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公元前597年之东周列国(八)

公元前597年,晋国晋景公在位。

晋景公,姬姓,名獳,亦称据,春秋时期晋国的杰出君主,位列晋国第二十六代国君。

晋景公乃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公元前599年继承了其父晋成公的君位,统治晋国直至公元前581年。

在他的治下,晋国继续维持着其在诸侯国中的显赫地位。

公元前597年春,郑国再次倒戈降晋,楚庄王芈侣因此挥师再次攻郑。

晋景公迅速做出反应,任命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先榖作为副手;士会则担任上军元帅,郤克为副;

赵朔被拜为下军元帅,而栾书则为副手,组成了强大的救援军队,火速前往郑国救援。

然而,晋军的行动未能及时挽救郑国。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已经攻破了郑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中部)。

郑襄公在无奈之下,袒露上身,牵着羊出城迎接楚军,以此向楚庄王表示屈服和谢罪,并请求投降,同时派遣自己的儿子子良到楚国作为人质,以示诚意。

荀林父得知郑国已经投降的消息后,考虑撤军。但中军副将先榖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晋国之所以能够领袖诸侯,正是因为军队的武力和群臣的尽责。

因此,先榖决定率领自己所属的部队,率先渡过黄河,继续向楚军挑战。

晋军司马韩厥见到这一情况,急忙向荀林父提出建议:“先榖擅自率领部队深入敌阵,如果您作为主帅不采取行动,那么您的罪过将无法推卸。

失去属国又损失军队,这对晋国来说将是双重打击。不如全军渡河前进,即使战斗未能获胜,罪责也可以由我们六人共同承担。”

荀林父接受了韩厥的建议,晋军全军随即渡过黄河,选择在敖、鄗(位于今河南荥阳县西北)二山之间的战略要地安营扎寨。

晋军的营地布置得井井有条,帐篷排列整齐,防御工事坚固,士兵们在营区内有序地进行着备战活动,战马在临时搭建的马厩中得到妥善照料,整个营地展现出晋军的严明纪律和高昂士气。

与此同时,楚庄王带领的部队正北上,原本计划在黄河边让马匹饮水后便返回楚国。

当他得知晋军已经渡过黄河,楚庄王决定继续北上,准备迎战晋军。楚军在管地(今河南郑州北)扎下营寨,营帐连绵,旌旗飘扬,楚军士兵在营地中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两军对峙,战争的阴云笼罩在黄河两岸,一场关乎诸侯霸权的大战即将爆发。

在春秋时期的纷争中,郑国作为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其生存策略往往需要在强国之间寻找平衡。

此时,郑国的皇戌秘密前往晋军营中,带着一项旨在挑起晋楚交战的计划。

他对晋军将领们说道:“我们向楚求和,不过是为了不致于亡国,丝毫没有对晋不友好的意思。现在,楚因轻而易举取得胜利,十分骄傲,军队有所松惫。

如果追击,加上郑国从旁助战,定可将之打败。”这番话充满了诱惑,暗示晋军一个战胜楚军的绝佳机会。

先榖听后十分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打败楚军,夺回郑国正当其时。他的眼中闪烁着战斗的火焰,仿佛已经看到了晋军凯旋的场景。

然而,下军副将栾书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楚国经常教诫军民,发扬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有什么理由证明他们骄傲放松了?

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楚,并不真心向着我们。打胜了,固然讨好我们;如果楚军胜利,他们同样又向楚国投降,怎么可以相信郑国之话?”

栾书的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先榖的热情上,也使得晋军营中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复杂。

栾书所提到的“筚路蓝缕”,原指荆、竹、树枝等制作的车辆,以及穿着破衣烂衫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个成语象征着楚国人民的创业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坚韧。

他用这个成语来质疑郑国的动机,暗示楚国的军队不可能因为一次胜利就放松警惕。

晋军的将帅们意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一方面,先榖的急切和栾书的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郑国的提议又似乎为晋军提供了一个战略上的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军最终决定与楚军进行决战,战场定在了邲地(今河南荥阳东北)。

在邲地的广阔平原上,两军对峙,战鼓雷鸣,旌旗蔽日。晋军的士兵们在战车上严阵以待,手持兵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楚军同样不示弱,他们的士兵勇猛果敢,准备捍卫自己的荣耀和胜利。

随着战斗的爆发,两军的士兵们在战场上激烈交锋,兵器的碰撞声和士兵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邲之战,这场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的战役,不仅是晋、楚两国间的又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更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军事冲突之一。

这场战役的结果对春秋五霸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庄王凭借此战一举成名,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五位霸主,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等霸主齐名。

晋军在这场战斗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这场失败对晋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得晋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

在战斗中,晋军的战车多次陷入不利境地,楚军士兵则利用自己的经验指导晋军如何使战车脱险。

在一次战车陷入坑中的紧急情况下,楚军向晋军士兵传授了如何摆脱困境的方法:建议他们卸掉车前的横板。晋军遵循了楚军的建议,战车得以从坑中脱困。

当战车向前行进一段距离后,马匹因恐惧和混乱而盘旋不前。楚军再次提供了帮助,指导晋军拔掉车上的大旗,扔掉车轭,这才使得战车跳出了困境。

尽管楚军在战斗中对晋军伸出了援手,但晋军士兵并未领情,反而回头讥讽楚人:“你们楚国屡次打败逃跑,因而连怎样使兵车脱险的经验都有了。”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晋军士兵的不满和讽刺,也揭示了楚军在战斗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战术灵活性。

邲之战的失败,对晋国来说是一个痛苦的教训。它不仅暴露了晋军在战术和指挥上的不足,也使得晋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楚庄王的胜利,则进一步巩固了楚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楚国的军事实力和楚庄王的英明决策得到了诸侯国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