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公元前1317年之商朝(七)
-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 黄河三尺鲤07
- 2297字
- 2024-02-01 07:12:30
夏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他为了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夏禹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了九鼎,分别放置在这九州之中。这一举动使得鼎成为了传世国宝,也成为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最初的鼎是陶鼎,而青铜鼎则是从陶鼎发展演变而来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初的陶鼎诞生于青州东夏镇桃园村、口埠等地。
这些地方出土的陶鼎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属于北辛文化时期的东夷古文化遗址。
东夷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群体,他们发明了陶鼎,并将其发展成为后来象征国家权力的青铜鼎。
因此,可以说象征国家权力的青铜鼎最初是在益都(青州)一带诞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鼎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权力和威严,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青铜鼎的形状、纹饰和铭文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统治者的意志。
在中国历史上,青铜鼎被广泛应用于祭祀、礼仪和宴会等场合。它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用来供奉神灵和祖先,以祈求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同时,青铜鼎也被用作赏赐和奖励的象征,以表彰功臣和贵族的贡献。
除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青铜鼎也对中国古代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铸造青铜鼎需要精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这也促进了相关工艺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夏禹治水的故事中,铸九鼎的举措使得鼎成为了传世国宝和国家权力的象征。最初的陶鼎诞生于青州东夏镇桃园村、口埠等地,而青铜鼎则是从陶鼎发展演变而来。
青铜鼎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权力和威严,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这一观点在历史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据传说,最早的文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造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仓颉,黄帝时为左史,生而神圣,而四目,观鸟兽之迹,字成,天雨粟,鬼皆夜哭。”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及《国事全书》等文献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宋代罗泌撰写的《禅通纪》中也提到了仓颉造字的故事:“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周初时期,在青州纪国地(今寿光)出土了仓颉鸟迹书于石室中。宋郑樵的《通志》记载:“仓颉石室记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土人呼为藏书室。”
周朝时期,没有人能够识别这些文字,直到秦朝的李斯识出了其中的八个字,它们是:“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朝的叔孙通又识出了十三个字,孔子还特地前往齐国赏访。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提到:“(寿光)城之西南水东有孔子石室,故庙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问经石室。”
这里的孔子石室就是仓颉墓中的石室。于钦的《齐乘》中写道:“仓颉台,弥水所迳。”由此可知,现今的寿光地区有黄帝造字史官仓颉的墓地,墓中有一座石室,石室上刻有鸟迹文的二十八个字。
这是中国最早的墓志铭。黄帝作为三皇之末、五帝之首,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东夷龙山文化鼎盛的时期,也是东夷文明的时代。
当时的青州地区是少昊鸟夷部落的统治中心,鸟被视为少昊部落联盟集团各氏族的图腾。少昊以二十四种鸟图腾来命名官职。
鸟迹文的产生与少昊文明时代密切相关,它是在中国最早的青州东夷地区产生的。至今仍然无人能够辨识这种文字。
科学的说法是,东夷人仓颉收集、整理、总结、编写了东夷地区人民所创造的东夷鸟形文。
中国最早甲骨文的诞生地在益都。甲骨文的前身是兽骨文。虽然甲骨文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出土发现,但在夏代时期,益都苏埠屯周边早已有兽骨文的存在。
这些兽骨文的范围非常广泛,南至昌乐,北至寿光。夏代的甲骨文“夏禹书”就是在青州与寿光县交界处的弥水西岸发现的。
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与青州弥水流域的兽骨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与商朝的五次迁都有关系。
据考证,商朝的第五次迁都是在青州东夏镇苏埠屯进行的。在此地出土的商代贵族墓葬与河南殷墟墓葬相似,这可以作为证据。
青州苏埠屯是商墓,而河南殷墟则是殷墓。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埠屯商都在前,河南殷都在后。苏埠屯是商王南庚所迁之商都。
南庚死后,阳甲继位,仍然居住在益都商奄。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300年迁都河南殷(安阳小屯村),从此商朝也被称为殷朝。
到目前为止,中国发现兽骨文的地方只有青州的弥水流域和河南殷墟两地。
而殷都是由弥水商都所迁而至,它们必然存在着先后的关联。换句话说,河南殷墟甲骨文是由弥水商代兽骨文发展而来的。
在全国范围内,包括中原仰韶文化最强盛的时候,也只发现了简单的刻画符号。
如此复杂结体的早期文字,唯有东夷……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岱——东夷文化始终主导着中国玉礼器、方块汉字、青铜礼器,也就是传统礼器的发展方向。
孔孟之道何以产生在齐鲁大地!上古七十二帝王与历代皇帝何以钟情于封禅泰山!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
贝币是中国最早的钱币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300年前的商朝时期。
根据考古发现,贝币的出土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位于青州苏埠屯的商墓群,二是河南殷墟的妇好墓。
青州弥河苏埠屯地理位置靠近海洋,沿弥水往返,水上运输十分便利。因此,这些出土的贝壳很可能来自弥水入海口附近的渤海地区。
盘庚是商朝的一位重要君主,他决定将都城从青州弥水苏埠屯迁至河南。然而,即使迁都后距离海洋较远,殷墟出土的贝币仍然可能是从原产地渤海运来的。
这是因为商墓在殷墓之前被发现,这表明中国最早的贝币应该是在弥水流域的商都诞生的。
综上所述,虽然历史上对于南庚迁都的具体地点存在不同的说法,但从考古学的角度以及商王朝频繁迁都的历史轨迹来看,古奄城很可能位于今天的山东青州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