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我只想为家人谋一条生路。”
“若有我暗中相助,殿下想在朝中安插人手,扶持亲信,皆会事半功倍。”
“比如郭子仪,我可以让他很快成为手握大权的一方节度使。”
“甚至,羽林军,龙武军,殿下难道不想……”
李林甫的声音,好似充满了无穷魔力,不断怂恿着。
“郭子仪乃罪臣王忠嗣部将,虽然他救过本王一次,但也是职责所在。”
“他郭子仪能做什么官,与本王何干?”
“本王对圣人忠心耿耿,以前没有想过,以后也不会想。”
“李林甫你好大胆,究竟是何居心?”
李璿听闻非但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手脚发寒,当即拍案而起,指着李林甫勃然大怒道。
“殿下,何故惺惺作态?”
“至尊之位,本就是能者居之。”
“圣人已至迟暮之年,若殿下不取而代之,将来太子继承大统,会是什么下场,殿下应该很清楚。”
“如果殿下老老实实待在王宅,或许还能安享富贵一生。”
“然时势易也,以太子之心胸,断然无法容下齐王。”
“君欲取之,则称尊天下。君欲不取,则必遭横祸。”
李林甫一针见血,直接道出了李璿的处境。
“右相休要离间我们父子之情,手足之义。”
“退一万步说,就算太子欲将我除之后快,我李璿也甘愿引颈受戮,绝不行悖逆之事。”
“圣人只要在位一日,本王便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圣人身后仰望。”
“本王决不允许任何逆贼以下犯上,行忤逆悖君之事。”
“只要本王还有一口气尚存,任何反贼都要踩着本王的尸体,才能踏足禁宫。”
“我李璿德薄才疏,承蒙圣恩,方有今日之荣宠。”
“上不能报君恩,扩土开疆。”
“下不能报国家,治世育民。”
“唯有这满腔热血,誓死与汉贼不两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乱臣贼子,杀了本王吧!”
“否则,本王必到御前参你一本。”
李璿义薄云天,吐沫星子飞了李林甫一脸。
呃!
李林甫抹了抹脸上的吐沫星子,内心十分震撼。
这就是齐王吗?
“殿下,走吧!”
李林甫擦完脸,然后看着怒气冲冲的李璿道。
李璿心中松了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的转身摔门而去。
看着李璿离去的背影,李林甫心中有一丝恍然若失的感觉。
非至圣,则至奸矣!
“有劳右相了。”
就在李璿走了不久后,门外又走进来一人。
“内侍监可听仔细了?”
李林甫看了看走进来的高力士,开口道。
“右相放心,我会如实禀告圣人。”
高力士说完,便欲转身离去。
“齐王之言,你怎么看?”
李林甫眼神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冷不丁问道。
“浑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力士笑了笑,直接回道。
“那寿王……”
李林甫欲言又止,眼神露出一丝黯然。
刚刚那番话,既是说给李璿听,但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以自己与太子的恩怨,未来大有可能会被掘坟鞭尸。
并非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那李亨实在是个危险的毒蛇,且睚眦必报,毫无容人之量。
“圣人已下旨,诏令寿王前往太庙为社稷祈福,无圣谕,不复出。”
高力士看了着神色落寞的李林甫,心中也是叹了一口气,说完也离开了。
听闻此话,李林甫当场喜极而泣。
娘娘!
哥奴没有辜负您之恩情,殿下无恙矣!
忆昔往日种种,二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李林甫很明白,属于自己的时代,即将落幕。
杨国忠会放过自己吗?
太子会放过李家吗?
早就忧郁成疾,悲愤交加,急火攻心之下,李林甫再也无法保持持重,连连咳血,最终仰面倒了下去。
外面一直守候的忠仆,听到动静,赶忙走了进来。
当即痛苦哀嚎起来,命人火速去寻太医。
御书房之中,李隆基正在练字。
边令诚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研墨。
“都说完了?”
李隆基一边笔走龙蛇,一边开口道。
“圣人,齐王殿下待人宽宥。”
“途中更是时常念及陛下,潸然泪下。”
“殿下文武双全,遇贼袭,奋勇当先,连斩十数贼首,大大鼓舞了士气军心。”
“臣对圣人忠心耿耿,绝不敢有半句欺君之言。”
边令城一边研墨,一边谨慎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李隆基笔落,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甚是满意。
“圣人真是笔落惊神,字好,词更好。”
边令城连忙拍马屁道。
“词是齐王所作。”
李隆基黑着脸道。
“词好,字更胜一筹。”
边令城当即意识到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连忙话锋一改道。
“璿儿的确是个好孩子,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又武勇非凡,御下宽宥。”
“其所作诗歌文章,多有忠君爱国之情。”
“只是可惜了……”
李隆基并没有责怪边令城的意思,而是看着手中的诗词,褒奖起来。
可惜什么?
边令城有些疑惑,但又不敢问,只能陪笑道:“齐王殿下,确有圣人年轻时的几分风采。”
“哈哈哈!”
李隆基龙颜大悦,当即纵声笑了起来。
毕竟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比儿子像自己,更值得开心呢?
“圣人。”
就在这时,高力士走了进来。
“你退下吧!”
李隆基看了一眼研墨的边令城,下令道。
“臣告退。”
边令城也十分知趣,当即告退。
“如何?”
待边令城离去良久之后,李隆基才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得意之作,看向高力士道。
“恭贺圣人,齐王殿下,忠孝无双,古今罕有。”
高力士娓娓道来,将所听所见,全都复述出来。
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漏掉一字。
“天降璿儿于朕,大唐之幸也。”
李隆基听闻也不由动容,老眼饱含泪光。
好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朕还一直疑他,真是……
“圣人,那安禄山……”
高力士脸上露出忧虑之色,小心翼翼道。
“现在不是有更好的棋吗?”
李隆基思索一下,脱口而出道。
“东宫那边,会不会心生芥蒂?”
高力士并无任何忌讳,直言道。
这话,也就高力士敢说!
李隆基看了一眼高力士,并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而是冷漠道:“乖乖听话,他还是太子。”
高力士服侍圣人几十年,自然很了解圣人。
废太子,对圣人而言,仅仅一念之间罢了。
“对了,明日好像是齐王开府之日。”
“你让人盯着,看看都有哪些人去道贺。”
李隆基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一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