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论语·公冶长》云:“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认为这些是玄妙深微的范畴,具有难以言说性,因此,孔子对其采取存而不述的态度,让学生通过对诗、书、礼、乐的学习,间接地去领会和体悟。

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华文化在今天要面向世界,面向人类整体,要向世界充分展现自身的思想魅力和当代价值,要与人类其他文明充分交流融会,这就必须要对不可直接言说的范畴进行某种现代性的言说,让人们真正理解它们。比起孔子的年代,今天我们能够在与西方文明的对照中反观自身,借助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思想工具对国学传统中难以言说的范畴进行某种展开和揭示,在当代语境中把中国先贤的未尽之意以更直接的方式阐释出来。

国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和信仰,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培养了中国人独有的精气神。“性与天道”是国学的灵魂,它所揭示的是人何以为人,以及世界何以为世界的问题。围绕“性与天道”展开的国学,既是一个以天人关系为中心议题的严密理论体系,也是一整套个人如何完善自我、面向世界进行人生实践的行动指南,因此它既可读,也可做。

国学的展开,既要展开国学的理论进路,厘清其义理基础;也要展开国学的实践道路,阐发其工夫方法。因此本书按照《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以国学的视角,把人面向世界充分展开,把性与天道面向现代社会充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