实践方法等方面有所贡献。此外,本书有意写给想在国学中寻找智慧和力量的年轻人,以及想要在文化上寻根的世界华人,希望能够为他们打开理解和实践国学的入道之门。

本书的阐释难免有粗陋之处,更不用说大量言不尽意的地方,但国学的朴实道理一旦在读者面前铺陈开来,不同范畴之间的张力就会牵引人去思悟和领会,自身的生命体验就会和往圣先贤之道一起共鸣交响。希望本书不仅能开启一次思想之旅,更能使读者踏上身心性命的修行之路。


[1] [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上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2] 《汉书》卷62 《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5页。

[3]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74页。

[4]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5]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325页。

[6] 廖名春:《帛书 〈要〉释文》,《帛书 〈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9页。

[7] 《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68—69页。

[8] 《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07页。

[9] 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孝友堂家规(及其他五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10]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58—659页。

[11]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8页。

[12]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页。

[13] 谢文郁:《形而上学与西方思维》,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

[14] 《雅述》上篇,《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852页。

[15] 《河南程氏遗书》卷25,《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316页。

[16] 《朱子语类》卷11,中华书局,1986年,第181页。

[17] 《与陶赞仲二》,《陆九渊集》卷15,中华书局,1980年,第194页。

[18] 《朱子语类》卷62,中华书局,1986年,第1512页。

[19] 《河南程氏遗书》卷2,《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13页。

[20] 《大学或问》,《四书或问》,《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