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吴晓波老师在前不久的一场年终秀上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我们吃的鸡叫“商品鸡”,商品鸡要配种,用来配种的鸡叫“父母鸡”,配种的“父母鸡”再往上是种鸡,种鸡再往上就是原种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能力培育原种鸡,几乎全世界的原种鸡都被掌握在两家美国公司的手上。福建省光泽县有一家公司叫圣农,它的创始人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第一批引进和饲养白羽鸡的人。今天,圣农集团一年要养6亿只鸡。中国肯德基的一半、麦当劳的三分之一的鸡肉都来自该集团。最开始一套原种鸡要卖6美元,到了2020年,一套原种鸡要卖36美元,哪怕有一天涨到80美元,你还得买,因为不买你就吃不到这种鸡。于是,从2011年开始,圣农自己培育原种鸡。2019年,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被泄露出去了。美国公司代表赶到了光泽县,坐进这个创始人的办公室,跟他讲了一句话:我给你30分钟,两个选择,要么明天你把你的原种鸡基地毁了,发誓从此不研究原种鸡,要么从明天开始我们“断供”。这位创始人怎么办呢?他给圣农负责原种鸡培育的人打电话:明天如果美国公司把给我们的原种鸡断供了,咱们自家的原种鸡供得上吗?负责人说供得上。创始人就回复美国代表:我给你10分钟,请你离开圣农。

同样的问题,也曾摆在晶圆代工厂台积电的面前。1997年,IBM率先研发出了芯片铜制程技术。与传统的芯片铝制程技术相比,用新技术可以制造出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廉价的芯片。铜制程的研发难度大,很多公司都被挡在了技术的门外。那时候,全球各晶圆厂普遍从IBM这里拿半导体技术的授权,很少有企业能够自己开发技术。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IBM给出的铜制程技术的合作条件很苛刻,它要求合作方放弃自己的研发。台积电认为:“IBM要求台积电放弃自己的研发,这不公平,也不合理,等于彻底掐住我们的脖子,要我们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他手里。”于是,台积电决定自己干,而且一搏成功,从此一骑绝尘,不仅将其他专业晶圆代工厂都甩在了身后,而且逼得IBM因经营不善而卖掉了自己的全部芯片制造业务。曾经仰赖IDM[1]厂供应技术的晶圆代工企业,最终在技术上实现了对IDM厂的超越。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人曾经质疑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为什么要投那么多钱搞自主研发?张忠谋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要技术自主,这是(公司创立的)第一天就定下来的,是不用问为什么的。难道你会去问为什么英特尔要技术自主吗?”在别人都对英特尔难以望其项背的时候,张忠谋就已经把追赶的目标指向了英特尔。台积电在刚创业的时候,还需要英特尔的订单来做背书。如今,30多年时间过去,台积电的市值已经是英特尔的3倍。

台积电的成功,还不仅仅是敢在研发上投钱那么简单。要知道,台积电最大的竞争对手——英特尔和三星电子,在研发上的投入可是长期遥遥领先于台积电的。台积电的成功,还在于它在研发上的前瞻性。台积电会问,5年后技术的发展会朝哪个方向走,我们应该如何提前布局。与之相比,英特尔的研发则是多路出击,什么都做,又什么都看似差点火候。三星电子则一向采取的是“跟随战略”,看市场上有什么好东西,就发狠地追赶,虽然将许多产品都做到了世界第一,却几乎从来没有原创过最先进的技术。

为什么三个芯片巨头的技术战略有这样的差异?说到底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结果。台积电两名工程师出身的“首脑”可以不受资本的摆布,能够按照技术的发展逻辑决定企业如何发展;英特尔的背后是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机构,不能不看重年报甚至季报上的漂亮数字;三星电子则需要优先考虑某一个家族的自身利益。所以,台积电能够胜出,绝非侥幸。一个公司的治理结构才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够做得多大和做到多强的最关键因素。

花钱不可能买到最好的技术,要想不被卡脖子,就得有勇气去拼全球顶尖的技术。不论是最先进、最现代化的芯片制造业,还是传统的、关乎民生的肉鸡饲养业,都需要有敢于走技术自主道路的决心与勇气。希望台积电的成功经验能够激起更多的中国企业追求终极技术自主的雄心!

老同学余盛又出大作,嘱我写篇序言。草草写下一些感想,与关心中国芯片发展的朋友们共勉!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亚盛

2023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