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指导与实践:速度练习
-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等主编
- 1424字
- 2023-10-25 20:51:13
1.1 速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定义
速度是个体正确、快速地对外界信号做出反应,以及快速做出动作、发生位移的能力。速度对个体非常重要,有助于个体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拥有优势,尤其是在足球、篮球和田径等运动中。
速度的分类
位移速度、动作速度与反应速度
从表现形式来看,速度可分为位移速度、动作速度与反应速度。
位移速度:个体快速地向某一方向移动的能力。
动作速度:个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该动作可以由某一个或多个身体部位完成。
反应速度:个体接受、处理来自身体外部的各类刺激并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
启动速度、加速度、最大速度及速度耐力
从组成部分来看,速度可分为启动速度、加速度、最大速度及速度耐力。
启动速度:个体由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于极短的时间内所能达到的初始速度。
加速度:个体快速打破惯性,于短时间内获得速度提升的能力。
最大速度:个体在某一场景中通过不断加速可以达到的速度极限。
速度耐力:个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快速度的能力。
影响因素
感受器敏感度
感受器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它们负责将人体受到的内、外部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外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人体表面,如皮肤、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等处,感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压觉刺激、痛觉刺激、温度觉刺激等;内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人体内部器官,如心脏、肺部、血管等处,感受来自内部环境的刺激,如物理挤压、气压、温度或化学渗透、浓度变化等;本体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处,感受人体在运动和改变位置时受到的刺激。感受器尤其是外感受器的敏感程度会对反应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同等条件下,感受器越敏感,就越能在更短时间内感受到信号刺激。除此之外,刺激的强度也会对反应速度产生影响。例如,听觉感受器所感受到的号令声音越大,个体做出反应的速度就越快;视觉感受器所感受到的信号警示度越高,个体做出反应的速度也就越快。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
中枢神经系统是对刺激信号进行分析的主要场所,接受各种感受器传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后再传达相应的运动指令,调动相应器官、肌肉、骨骼对信号做出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越高,反应时间就越短;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时,兴奋度低,反应时间就长。若某种信号多次反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会形成记忆,在该信号再次传入时便能够缩短处理时间,更快地给出回应,因此同一反应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用时也会缩短。
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通常被分为快肌纤维(白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红肌纤维),这两种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和在不同个体的骨骼肌中的占比不同,并共同决定了个体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而骨骼肌的收缩是个体能够顺利完成运动的基础。
快肌纤维收缩蛋白多,肌浆网丰富,收缩速度和产生力的能力是慢肌纤维的3~5倍,适合速度快、爆发性强的运动,是决定加速度水平的主要因素。而慢肌纤维的线粒体含量更高,毛细血管密集,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好,适合速度慢、时间长的运动,是决定速度耐力水平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肌纤维的类型决定了速度在不同领域的表现,个体可以根据所进行的运动项目来有针对性地加以锻炼。
力量和技术动作
影响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重要因素有两个:力量和技术动作。通常来说,力量越大,肌肉就越容易克服来自内、外部的阻力,加速度水平越高,速度越快。就技术动作而言,其幅度与方向、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等都影响着速度。符合人体力学机制的技术动作有助于个体缩短杠杆、快速调整重心、提高能量使用效率,从而更高效、协调地完成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