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論

兩漢《春秋》之學,《公羊》始終立於博士,熹平石經所書即《公羊》之經,以殘石“邾婁”二字可以爲證,因《左》、《穀》二家經均作“邾”而不作“邾婁”。然以今本《公羊》經校之,時有不合;若以《左氏》經校之,反有相合者。何則?竊以爲兩漢傳習《左氏傳》者,自劉歆“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始[160],其所解讀之經宜是當時博士傳習之本,即今文《春秋》經。後世杜預合附經傳,或沿劉歆、賈逵舊式[161],所合之經,乃兩漢以來經師研習之本。故《左氏傳》爲古文之傳,《左氏》之經不可遽以古文經目之。杜預所合之經或是今文之《春秋》,故可爲校勘之資。清代陳立撰《公羊義疏》,謹守《公羊》家法,以《公羊》經駁《左氏》經,以致與石經乖違者,是誤以《左氏》經爲古文之經。上文提及,僖公十九年經書“冬,公會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于齊”,《左氏》經無“公”字,趙坦從《左氏》,以爲陳、蔡等稱人爲貶,不宜書“公”,但陳立駁云“《春秋》書公,所以責公也”,陳氏謹守《公羊》家法,誤駁《左氏》經而不合石經矣。今漢石經出,對於吾儕理解經今、古文之分,亦具啓發之功。此間意義,又在文字校勘之外矣。

漢石經《春秋》碑圖復原


[1] 張國淦《歷代石經考·例言》,《歷代石經研究資料輯刊》第4册,頁1。

[2] 《隋書·經籍志》言“一字石經”云:“《周易》一卷,《尚書》六卷,《魯詩》六卷,《儀禮》九卷,《春秋》一卷,《公羊傳》九卷,《論語》一卷。”一字石經,即漢熹平石經,《隋書》七經之目,與漢石經合。見《隋書》第3册,頁945—946。

[3] 張國淦云:“近年在洛陽故城所得者,北京大學二石,吴興徐鴻寶四十四石,鄞馬衡十六石,固始吴寶煒二石,膠柯昌泗三石,閩陳承修二石,大興黄某一石,不知誰氏二石,共殘石七十二塊。又北海圖書館二石,馬衡一石,柯昌泗十五石,上虞羅振玉五石,建德周進四石,武進陶祖光十五石,不知誰氏八石。又二百七十二石,共殘石三百二十二塊。洛陽又新出殘石若干塊。”見《歷代石經考》,頁123。

[4] 羅振玉《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羅振玉學術論著集》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75。

[5] 見張國淦《漢石經碑圖》,關東印書館,1931年,頁22b;馬衡《漢石經集存》,頁35a下。

[6] 吕振端《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79。

[7] 《漢石經集存》,頁35a下。

[8]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46。

[9] 《漢石經集存》,頁29a下。

[10]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28。

[11] 分見《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春秋公羊經》第2册,頁176;《漢石經碑圖》,頁21b;《漢石經集存》,頁35b上。

[12]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82。

[13] 分見《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春秋公羊經》第2册,頁169;《漢石經碑圖》,頁21a;《漢石經集存》,頁32b下。

[14]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57。

[15] 參屈萬里《“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漢熹平石經春秋殘石題記》。

[16] 《漢石經集存》,頁32b上。

[17]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56。

[18] 《漢石經集存》,頁35b下。

[19]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83.

[20] 《漢石經集存》,頁31b上。

[21]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45。

[22] 《漢石經集存》,頁31b下。

[23] 《漢石經集存》,頁36b下。

[24]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90。

[25] 《漢石經集存》,頁38a上。

[26] 《漢石經集存》,頁38a上。

[27]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105。

[28] 《漢石經集存》,頁38a上。

[29]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105。

[30] 《漢石經集存》,頁31b下。

[31] 《三國志》第2册,頁420。

[32] 《漢石經集存》,頁31a上。

[33] 《漢石經集存》,頁30a上。

[34] 《漢石經集存》,頁38a下。

[35] 《漢石經集存》,頁29b上。

[36] 見陳立《白虎通疏證》,頁480。

[37] 《漢石經碑圖》,頁20a。

[38] 《漢石經集存》,頁29b下。

[39] 《經典釋文》,頁891。

[40] 陸淳《春秋集傳纂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6册,頁515下。

[41] 《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第6册,頁144下。

[42] 《春秋集傳纂例》,頁515下。

[43] 《春秋異文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4册,頁560下。

[44] 阮元《公羊注疏校勘記》,《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第183册,頁70下—71上。

