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照顾别人的情绪之前,先照顾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总是先照顾别人的情绪,然后才顾得上自己,那现实的情况可能是,你活得根本没有自己。“活得先人后己”,做别人的情绪拯救者其实是很累的。

为什么有的人会一直背负着别人的情绪生活,而顾不上照顾自己呢?

曾经我的一个来访者在咨询时提到,她特别害怕和朋友去餐厅吃饭,哪怕是非常好的朋友。假如去餐厅吃饭,她会特别累。累在哪里呢?首先她不能正常表达出自己要吃什么的意愿,如果另外两三个朋友说“今天我们要吃辣的”,她就没有办法说出“今天我喉咙有点痛,有点上火,我们能不能不吃辣的?”。另一方面,一旦坐下来,她就会开始照顾别人,不允许自己在任何一个细节上让朋友或者客人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如果是她邀请的对方,她就会一个劲地给对方夹菜、装汤、倒茶。朋友需要服务的时候,她也会很主动地去叫服务员。

如果饭桌上聊天突然停止,有一些短暂的沉默,她便受不了,觉得自己必须马上说点什么,去搞好气氛,制造一些话题,去照顾说话说得少的那个人。也就是说,这个饭局一旦开始了,她就会想尽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快乐和满意。

所以,她跟我说,一顿饭吃下来,她特别累,回到家后,她就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了。

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像她这样一直以他人的情绪为先的人,会特别在意他人的情绪反应,会像个陀螺一样,为了得到别人好的情绪反应,一直在那里行动,根本停不下来。

我问她,为什么你要这样去照顾别人?假如你没有主动给朋友夹菜,假如饭桌上有沉默,那一刻,你的感觉是什么?来访者告诉我,她很害怕朋友不开心,她说:“如果朋友有一点不开心,我马上就会觉得她不开心是因为我,因为我不够好,我没有办法让她满意。我的自我就好像坍塌了一样。”

也就是说,她会将别人的不开心归因于自己。这是心理学里面的一种不合理的归因——向内归因,别人情绪不好都是因为我,我对他人的情绪负有责任,而且别人一不高兴,就代表我做了糟糕的事情,代表是我不好。那么,为什么她会体验到一种自我坍塌的感觉呢?因为凡是过度照顾他人情绪的人,其自我感觉是完全建立在别人的反应上的,或者强烈地被别人的反应如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所影响。

哪怕是发出一条微信,对方没有回复,或者发了新的朋友圈动态,一直点赞的某人刚好没有点赞,他们内心都能翻滚半天。

如果别人的世界是晴天,他们就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也晴空万里;如果别人的脸色阴沉下来,他们内心就跟着狂风暴雨、暗无天日了。

将别人的情绪归因于自己,并且核心自我也倚赖别人的情绪反应而建立,好像别人的举手投足就是你的打分体系。如果你的自我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很不稳定,很被动,无法自主?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核心自我,没有关于自我的恒定感,并且不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好还是不好,那么这个人就需要将别人的情绪都变得和自己相关,并且需要不断在别人的情绪反馈里去确定,去试探。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关系模式。我们常常谈到自信,说要活出喜悦平和的自己为什么很难呢?其实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心自我,对于自我,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信念,比如我确信我有能力,我是优秀的,我是善良的,等等。那么,如何理解与稳定的核心自我相反的“自我坍塌感”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建筑物,如果这个建筑物是由一层一层的砖和混凝土搭建起来的实体的建筑,那它肯定不可能是一碰就倒的。但如果这个建筑物的内部是空心的,没有什么支柱,那可能大风一刮或者被什么东西一撞,它就坍塌了。所以,自我坍塌是因为人的内心其实是没有支柱的,或者是空心的。

为什么许多人没有办法建立稳定的核心自我呢?这与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有关。在原生家庭里,我们是从父母对我们的反应中构建自我的感觉和认知的。很多人没有内化一个好的客体关系,因为很多父母的心理功能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提供心理学意义上的“足够好的养育”,他们情绪起伏不定,人格不稳定,对孩子的滋养、关注、接纳都很缺失。这样,孩子会习得一种模式,总想做点什么让父母看见自己,让父母关注自己,对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进而去关注父母的情绪,把父母的情绪变好,这样他就能感觉到自己对父母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所以,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就会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复制小时候习得的模式,在别人身上去寻找关注和存在感,把别人的情绪变化弄得好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旦别人不高兴了,就觉得自我坍塌了。

如果你一直活在这样的模式里,就需要通过觉察,去做一些反模式而行的事情,去增加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更在意自己的情绪,先去照顾自己的感受。

不得不说,在这种过于照顾他人情绪的人当中,女性是占绝大多数的。女性似乎总带着“善解人意”的标签,活在一种社会期望的人设里,要善解人意,要性格温和。很多家庭里,妻子或者女儿这个身份角色都会被丈夫和父母理所当然地当作情绪的承担者和解决者。

有一句俗话叫作“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放在心理学的语境里去理解,意思就是女孩和男孩在心理上的差异导致了女孩从小就更具有同理心,更有共情能力,天生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更敏感。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争吵,或者妈妈表现出很累、很不开心的样子,或者爸爸因为有一些心事而叹息了一下。面对这样的家庭场景,女孩会比男孩有更多情绪唤起的反应,会更敏感地关注到父母的情绪,更想去安抚父母;男孩则会采取一种叫作“隔离”的方式,以逃避的姿态,更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实际上,在两性关系里,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伴侣之间出现了问题,女性和男性也会呈现出这种对负面情绪的不同反应:女性想要去表达、诉说和解决;男性更多的时候会回避,会视而不见。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女性,就会掉进别人情绪的沼泽里。女性照顾别人的情绪,比男性更敏感、温和、包容,这不是坏事,但你需要搞清有没有过度。就好像捐款,你是在做慈善,还是要把自己搞成穷光蛋?承担别人的情绪,你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有没有足够多的心理能量储备?你是不是因为太害怕别人不高兴,以至于根本无法顾及自己的感受,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界限,也顾不上自己是处在心理能量耗竭的状态里?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自我觉察一下。

原生家庭和社会文化使我们形成的模式常常是无意识的,而觉察却是有意识的。

当其他人的情绪令你难受时,你需要告诉自己,你的好与坏和别人的情绪之间是有界限的,是各自独立的,是不完全相关的。请对自己说:这个人此刻的情绪和我无关,他的情绪是由他自己的性格、内心模式、认知方式造成的。

告诉自己,你在别人的世界里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重要,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世界里的一个角色。别试图控制他人的情绪,即使他不开心,那也是属于他的部分,是他和他自己的关系,他的情绪不是你的打分体系,不能证明你就是糟糕的。

告诉自己,你不再是那个根据父母的脸色和心情而感知自我好坏的孩子了,你可以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

拉开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距离,不要让“善解人意”成为我们的负担,要让“以我为先”成为我们的保护色。这是我们建立自信,活出有力量的自我的一个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