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公元前537年之东周列国(十九)

伍子胥明白,自己的命运与公子光的野心紧密相连,他选择退居郊野,过起了耕作的生活,耐心等待专诸的大事能够成功,为公子光的上位铺平道路。

机会终于在公元前515年的冬天到来,楚平王驾崩,吴王僚认为楚国国丧期间是攻伐的好时机。

到了公元前514年春,吴王僚派公子盖余和烛庸带兵包围了楚国的六和灊两座城邑,同时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其他诸侯国的动向。

然而,楚国出其不意地派出奇兵,断绝了吴军的后路,使得吴国的军队无法回国。

公子光见此情形,认为时机已到,对专诸说出了自己的决心:“此时机不可失。”

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对王位的渴望,认为即使季札回来,也不会反对自己成为国君。

专诸认同了公子光的分析,指出暗杀王僚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王僚的两个弟弟在外领军,国内缺乏忠诚的大臣,吴王僚处于内外夹击的局面。

公子光与专诸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共同承担这一行动的风险与后果。到了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家中地下室埋伏了甲士,邀请王僚前来宴饮。

为了安全起见,王僚在从王宫到公子光家的沿途布置了亲兵,每个关键位置都有手持利剑的卫士。

宴饮当日,公子光借口脚疼,退入地下室,而专诸则将匕首藏于烤全鱼的腹中,伪装成上菜的仆人。

当专诸将鱼送到王僚面前时,他从鱼腹中取出匕首,果断地刺向了王僚。

虽然王僚的卫士立即反应,用剑刺入了专诸的胸膛,但王僚本人已遭暗害,当场身亡。

公子光随即在混乱中宣布自己为新的吴王,即历史上的吴王阖闾。

阖闾上位后,没有忘记专诸的贡献,任命其子为卿,以示对其功绩的肯定。

季札在完成外交任务后返回吴国,面对国内发生的变故,他的态度显得既无奈又豁达。

他没有选择怨恨或反抗,而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季札认为,只要国家的祭祀活动能够继续,人民有君主可以依靠,社稷之神得到适当的奉祀,那么他就会承认这位君主。

他强调,自己不会去怨责任何人,而是会哀悼死者,事奉生者,并接受天命的安排。

季札的这番话,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先君遗愿的尊重。

季札在王僚的墓前,汇报了自己外交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痛哭王僚,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已故君主的哀思。

之后,他回到了朝廷,默默地等待新君吴王阖闾的命令。季札的这种行为,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稳定的重视。

与此同时,吴国的公子盖余和烛庸在楚军的围困中,得知公子光已经自立为王,他们选择了投降楚国。

楚王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把他们封在舒地。这一事件反映了吴国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压力。

吴王阖闾在位期间,他重用了伍子胥和伯嚭,这两位楚国的流亡之臣。

伍子胥被任命为行人之官,并参与政议国事,而伯嚭则被任命为大夫。

阖闾的这一决策,显示了他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楚国流亡人才的信任。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伯嚭领兵征伐楚国,攻取了舒邑,并处决了逃亡的公子盖余和烛庸。

这一行动,既是对叛国者的惩罚,也是对楚国的进一步打击。

阖闾有意顺势进攻楚国首都郢,但遭到了孙武的反对。孙武认为,军民已经非常疲惫,现在不是攻打郢都的时机,应该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孙武的这一建议,体现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对战争局势的精准判断。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吴国继续对楚国和越国发动战争。公元前511年,吴国再次伐楚,攻下了六邑和灊邑。

公元前510年,吴国伐越,打败了越军。到了公元前509年,楚国派子常囊瓦征伐吴国,但吴军在豫章大败楚军,并攻下了楚国的居巢,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公元前506年,吴国的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开始筹划对楚国的全面战争。

阖闾询问伍子胥和孙武关于攻打楚国首都郢都的可能性,这两位智者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他们认为,楚国的大将子常因贪婪而失去了唐国和蔡国的支持,这为吴国提供了联合唐、蔡二国共同伐楚的机会。

阖闾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并与唐、蔡两国结成联盟,共同西进,目标直指楚国的心脏地带。

吴楚两军在汉水边相遇,隔水列阵,战争一触即发。阖闾的弟弟夫概急切希望出战,但阖闾最初并未同意。

夫概坚持认为,作为将领,应当抓住战机,他最终带领五千精兵对楚军发起了突袭。

楚军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攻击中大败,吴军乘胜追击,一路向郢都进发。

在郢都附近,吴军与楚军进行了五次交战,每一次楚军都败下阵来。楚昭王见大势已去,被迫逃离郢都,先后逃到郧县和随国。

楚国的都城郢最终被吴军占领,这一刻标志着吴国在春秋时期的崛起和楚国的暂时衰落。

伍子胥和伯嚭在郢都陷落后,为了报杀父之仇,他们从墓中挖出了楚平王的尸体,并进行了鞭打。

这一行为虽然残忍,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被视为对楚平王过往行为的一种报复。

伍子胥的复仇行为,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

阖闾的这次胜利,不仅为吴国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也为他个人赢得了极高的荣誉。然而,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埋下了吴楚之间长期对抗的伏笔。

公元前505年,吴国在阖闾的领导下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但国内却因此出现了空虚。

越王勾践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举兵伐吴,试图利用吴国国内的薄弱时刻取得战争优势。

为了应对越国的进攻,吴国不得不分兵抗击越兵,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吴国的军事力量。

同时,楚国在吴军的重压下向秦国求救。秦国作为当时的西方强国,对楚国的请求作出了积极响应,派出军队援助楚国,对吴军发起了攻击。

在秦军的强力打击下,吴军遭遇了败北,这进一步削弱了吴国在楚国的军事存在。

阖闾的弟弟夫概看到了吴军在秦兵和越兵的双重压力下战败的情况,同时意识到吴王阖闾仍留在楚国,国内无主,他认为时机已到,便擅自跑回吴国,自立为吴王。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阖闾权威的挑战,也是吴国内部权力斗争的体现。

得知这一消息的阖闾,不得不从楚国撤军,带领部队迅速返回吴国,以平定夫概的叛乱。

在随后的战斗中,夫概的军队不敌阖闾,最终兵败,被迫逃往楚国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