[45] 《漢石經集存》,頁30a上。

[46] 張國淦《漢石經碑圖》,頁20a。馬衡《漢石經集存》,頁30a下。

[47]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羅振玉學術論著集》第2册,頁166、357。

[48]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36。

[49] 《漢石經集存》,頁30b上。

[50] 《漢石經集存》,頁30b上。

[51] 《漢石經集存》,頁30b上。

[52] 《春秋集傳纂例》,頁515下。

[53] 此行今本74字,據上例,删“公”“邾婁人”四字,凡70字。

[54] 《春秋集傳纂例》,頁521下。

[55] 《漢石經集存》,頁30b下。

[56] 《漢石經集存》,頁31a下。

[57] 見《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第4册,頁180上;《春秋穀梁傳正義》,《十三經注疏》第7册,頁64下。

[58] 見《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45册,頁86上。

[59] 《經典釋文》,頁1224。

[60] 《春秋集傳纂例》,頁516上。

[61] 《公羊注疏校勘記》,頁78下。

[62] 《春秋異文箋》,頁565下—566上。

[63] 《春秋集傳纂例》,頁516上。

[64] 《春秋集傳纂例》,頁521下。

[65] 《公羊注疏校勘記》,頁80上。

[66]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春秋公羊經》,頁168。

[67] 張國淦《漢石經碑圖》,頁20a;《漢石經碑圖説》,頁18a上。

[68] 《漢石經集存》,頁31b下。

[69] 《春秋異文箋》,頁570下。

[70] 段玉裁《經韻樓集》卷四,《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别集類》第1434册,頁620下。

[71] 《定州漢墓竹簡論語》,文物出版社,1997年,頁52。

[72]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頁121下。

[73] 《漢石經集存》,見碑圖第四十五面第十五行,馬衡云:“十五行二試字,板本作弑。”頁38b下。

[74] 《漢石經集存》,頁32a上。

[75] 《春秋集傳纂例》,頁516下、521下。

[76] 《春秋集傳纂例》,頁516下。

[77] 《春秋集傳纂例》,頁521下。

[78] 《春秋異文箋》,趙氏云“謹案:《公羊》衍‘會’字”,頁572下。

[79] 《公羊義疏》,《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30册,頁324下。

[80] 《春秋集傳纂例》,頁516下。

[81] 案會下當作會上。

[82] 《春秋異文箋》,頁576下。

[83] 《漢石經集存》,頁32a下—32b上。

[84] 《漢書》第5册,中華書局,1962年,頁1487。

[85] 《春秋異文箋》,頁579上。

[86] 趙坦云:“‘盟于蔑’下,《公羊》有‘以師’二字,或衍文。”《春秋異文箋》,頁581上。

[87] 《漢石經集存》,頁33a上。

[88] 《春秋異文箋》,頁581下。

[89] 《春秋集傳纂例》,頁521下。

[90] 《春秋異文箋》,頁585上。

[91] 《漢石經集存》,頁33b上。

[92] 《春秋集傳纂例》,頁517上。

[93] 《春秋集傳纂例》,頁404上。

[94] 張洽《春秋集傳》,《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33册,頁494下。

[95] 《春秋集傳纂例》,頁517上—517下。

[96] 《漢石經集存》,頁33b下。

[97] 《漢石經集存》,頁33b下。

[98] 《春秋集傳纂例》,頁517下。

[99] 《春秋公羊傳注疏》,阮刻本《十三經注疏》第7册,頁217上。

[100]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公羊春秋經》,頁171。

[101] 《漢石經碑圖》,頁22a。

[102] 《漢石經集存》,頁33b下。

[103] 《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第7册,頁133下。

[104] 錢大昕《唐石經考異》,《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第184册,頁191下。

[105] 孫志祖《讀書脞録續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2册,頁307下。

[106] 陳立《公羊義疏》,頁523下—524上。

[107] 段玉裁《經韻樓集》卷四,頁624下。

[108] 彭元瑞《石經考文提要》,《歷代石經研究資料輯刊》第2册,頁218。

[109] 《漢石經集存》,頁34a下。

[110] 《漢石經集存》,頁34a上。

[111] 《漢石經集存》,頁34a下。

[112] 《經典釋文》,頁1243。

[113] 《漢石經集存》,頁33b下—34a上。

[114] 《春秋集傳纂例》,頁520上。

[115] 《漢石經集存》,頁34b上。

[116] 《公羊注疏校勘記》,頁104下。

[117] 《春秋異文箋》云:“僖公二十八年,晉人執衞侯歸之于京師,傳云:“歸之于者何?歸于者何?歸之于者,罪已定矣;歸于者,罪未定也。罪未定則何以得爲伯討?(注:此難成十五年晉侯執曹伯于京師)歸之于者,執之于天子之側者也,罪定不定已可知矣。歸于者,非執之于天子之側者也,罪定不定未可知也。”據彼及注,則此成十五年經不得有“之”字,有者衍文。”頁595下。馬衡云:“今此石出,可爲趙氏之説作證矣。”《漢石經集存》,頁34b上。

