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我知与知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总论

本专题探讨“知”与“我”,《庄子》内七篇中,“知”是最核心的概念,《逍遥游》首章谈大知与小知,《养生主》开篇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的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庄子将“知”分为感官之“知”、探究事物规律和关联的“知”以及有明确价值取向的“知”。但不管什么层次的“知”,都与作为主体的“我”有关,从“我知”到“知我”,前者代表个体探索外部世界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后者本质上则是探究个体对于客观世界的意义,是哲学性的思考。自矜一知一能的人,满足于自己有限的知识,而真正明达、有境界的人则能超越“知”的有限性,看到其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从而反思自我在认识世界时的精神修养,追求改造自我的灵魂,更好地认知世界。

一、文化阐释

“我知”强调个体知识与经验的获得,既包括“知”的内容,也包括“知”的态度、方式,“我知”的过程是个体在不断习得过程中对自我的丰富和完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冯唐也认为要“知己、知人、知世”,故“知世与知己”体现了个体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着个体对世界和人生的智慧与经验。生活中每一种“知”的行为背后都体现着一个来自“我”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本身并无绝对优劣之分,却有人生境界高低的区别。

个体在生命不同阶段对于事物“知”的变化也是一个体现“我”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是在不断反思总结过往生命历程中发现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悟表面上是“知”的变化,实质上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发现与回归,体现为一种弃决外界喧嚣、重归心灵安宁与自由的人生抉择。

关于“我知”与“知我”,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我知”与“知我”的行为方式背后体现了个体怎样的动机与意义?

2.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有限的个体生命该如何超越“知”的局限性?

3.“我知”的背后所体现的有明确价值取向的“知”是否有优劣之分?

4.“我知”的过程中是如何折射出“我”的丰富和完善的?

5.“我知”与“知我”能否统一?如果出现矛盾,该如何选择?

二、教材指津

人类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欲,但同时,人类所有的感情、思想、行动的背后也是个体追求人生意义的体现。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强调,人类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对生命的渴求,物质的、精神的,都不可改变地和奋斗连在一起。个人的奋斗是追求完美的奋斗。在这方面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哦,香雪》中香雪对现代文明的渴求,反映了传统农耕文明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震荡与渴求;第二单元《“探界者”钟扬》中钟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体现了人物在“知世”过程中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同时,对于钟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中伟人毛泽东对于“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探问则是个体对作用于世间的意义的叩问和思考;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也对生命意义进行不断追寻与理性思考,对灵魂生命产生迷茫与思索。这些都能反映出人类对外部世界探求的心理,是“我知”的体现。而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是古代荀子对于学习的作用、意义和学习方式的思考;选择性必修中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些文章则为我们提供了人类在“我知”的进程中的行为方式。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儒家和道家关于“知世与知我”的思考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印记,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如《〈论语〉十二章》中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特点有不同的阐释,可从中看到儒家眼中的“君子”是“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立志于匡世济民。他们待人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有志于学而不为一己之私,心怀天下大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对“君子”人格养成的期待这一“知”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儒家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当家国大义和个人情感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如革命志士林觉民般“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抑或是公而忘私如焦裕禄般“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无惧病魔,献身兰考,巍然屹立于百姓心中”;抑或是在疫情面前如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毅然奔赴抗疫一线……从中可见,儒家“知”的背后有一个舍弃“小我”“私我”,成全“大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以外显,也可以在“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知与我”在儒家的文化中是彼此成就、互相促进的存在。

当然,在提到儒家文化中“知与我”互相促进的同时,不得不提到道家文化中对于“知”的存疑、对于“我”的强调。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三章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对于儒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中对于认识他人的关注,老子的思想中对“我”的认识才是重中之重。庄子在《五石之瓠》中谈及“小知与大知”“有用和无用”,利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其所谓的“无用之用”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综上所述,道家所追求的“知”并非是世俗实用经验的积累和传递,而是一种超越世俗之上的“道法自然”“自由无所侍”的人格境界,即在儒家“大我”之外“无我”的精神境界,也即“知与我”的目的是“无知无我”,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无论是儒家对超越“小我”的“大我”的追求,还是道家“无知无我”的生命回归,儒道思想对于“知与我”的思考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至今仍可见其影响。无论是乱世中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勇于担当,还是盛世中文化传承者淡泊名利、倾听心灵的声音,在“我知”与“知我”的碰撞中,每个人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音符,获得属于自己心灵的富足和完善。

