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公元前357年之东周列国(十六)

公元前328年,秦国派遣公子华(也称公子桑)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并成功攻取了这座城市。

张仪却建议秦王将蒲阳归还给魏国,并请求秦王派遣公子繇作为“质子”送到魏国,

这是张仪为了推行他的连横策略而采取的举措。

张仪亲自前往魏国,劝说魏惠王以礼相待,魏国因此将上郡十五县,

包括少梁在内,献给了秦国。

秦惠文君因此任命张仪为“相邦”,并将少梁改称为夏阳。

次年(公元前327年),秦国又将焦、曲沃及皮氏归还给魏国,

这是张仪进一步推行他的连横策略的一部分,并为秦惠文君明年称王做准备。

公元前326年,韩国和赵国联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但未能攻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举行了称王的仪式,并邀请魏国和韩国的君主入秦朝见,推尊秦君为王。

同时,秦王也承认了魏国和韩国君主的王号。

魏国和韩国的君主还在现场为秦王驾御了作为称王标识的坐车,这与魏惠王在逢泽之会称王时的“乘夏车,称夏王”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仪的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巩固秦国与魏国、韩国之间的连横关系。

这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展示了张仪作为纵横家的智慧和策略,

以及秦国在战国时期通过连横策略来巩固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外交政策。

在张仪入秦并推行连横策略后不久,公孙衍离开了秦国,转而成为魏国的将领。

面对魏国国力的衰退,公孙衍开始寻求与其他国家结盟,以联合的力量对抗强敌。

公元前325年,公孙衍成功拉拢了齐国的名将田朌,共同策划攻打赵国,这场联合行动取得了成功,大败赵军。

同年,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称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

在这一年,魏惠王还与韩宣惠王一同带着太子前往赵国朝见,以加强与赵国的关系。

魏国的相国惠施主张与齐国和楚国结盟,以遏制战争。

不久之后,魏国采取了行动,让魏太子嗣到齐国作为人质,

同时派遣魏公子高到楚国,以此开展与齐、楚的合纵活动。

公元前324年,魏国和齐国在平阿举行了会盟。

同年,张仪亲自率领军队出函谷关,再次攻取了魏国的陕地,并将当地居民迁徙给魏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进攻中原。

同时,他还修筑了上郡塞,加强了上郡的防御。

次年(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国、楚国的大臣在齧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会面,目的是破坏魏国与齐国、楚国的合纵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孙衍为了推动合纵,于公元前323年发起了“五国相王”。

参与的国家包括魏、韩、赵、燕、中山,从这一年起,赵、燕、中山也开始称王。

公孙衍的这一行动旨在联合各国以对抗秦国,但最终并未取得显著的成果。

在这一年,楚国为了迫使魏国更加靠近自己,试图废立魏国的太子嗣,并立流亡在楚国的魏公子高为新的太子。

楚国派遣柱国昭阳在襄陵击败了魏军,并夺取了八个邑。韩国也趁机攻打魏国,但在公孙衍的说服下,韩国最终退兵。

公元前322年,魏国和齐国在鄄地举行了会盟。

由于魏国在襄陵之战中的失败,魏惠王对惠施提出的“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外交方针失去了信心。

因此,魏国开始转变策略,采纳了秦相张仪的建议,即利用秦国、韩国与魏国的联合力量来攻打齐国和楚国。

魏惠王任命张仪为魏国的相国,张仪随后将惠施逐出魏国。

同年,韩国和魏国的太子前往秦国朝见秦惠文王。

秦国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位,但随后张仪成为了魏国的相国。

实际上,张仪有意同时在秦国和魏国担任相国,以此进一步推行他的连横策略,目的是让魏国率先臣服于秦国,从而带动其他诸侯国效仿。

但当张仪同时担任魏国和秦国的相国后,魏惠王并没有完全听从张仪的建议,

专一“事秦”,而是同时任用公孙衍为将领,试图在朝中平衡合纵和连横的势力。

秦王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愤怒,便出兵攻取了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和平周(今山西介休西),迫使魏国屈服。

到了公元前321年,张仪策划了韩魏两国交换土地的计划,以便为攻打楚国和赵国的土地做准备,但这一计划最终未能成功。

同年,齐国试图联合燕国、赵国和楚国来孤立魏国,但由于公孙衍的离间行动,这一计划失败了。

公元前320年,张仪实施了“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行动,秦国借道韩国和魏国向齐国发起进攻。

齐威王派遣匡章为将领迎战,结果齐军大获全胜,秦军则遭遇了重大失败。

这是匡章初次担任将领就取得了对秦军的重大胜利,

使得张仪的“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的计划受到了挫折,

同时也为公孙衍的合纵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机会。

魏惠王在位期间,为了加强国防安全和防御外敌,

特别是秦国和韩国的威胁,魏国修建了西长城、南长城和北长城。

这些长城的建设是魏国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诸侯国间战略对抗的体现。

西长城是魏国最早修建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58年。

魏惠王命令龙贾负责这项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秦国的进攻。

西长城的走向大致从今天的陕西华县开始,经过华阴、阴晋,跨越渭水,继续经过朝邑、大荔,沿着洛水,

经过澄城、合阳、少梁(秦国夺取后改名为夏阳)、韩城,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形成了一道弧状的防线。

到公元前348年,西长城的修建已经扩展到了固阳,

这个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今天的陕西合阳,

另一种认为是今天的内蒙古固阳。

在魏惠王迁都到大梁之后,为了加强西南边境的防御,

特别是针对韩国的威胁,魏国在公元前355年左右开始修筑南长城。

南长城的起点是卷(今河南原阳西),经过阳武(今原阳县东南),一直延伸到密(今河南新密东北)。

这条长城也被称为卷长城,它的建设进一步巩固了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防御体系。

这些长城的建设不仅体现了魏惠王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视,

也展示了魏国在当时的军事实力和工程技术。

长城作为一项庞大的国防工程,不仅在军事上起到了防御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古代的地理名称与现代的地理位置可能存在差异,

而且历史文献的记载可能存在一定的出入。

因此,关于魏国长城的具体走向和地理位置,学界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