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游戏开始了!

你能行!

由于担心自己的笑话引来的不是笑声而是倒彩,很多幽默家会搬出一个站不住脚的台阶:喜剧细胞是天生的。梅尔·布鲁克斯和伍迪·艾伦说过,幽默是没法教的,你要么天生搞笑,否则想学也学不来。简直是扯淡!

只要一个人受过教育,你就能教会他/她任何东西,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如何成为棒球游击手。而且相比幽默写作,学说希腊语或者摆弄钢琴的88个按键要困难得多,也枯燥得多。 (哪个对人类社会更有贡献则另当别论。)然而有一点人们普遍认可:喜剧,作为头脑灵光一闪的火花,更接近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喜剧是娱乐王国的流通货币。戏剧界传统主义者说,他们手中的硬币一面刻着幽默脸谱,另一面则是悲剧脸谱。他们错了,因为幽默即悲剧,悲剧即幽默。正如梅尔·布鲁克斯所说:“悲剧是我割伤了自己的手指,喜剧是你掉到一条敞开的下水道里淹死了。”本书将从另一角度论证这一观点:孩子,如果你看完不能变幽默,这就是个悲剧!

这本书说什么?

幽默并非一成不变,其风格每20年便改头换面,这本最新版的《笑点:脱口秀导师写给每个人的幽默表达课》,正是综合最近流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写成,主要内容如下:

幽默的三个好处

•M. A. P论的秘密

多问 “如果……呢”

幽默的六道配方

为什么有的笑话引发笑声, 有的招来嘘声

幽默的潜在敌意

为什么嘲讽对方才能达到幽默效果

言语露骨的幽默让人错愕多于发笑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幽默写作基础,包括理论和原则,探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发笑;第二部分介绍各种写作技巧,如文字游戏、逆转、对应、排比和夸张;第三部分则介绍如何在各种写作体裁中运用幽默,比如贺卡、演讲稿、相声段子、商业通讯,等等,还有两个章节专门介绍广告和教学中的幽默。

贯穿全书的还有一系列名为“表演时间”的练习,让你马上学以致用。写作必须不断练习才能提高,因此千万不要跳过这部分。如果你一题不落地做完,还闷蛋依旧,可以要求退款,但拜托永远不要结婚。

本书只是入门教程,我们不奢望你看完立马达到专业级水准。成为一名成功作家需要付出大量心血和时间,打好基础只是第一步。曾经有个女人冲到著名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面前高喊道:“如果能把琴拉得像你一样优美,我愿意付出我的生命。”

克莱斯勒的答复是:“我正是这么做的。”

无须学历要求

由于不存在正儿八经的幽默认证机构,也就没有所谓经认证的专业幽默家。如果你能把段子推销出去,或者靠表演它赚钱,你就是专家。不过,幽默写作培训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六所大学,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新学院大学等设有幽默写作课和研究生项目,类似课程将变得越来越流行。很多课程都采用本书作为主要教材。

1980年,梅尔·赫利泽在俄亥俄大学克里普斯新闻学院开设了全美第一个有学分的幽默写作课程,人气长期高居不下,20个位子往往在开课前一年已经爆满。班上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从学校教职员到律师、医生、会计师、家庭主妇等,甚至还有一位殡葬师。(我们问学生,你们说笑话会不会把人笑死。他们答道:“我还没开口人们已经死了。” )

如今,在主流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幕后,最大的喜剧作家群来自哈佛大学。讽刺的是,哈佛并不设幽默写作课程。出于某个原因,能叫上名来的幽默家无一毕业自耶鲁或普林斯顿,如果不算上前两位美国总统的话。

芝加哥的第二城市剧团是全国知名的即兴演出训练学校,除此以外,全国各地尤其是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还有不计其数的俱乐部和独立作家,提供幽默写作的小型工作坊。

幽默带来的好处

幽默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举个例子,《财富杂志》 ( Fortune Magazine) 的编辑分别访问全球500强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对于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最看重什么品质,答案的前三位为:(1) 对产品的认识;(2) 对底线的尊重;(3) 幽默感。

除了被推进产房的准妈妈,几乎人人自称有幽默感,于是编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幽默感如此重要?”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

幽默能体现一个人的领导才能。微笑是自信的表现,因为当感到恐惧或疑虑时,你会皱起眉头而不是扬起嘴角。无论下属、同事、顾客,还是委托人,都喜欢和有幽默感的人共事。

幽默喜剧不分家

学者们,尤其是英语教授,一直想把幽默和喜剧区分开来。在他们看来,前者范围更广,包括所有把人逗乐的素材,如讽刺、反讽、揶揄以及模仿搞怪等。喜剧则是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脑子灵活的幽默作家负责写段子,嘴皮子灵活的喜剧演员负责说笑话。

人们说,最看重对方是否具备幽默感。这就是说,他们希望有人听他们说笑话时会发笑。

—— 希拉·文茨

任何笑话不幽默就不称其为笑话,任何形式的幽默写作,都要利用笑话制造幽默。我们不必板起学者面孔,非要在幽默和喜剧当中划分楚河汉界。如果目的都是引人发笑,那么是何种标签并不重要。我们的目标是让你写的东西更有趣。

这段子是谁的原创?

现代幽默是传统风格的延续和变迁,虽然本书以援引当代幽默家为主,但有些经典永远不会过时。因此书中的例子既来自当红笑匠如乔恩·斯图尔特、蒂娜·菲、比利·克里斯托、杰伊·莱诺、克里斯·洛克、大卫·莱特曼、罗宾·威廉姆斯以及丽塔·拉德纳等人,也来自殿堂级幽默大师如娥玛·邦贝克、米尔顿·伯利、乔治·伯恩斯,甚至更早的马克·吐温、阿尔伯特·哈巴德以及约翰·莫利等。

不幸的是,对研究幽默史的人来说,查找一句话的出处堪称噩梦,比如以下两个对应句:

如果你没法加入他们,打败他们。

—— 莫特·萨尔

如果你没法打败他们,挑拨他们互相攻击。

—— 乔治·卡林

一些经典笑话往往有着成千上万个版本,没人敢说哪个笑话是他的绝对原创。阿尔·弗兰肯在《噢!我知道的那些事》( Oh, the Things I Know) 一书中说:“我不属于任何有组织的宗教,我只是一名犹太教徒。”弗伦肯在后文中承认,这话是从一名天主教徒口中听来的,他只是把“天主教徒”换成了“犹太教徒”。威尔·罗杰斯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把“宗教”换成了“政党”, “犹太教徒”换成了“民主党员”。这已经是100年前的事了。

很多你我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例如约瑟夫·艾迪生的“犹豫者终难成事”, W. C.菲尔兹的“讨厌狗和小孩的人坏不到哪里去”,还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我们唯一恐惧的便是恐惧本身”,都被证实早就有人说过了。

好了,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