三、写作导航

本专题可学到的说理方法是对概念的有效界定。此外,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入“虚拟论敌”,或利用反证法通过对论证隐含前提列举反例,可以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论证过程。

在议论文写作论证过程中引入“虚拟论敌”的应用:在初步提出观点后,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指文章潜在读者,即“虚拟论敌”),他可能会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进行质疑(常见的议论文写作逻辑问题包括:论点过于绝对、以偏概全;论据本身存在不当预设;在考察样本数量较少且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做出轻率归纳;对缺少直接因果关系事件只因发生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而强加因果等)。面对议论文写作中可能存在的这些逻辑漏洞,写作者需在行文中通过有效的反驳来回应“虚拟论敌”的质疑,进而起到完善行文逻辑、增强议论文说服力的效果。比如本专题在探讨个体对外部世界求知的意义时可以引入虚拟论题,不断追问求知对建构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与反思自我的意义和价值。

反证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先假设与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在此观点基础上推导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多为与已然存在的事实或生活常识不符),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论点的正确性,在实际写作中反证法常常与假设论证相结合。

本专题可从课文中得到如下写作指引。

1.《哦,香雪》《探界者钟扬》:以事写人,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通过选材与组材反映复杂人物的思想性格;多角度、多层次地评论人物。

2.思辨类文本《劝学》中作者有针对性地阐述观点的逻辑思路以及采用的对比和比喻的论证方法。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论证结构;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四、习作举隅

写作题目1: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审题指导

题目第一句话“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是事实判断,这点毋庸置疑,需要关注的是“但是”后面的话:“真正的知识”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如同“有人”所言是“来自内心”的?解析此题需要对“真正的知识”与别人传授而得的知识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得自外界摄入的知识通常是静态知识,这些知识的摄入需要依靠识别、提取、记忆,但更复杂的知识内化,需要“理解”,包括解释、比较、分类、推断,有些还需要“应用”,包括执行和实施,而这些还需要借助“评价和创造”的知识可能多来自内心而非得自别人传授。因此,大多数人都会表达对题目观点的认同。

是否可以反驳题目观点呢?那就需要我们理解“真正的知识”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思考“真正的知识”和“别人传授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别人传授的知识”也可以化成自我内心认同的知识。总之,这方面的分析较之认同题目观点似乎说理不够充分。

习作赏析

阅尽万物,而后拈花微笑

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全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本书均采用简称。 曹铭暄

王阳明有言:“万物皆备于我。”小王子则说:“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然而现实中,我们日复一日地操练着用科学的棱镜分析万物,从他人的言语中启发灵智,这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开篇明确观点:发自自我内心的真正的知识和来自别人传授的知识并不矛盾)

所谓“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这种知识并非学识,而是本能的理性与德性,是鸿蒙初辟时人就具有的对万物联系与规律的朦胧感知,是对何为美何为丑自然形成的价值判断。即便认为这些知识来自内心,与之形成对补的学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社会,人需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素养和社交的规则,才能生存下去。可见,知识“来自内心”与“来自别人的传授”并不相悖,反而缺一不可。(本段首先明确材料中的概念:来自内心的真正的知识是什么?其次,分析这种来自内心的真正的知识和别人传授的知识不矛盾的原因,因为人的知识是需要多层面的)

进一步分析,即使是理性和德性这样“真正的知识”也无法独立于外界的传授,康德确实认为理性是人的灵魂自足的产物,然而正因为他深厚的学养和从学习中获得的超人般的思辨能力,他才能拨开迷雾,将理性之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王阳明呐喊“心外无物”,主张“致良知”,不过,这正是他格竹不成,怀疑理学,宦而受贬、因苦难而阅历丰富之后,看清的道路。龙冈山上一轮月,是洗净万卷书与万里路的铅华之后,反求诸己的本真。经受他人的言语和生活的经验锤炼之后,内心的知识才能超脱于朦胧的本能而日渐清明,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更高的阶梯上重现童真。”(本段在上一段分析的基础上推进一层:他人传授的知识可以让自我内心的知识更加清明深刻)

当然,仅仅将言语和经验如货物般堆积在自己的脑海中于事无益。一位哈佛教授在与学生共品《李尔王》的智慧,感叹人要有仁慈之心后,回家半途闻呼救声而没有施援,这成为他内心中的一根刺。这并非说明外界的知识无力动摇内心,只是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催化这个过程,寄希望于浅薄的接受与表面的吸收,终将徒劳无功。(本段的说理是对上面的“知识”获取方式的进一步补充论证,体现了思维的缜密性:无论是自我内心的知识还是他人传授的知识,都需要我们主动地加以吸收)

