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公元前537年之东周列国(八)

老子的思想中,对于素朴和稚拙的推崇体现了他对自然本真的高度赞赏。

他认为“大巧若拙”,意指真正的巧妙往往体现在看似简单甚至笨拙的表面之下,这种观点赞美了那些不事雕琢、接近自然状态的技艺和行为。

老子还特别提到婴儿“含德之厚”,认为婴儿的纯净和天真体现了“道”的德性,主张成年人应“处其实,不居其华”,即应追求内在的充实而非外在的华丽。

老子的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朴和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推崇,与此相对的华艳和轻浮则被社会所不齿。

这种审美倾向的形成,老子的思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除了古朴和稚拙,老子还推崇恬淡之美,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这种平淡之美在宋代成为了一种审美风尚,影响了文学、绘画、园林设计等多个领域。

老子的“有无相生”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中国的传统美学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绘画和戏曲中,一贯强调虚实结合、“计白当黑”、“空灵”等概念,这些理论的源头正是老子关于“有”和“无”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的哲学思考。

老子提出的“味无味”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体悟“道”的过程。

因为“道”无形无味,所以对“道”的认识不能依赖于感官的感知,而需要通过内在的体味和体验。

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理论产生了影响,促使人们认为审美是一种超越认识、依赖体验的活动。

老子还提到了“涤除玄鉴”的概念,这原本是用来描述观照“道”的过程,即要清除内心的杂念和欲望,以达到对“道”的深刻理解。

这一理论也被后代的美学家所继承,成为中国美学中关于审美观照的重要理论。

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学性的文献。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作用与历史反映**:《道德经》通过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关于历史、现实、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

2.**文章技巧**: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写作技巧极为高超。尽管全书仅有五千字,但其内容包罗万象,且首尾连贯,显示出作者在文章结构上的巧妙安排。

3.**文简意赅**:老子善于用简短而富有深意的语句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他的文风简洁,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达到“文短味长”的效果。

4.**妙用比喻与对句**:《道德经》中充满了生动的比喻和对句,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些比喻和对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5.**易于理解,内涵深远**:老子的文章虽然看似简单,但其语言运用巧妙,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深奥的哲学思想。

6.**矛盾修辞**:老子善于使用矛盾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对照,揭示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如“有无”、“难易”、“长短”等,这些矛盾词汇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辩证性。

7.**散文为本**:老子的文章以明理的散文为主,其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他的文章不仅是寓理于事的工具,而且在结构和表现上都服从于主题的需要。

8.**文工与内容的统一**:老子在文章中追求文工与内容的统一,他通过同义词的反复论证,使得文章虽短小却意味深长,理念明确而事实确凿。

9.**结构清晰**:《道德经》的八十一章前后呼应,条理清晰,没有混淆之处,体现了老子在文章结构上的精心设计。

老子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其深刻的哲学思想,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

他的文章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文体中都可以看到老子文学技巧的影子。

老子的《道德经》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文学价值和哲学意义一样,历经千年而愈发显得珍贵和重要。

《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了一段历史性的会面:孔子,作为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老子的学识和智慧早有耳闻。

一日,孔子对他的弟子南宫敬叔表达了拜访老子的愿望,希望能够亲自向老子求教。

孔子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听后,非常高兴地同意了孔子的提议,并且迅速向鲁君请示。

鲁君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并为他们提供了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同孔子前往周国。

孔子在周国期间,不仅向老子询问了礼的学问,还向苌弘请教了乐律。

孔子深入考察了周室的郊社、明堂、庙朝等制度,对周公的圣明和周王朝的治国之道感慨万分。

孔子赞叹道:“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这表明孔子对周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当孔子结束访问,准备离开周地时,老子亲自为他送行。

在告别之际,老子赠予孔子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没有财宝送您,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孔子听后,表示一定会将老子的话铭记在心。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孔子回到鲁国后的情景。孔子的弟子们好奇地询问他关于老子的事,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回答说:“见之!”弟子们又问:“老子何样?”

孔子以富有哲理的话语描述了他眼中的老子:“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

孔子将老子比作龙,意味着老子的智慧和境界已经超越了常规的认知,达到了超凡脱俗的高度。

这段历史性的会面,不仅展示了两位伟大思想家的交流,也反映了老子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了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老子的学问、智慧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对孔子的赠言,都深刻地影响了孔子及其弟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