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讲啦!中国史:夏商周篇
- 鸮胖等编著
- 7字
- 2023-10-17 11:27:57
第一章
天下为家
各个部落之间的相互融合
距今五千多年前,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的首领。炎帝是有熊部落首领少典的长妃女登所生,出生后被养于姜水之滨,因此以“姜”为姓。而黄帝则是少典的次妃附宝所生,被养于姬水边,因此以“姬”为姓。
炎、黄两个部落离得比较近,经常互相通婚,炎帝部落的姜姓女子嫁到黄帝部落,黄帝部落的姬姓女子嫁到炎帝部落。双方的关系原本十分融洽,但由于人口增长,土地和粮食供应不足,原来居住的区域已经容纳不下,于是两个部落开始了迁移。除了一小部分人继续留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外,大部分人逐渐向东发展,去寻找新的居住地。
黄帝部族东迁的路线偏北,经过今陕西北部,渡过黄河,到达今山西南部一带。一段时间后,又继续往东北方向迁移,其中有一支较大的部族到达了今河北北部。炎帝部族东迁的路线则偏南,他们顺着渭水东下,再沿黄河南岸向东,到达今河南西南部、中部及东部。两个部族东移的过程中,在路上都留下一部分本部族的人。因此经过长期的迁徙活动,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的人就遍布黄河南北,形成两股较强大的势力。
当时,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物,开始出现互相侵犯的现象,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争。炎帝虽然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势力逐渐衰弱,已经无法控制局势。黄帝趁机而动,带领自己的部族广积粮食、打造兵器、训练军队,逐步征服了那些不听从命令的部落。黄帝名声大振,各方部落都来归附他。这时,炎帝部落依仗人多势众,不服从黄帝的命令,还在侵掠其他已经臣服黄帝的部落,于是那些被炎帝部落欺负的部落纷纷请求黄帝主持正义。
炎帝一族在东迁途中兼并了很多实力较弱的部落,并与蚩尤率领的九黎族发生冲突。当时,炎帝离开太昊准备去陈,虎视眈眈的蚩尤带兵紧跟着,试图蚕食炎帝的人口。炎帝获悉率兵反击。后因力量薄弱而被蚩尤追杀,炎帝将计就计一直将蚩尤引到涿鹿,希望黄帝出兵截击。而黄帝使用骄兵之计,已做好战场布阵,却故意按兵不动,因此没有及时出兵救援被蚩尤追杀的炎帝,而炎帝对此心存积怨,就此埋下了阪泉大战的祸根。
不久,黄帝觉得击败蚩尤的时机已到,便召集谋士商议对策,选定出兵日期,先联合炎帝,再共同对付蚩尤。黄帝率部来到阪泉北边扎营,打算说服炎帝共同对付蚩尤。但炎帝不仅没有采纳黄帝的建议,还准备在阪泉与黄帝大战。黄帝只好独自率领部落战胜了蚩尤。
打败蚩尤以后,黄帝的实力大增,又经过长期充分准备,黄帝一族终于和炎帝一族在阪泉发生了大战。黄帝的军队按照“熊、罴、貔、貅、䝙、虎”六种动物图形的旗帜一字排开,与炎帝对阵。旌旗猎猎,黄帝的龙图腾和炎帝的牛图腾迎风招展,炎帝先发制人,趁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率兵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浓烟滚滚,遮天蔽日。黄帝命应龙用水熄灭火焰,然后自己率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并且命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
黄帝三战三捷,之后派人劝说炎帝归顺,并希望与之结盟。同时,黄帝对阪泉采取围而不攻、困而不歼的策略,以待炎帝归降。炎帝被黄帝的诚意所感动,便同意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担任副首领。这个部落联盟就是中华民族的雏形。
华夏民族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