为了使外界的知识催化内心的自我发现,完善内心的素养,我们绝不能持“知识内备于我”的态度。相反,我们要敞开心怀,让外界的知识与内心的价值体系全面充分地碰撞,吸收、整理与之一致的内容,审视、比较冲突的部分,进行理性的衡量后,全身心地拥抱新的知识,不断地通过内心的感悟和实践将它内化为本能的理性或德性的一部分。(本段对上一段提出“知识内化于心”从方法论的角度进一步说明)

“我生活在自己的光之中,我不断啜饮内心的火焰。”诚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光和火焰,对其弃之不顾而另寻他途,或者闭门造车自以为足,都只能导致光焰的迷失。火焰的燃料正是从外界而来的经验和学养,而它需要我们大胆的鼓风和小心的看护。在这种意义上,行万里路也好,读万卷书也罢,都只是为了返回自我,获得那简单纯粹而又囊括万物的明识之火。(最后,总结提升,重申观点)

写作点评 首先,本文段落的主体部分有对作文材料中核心概念的辨析,显现出作者较高的写作素养。其次,对于来自内心真正的知识为什么和别人传授的知识并不矛盾这一主要问题的分析,作者也是层层推进说理,从人的知识的全面性以及深刻性方面为其分析提供了比较清晰的逻辑说理,文章第三段的举例论证和分析都增强了说理的深刻性。

写作题目2:有人说,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塑造。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审题指导

需要把握题目中感知和塑造这两个概念。感知是人接触外界、理解事物的基本方式,而塑造则意味着由外界的某种意志来影响甚至支配人的感知方向。

从题目看,这是一个带有比较意识的命题,我们当然知道,人的感知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更容易”一词提示我们要在题目的比较框架中去思考。那么,现代社会人的感知容易被塑造的原因是什么?客观角度看,现代社会对个体感知有着强大影响;主观原因看,我们对外在环境缺乏审视,无法透彻地内省于己,因而任由感知随外物而演变。人的感知被外界塑造并不是坏事,感知的可塑性正起到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的作用。当然,我们的思维习惯更擅长从弊端角度去思考其“危害性”:当我们任由外界塑造自己的认知,我们定将失去本我,成为王尔德笔下的“别人”。当然,我们也可以对题目传递的看法表示质疑和不认同。

五、拓展阅读

名言警句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雨果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梭罗《瓦尔登湖》

阐释 与不断追寻新知相比,以上三则在“知与我”的思考中更侧重于强调自己的未知,这并不是对自我的否定,恰恰是在传达一种当下众人所缺失的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真实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即追寻自己的应知,这也是生命真实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孟子·尽心上》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鬼谷子《鬼谷子》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论语》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庄子《庄子·齐物论》

阐释 诸子学说虽多有不同,但同样强调在知的过程中对于真正自我的发现,相较于知人与知世,在孟子看来,万物与“我”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只是普通人往往被外物迷失本性,“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鬼谷子对于知之始己的看法与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三十三章)的观点有相近之处,同样强调对自我的认知与发现是认识了解他人的基础,不同的是鬼谷子的学说更多强调在知人的基础上更好地用人以利己,老子则更关注自我的认知是否能达到“道”的境界。孔子的“四毋”更多侧重于儒家君子在人与己相处中的道德修养,不主观臆断、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庄子则主张跳出“是非”“彼此”的自我认知局限,以一种接近“道”的视角回归生命的本源,探寻生命的真谛。

资源链接一

(1)《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作者:朱光潜)

摘录: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2)《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

摘录: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阐释 朱光潜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分别对应了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其中,审美的态度即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即为大用”,体现了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而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也体现了以我之眼观世间万物以及自我融于世界的认知方式。

资源链接二

(1)《瓦尔登湖》(作者:梭罗)

摘录: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取过它的冰,然而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我反倒变了……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同样的思潮,又涌上来了。还是同样水露露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河。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湖,是你吗?

(2)《天真的预言》(作者:威廉·布莱克)

摘录: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看出一个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六、思维训练

1.中国古语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上面两则资源链接大体是“我与自然的相知”和“我与他人的相知”,阅读之后请思考,无论是知自然、知他人,还是知自我,你认为要达成彼此相知的境界,需要哪些条件?又有何意义?

2.运用引入“虚拟论敌”的写作方法,根据写作题目2完成下列表格。

七、相关话题

小知与大知;有限与无限;知人与知己;客体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