[118] 《漢石經集存》,頁34b下。

[119] 《漢石經集存》,頁37b下。

[120] 《春秋集傳纂例》,頁518上。

[121] 《春秋異文箋》,頁598下。

[122] 《漢石經集存》,頁35a上。

[123] 並見《漢石經集存》,頁35a上。

[124] 見《羅振玉學術論著集》第2册,頁379。案:“L圖”後之阿拉伯數字,係此書頁碼,下同。

[125] 惠棟《左傳補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81册,頁171上。

[126] 趙坦《春秋異文箋》卷九云:“謹案:《禮記》曰:‘諸侯失地名。’《左傳》云:‘定姜曰:告亡而已,無告無罪,’則諸侯之策當書衛侯名爲得。《左》、《穀》或脱‘衎’字。”頁601下。臧壽恭《春秋古義》也以“書名爲得”。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25册,頁775。陳立《公羊義疏》云:“舊疏云:‘舉君絶爲重者,謂書衎之名,見齊當絶,不合爲諸侯。’知《公羊》本有‘衎’字矣。”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第130册,頁563下。

[127] 《漢石經集存》,頁35a下。

[128] 《春秋集傳纂例》,頁518下。

[129] 《公羊義疏》,頁569上。

[130] 《漢石經集存》,頁35b上。

[131] 趙坦《春秋異文箋》云:“謹案:《左氏》經‘邾子’下無‘滕子’,或闕文。”頁604上。陳立《公羊義疏》亦云:“《左氏經》無‘滕子’,或闕文。”頁576下。

[132] 《漢石經集存》,頁35b下—36a上。

[133] 《漢石經集存》,頁35b下—36a上。

[134] 《春秋集傳纂例》,頁518下。

[135] 《春秋集傳纂例》,頁518下。

[136] 《春秋異文箋》,頁607上。

[137] 《漢石經集存》,頁36a下。

[138] 《春秋異文箋》,頁608下。

[139] 《景刊唐開成石經》第4册,頁2357下。

[140] 《公羊義疏》,頁613上。

[141] 《春秋集傳纂例》,頁519下。

[142] 《春秋集傳纂例》,頁519下。

[143] 《漢石經集存》,頁36b上。

[144] 顧野王《大廣會益玉篇》,中華書局,1987年,頁60下。

[145] 《漢石經集存》,頁37a上。

[146] 成公十四年經書“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左傳》云:“稱族,尊君命也。”同年經“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左傳》云:“舍族,尊夫人也。”孔穎達《正義》引何休《左氏膏肓》云:“叔孫僑如舍族爲尊夫人,案襄二十七年豹及諸侯之大夫盟,復何所尊而亦舍族?《春秋》之例,一事再見者,亦以省文耳,《左氏》爲短。”

[147] 《景刊唐開成石經》第4册,頁2370下。

[148] 《漢石經集存》,頁38a上。

[149] 《漢石經春秋殘字集證》,頁104。

[150] 《春秋集傳纂例》,頁520上。

[151] 《公羊注疏校勘記》,頁126下。

[152] 《漢石經集存》,頁37a下。

[153] 《春秋集傳纂例》,頁520上。

[154] 《春秋異文箋》,頁625下。

[155] 《春秋集傳纂例》,頁522下。

[156] 《春秋集傳纂例》,頁520下。

[157] 《經典釋文》,頁1262。

[158] 《漢石經集存》,頁37b上。

[159] 《漢石經集存》,頁37b下。

[160] 《漢書》第7册,頁1967。

[161] 杜預《左傳集解》云:“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孔穎達《正義》云:“經傳異處,於省覽爲煩,故杜分年相附,别其經傳,聚集而解之。”後之學者多據此謂分經附傳始自杜預,如四庫館臣云“以《左傳》附經始於杜預”。但俞正燮《癸巳類稿·春秋左傳書式考》云:“《正義》云‘言集經傳解之,與他名‘集解’者名同實異’。《正義》之説非是。杜謂集古劉、賈、許、潁之不違者,以其解隨經年傳年先後相附,先見傳者,則經不注;先見經者,則傳不注;故名《經傳集解》,不名《集經傳解》也。以《漢》志傳及杜十八卷首注言之,知合經傳及分卷,皆劉歆、賈逵舊式。”俞説頗爲有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59册,頁31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