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浪潮:纳米工艺背后的全球竞争
- 余盛
- 2252字
- 2024-11-04 20:17:10
第一章 豆浆店谈出“芯”产业
效仿韩国成立“工研院”
“我们如果再不做,就赶不上了。”
大约在1971年,中国台湾新上任的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孙运璇应邀访问韩国,看到韩国科技研究院高薪聘请一批韩国留美学人,生机勃勃地开发电子、化学、纺织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对比中国台湾科研基础极其薄弱的现状,他不免十分焦虑。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发生过几次转变。一开始是实施进口替代策略,优先发展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能增加就业的民生产业,如纺织、食品、水泥和塑胶,以替代民用产品的进口,节省外汇开支。进口替代策略很成功,它几乎完全依靠民间资金,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让台湾地区走出二战导致的经济泥潭。
然后,台湾地区改行出口替代策略,在高雄、台中等地创建了3个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商投资,鼓励产品外销,大力发展以轻纺工业和电子组装为核心的来料加工出口。台湾地区在1960年的时候,出口额仅有5亿美元,出口产品以米、糖等初级农产品为主。到了1973年,台湾地区出口额增加到40亿美元。在此期间,台湾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5.3%,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3倍多,达到706美元。美国和日本将生产设备供应给中国台湾,然后再从中国台湾进口商品,单单对美国的出口额就能占到中国台湾出口额的一半。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台湾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整体经济高度,与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并称为“亚洲四小龙”。
然而,中国台湾也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的关口。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亚洲四小虎”紧跟上来,它们拥有远比中国台湾数量更多且成本更低的年轻劳动力。中国台湾无法再在玩具、雨伞、鞋帽之类的轻工产品上与之竞争,亟需寻找到下一个时代可以接棒的产业。于是,孙运璇向蒋经国提议,希望仿效韩国的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由台湾地区资金主导的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
孙运璇是山东蓬莱人,13岁随父闯关东到哈尔滨,1934年以当届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伪满洲国”治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后秘密返回关内,一直从事发电厂的建设与运营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孙运璇奉命接收台湾电力公司,在短短5个月内就将台湾地区的电力供应恢复到战前的80%。他在台湾电力公司工作近20年,将台湾地区电气普及率一举提升至99.7%,为台湾地区工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台湾地区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不得不从公有企业中找人,孙运璇遂得到重用。他在出访时发现,韩国创设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引进韩裔美国人进行领导,集全国之力推动工业发展,便有了建立“工研院”的想法。
为了能够像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一样突破当局法规对公务员薪水的限制,以高薪聘请海外专业人才到中国台湾从事技术研发,孙运璇申请以财团法人的形式成立“工研院”,却招来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委员会”认为,“工研院”乃当局出资,当局却没有管理权,有“化公为私”的嫌疑,此例一开,后患无穷。提案最终被否决。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能源极度贫乏的台湾地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台湾地区经济动荡、物价飞涨,才连续3年顺差的外贸再度出现逆差;1975年生产总值增长率骤降到7.4%,创下195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消费品价格指数也在一年内从8.2飙升到47.5。蒋经国提出要在基础设施和重工业方面推出“十大建设计划”,将出口替代政策调整为出口扩张政策,优先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重工业。当时台湾没什么钱,十大建设计划所需要的60亿美元巨额资金有四成需要依赖外债,许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蒋经国称“今天不做,明天会后悔”,十大建设计划遂得以实施。
十大建设计划覆盖炼钢、造船和石化等重工业,亟需大量工业技术人才,遂给了“工研院”提案起死复生的契机。加上孙运璇多方奔走、顽强游说,努力与“民意代表委员会”沟通,最后该计划在重新提交时仅以勉强超过50%人的同意获得通过。于是,孙运璇将自己部门下辖的联合工业、矿业和金属工业3个原本是公有单位的研究所合并,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工研院”。孙运璇后来被尊称为“工研院之父”。
“工研院”虽以“工业技术”为名,但孙运璇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它只为传统工业服务。他认为,模仿西方国家,靠大规模进口资源维持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模式,不一定适合地方小、人口少的中国台湾。中国台湾缺乏能够让外资感兴趣的自然资源,市场又很狭小,只能朝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转型。“工研院”应以高科技为导向,带动中国台湾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在孙运璇的心目中,“工研院”应该要成为中国台湾这条亚洲小龙的龙头。
“工研院”成立后,蒋经国希望推动几项有突破性意义的科技计划,“项目越大越好”。他的秘书长费骅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台湾交通事务主管部门下属的台湾电信部门负责人方贤齐。方贤齐当时兼任“电子工业发展小组”的召集人,这个小组是在时任“经合会”[2]副主任委员的李国鼎的主导下成立的,负责对台湾地区如何发展电子工业进行研讨。在推动台湾地区科技发展的这几人中,孙运璇有权,李国鼎有望,方贤齐是实际执行人。方贤齐受命后立即赴美,找老同学潘文渊商议。
潘文渊是江苏苏州人,1931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公费赴美留学,在斯坦福大学无线电系获工程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5年进入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CA)普林斯顿实验室工作。潘文渊30年间共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获30项美国专利及200项国际专利。因业绩卓著、学界驰名,潘文渊先后当选美国科学院促进会(AAAS)会士、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会士和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受方贤齐之邀,潘文渊立即动身前往台湾,为台湾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