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杨氏家变(3)

阴雨连绵数日,而雨后初晴,空气倍觉清新凉爽。

酒坊街上,传承百年的名号广聚财破天荒地关门歇业了数日,举家致哀,料理杨家老家主杨元舒的丧事。广聚财换上了白色的灯笼罩面,往昔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也不复存在。

与广聚财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斜对面十余丈处的“宝増永”酒坊,非常热闹。从大前日开始,宝増永东家周长旭就突然安排人重新装修了门面,不仅将店铺粉刷一新,还换了崭新的烫金招牌。

因为广聚财关门,不少老主顾和外地客户就都涌向了宝増永,早上一开门就生意兴隆,人来人往。宝増永的伙计忙得不可开交,进进出出,欢天喜地。

周长旭今儿个穿着青色的单薄真丝马褂,下身是蓝色的“开衩裙”,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他见人便作揖,逢人便陪笑脸,爽朗的笑声几乎传遍整条街。

宝増永大掌柜吴作福笑吟吟地走出来,冲周长旭施礼:“东家,我们这几日买卖火爆,伙计们干劲十足!”

“我看,我们不如……”吴作福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向关门的广聚财瞥了一眼:“东家,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把广聚财杨家的老主顾——尤其是那些外省和太原的主顾,都统统挖过来!”

周长旭不动声色:“老吴,怎么挖?”

吴作福勾了勾手:“降价!”

周长旭沉默了片刻,摇摇头:“不急!压价为下策,不可轻易为之。”

吴作福搓了搓手:“趁他病,要他命!东家,若是这个时候不下手,等广聚财重新开张,可就麻烦了!”

“老吴,据说那杨元舒是被杨家大少杨建昌给气死的,我看离了杨元舒啊,杨家的广聚财也很难开下去了——这杨建昌不过一介纨绔子弟,号称留过洋,实际上屁都不懂,只知道花天酒地玩女人,他在太原逍遥快活惯了,还能留在汾县打理广聚财?我看悬乎。”

周长旭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广聚财再开业的可能极低。我估摸着,杨建昌会把广聚财卖掉,举家搬到太原去。因此,我们何必压价自伤筋骨,等他彻底关了门,这汾县酒坊中,还有谁是我们宝増永的对手?”

吴作福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东家,别忘了杨家还有一个薛念祖!这厮家传酒工,人又极精明,广聚财若是落在他的手上……”

周长旭撇嘴:“杨建昌断然不会把广聚财交给一个外人,老吴,你等着瞧吧,没几天,薛念祖就会被杨家给驱逐出来……不过,有一点你说得不错,此人年纪不大,但并不简单,家传酿酒古法,如果能为我所用——”

周长旭撩衣向店铺内行去,走了半截,又停下回头来望着吴作福:“老吴,你给我盯紧了,若是薛念祖被杨家赶出来,你就去招揽他来我们宝増永,出高价!不要心疼钱!”

吴作福哦了一声,从衣袖中摸出一个产自山东的琉璃内画鼻烟壶来,拔出软木塞子,凑在鼻孔下方猛地嗅了一口,然后忍不住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喷嚏,爽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

杨家。

内宅花厅。

一张八仙桌,两侧是两把红木雕花太师椅,再往两角是一对一人多高的产自景德镇的青花瓷瓶,是当年杨元舒花一百大洋从太原府富商手中购得的古董。

花厅中四面墙壁上,悬挂满了古色古香的书画卷轴。

最有名的当属号称是明代唐伯虎真迹的“采莲图”立轴了,这是杨元舒的毕生至爱,日日把玩欣赏,不会一日中断。

但除了杨元舒,杨家估计也没人喜欢这些古玩字画珍品,杨建昌早已打定主意,要打包带到太原一并卖掉换成现金大洋,再娶上一房如花似玉的姨太太足够了。

杨建昌和他的母亲冯氏一左一右,坐在八仙桌边上的太师椅上。至于崔氏和她庶出的女儿杨曼香,面对杨家正妻和长房嫡子,只能坐在下首的柳木杌子上。

杨家人正在召开家庭会议,而内宅之外的拱门处,聚集着杨家不少仆从侍女和酒坊的伙计酒工。

处理完杨元舒的丧事,广聚财到底是关是留,就摆在了桌面上,无法回避了。

所有的伙计都面带焦灼担忧之色。

薛念祖面色平静,昂首站在人群之前,等待着杨家家庭会议的结果。

薛家世代酒工,蜀中酒坊为业。只是五年前,薛家突遭仇人陷害,薛父不得不携妻扶子背井离乡来晋西投奔好友杨元舒。家逢巨变,兼之千里奔波,薛家夫妻路途之上不幸感染风寒,刚进汾县地界就一病不起,双双病逝。

杨元舒出资为薛家夫妻料理后事,厚葬。薛念祖自那时起就入杨家酒坊做事,非家奴非伙计,不领报酬,只为报恩,受杨家上下高看一眼,身份超然,属于客卿之流。

其实从杨元舒病重之日起,薛念祖就料定杨家百年传承的广聚财必将毁于一旦。但作为一个外人,薛念祖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明知老东家会将广聚财交在他的手上,但薛念祖还是坚决不受。

哪怕他再不忍心见广聚财酒坊在杨建昌的手上关门,也绝不会顶着觊觎杨家家产的罪名为世人所诟病。

这是薛家的家训,也是薛念祖为人的准则。

男子汉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世事颇多无奈,唯有问心无愧而已。

杨元舒那日吐血而亡,薛念祖已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与杨家和广聚财的缘分到此为止,只要今日杨建昌做出关停广聚财的决定,他必将离杨家而去。

十六岁的伙计顺子凑过来,声音有点惶然:“念祖哥,若是少东家把酒坊关了,我们这些伙计可怎么办哟……”

薛念祖微微一笑:“顺子,不着急,汾县酒坊百余家,凭你们的手艺和一膀子力气,哪里还不能混口饭吃?”

顺子跺了跺脚:“念祖哥,可是咱们广聚财生意兴旺,关了多可惜?不如你接过来,领着我们大家伙继续干!”

顺子回头冲一干伙计嚷了一声:“大家伙说是不是?想不想跟着念祖哥一起干?!”

“想啊!”伙计们纷纷回应附和。

这群广聚财的伙计要是散了伙,部分伙计是能从其他酒坊找上工的。但显然也会有一些人会失业,丢掉饭碗。广聚财生意好,东家杨元舒为人慈善宽厚,给伙计开的工钱比其他酒坊要高一筹。所以这份工,对于不少伙计来说,就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薛念祖摇摇头,回身来环视众人,“各位弟兄,不是我薛念祖不想领着大家干,而是——”

薛念祖深吸了一口气:“广聚财今日若是散了,那就是散了。各位兄弟就此分道扬镳,另谋生计吧。至于薛某人,我早已打定主意,将带家父家母灵柩返乡安葬。”

……

“大哥,广聚财是咱们杨家三代传承的家业,也是爹一辈子的心血,你就这样说关就关,怎么对得起爹的在天之灵?”

杨曼香的情绪微微有些激动,她性格温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尽管对杨建昌的做法颇有微词,但长兄如父,若不是杨建昌非要把广聚财关了,她也不会表现出来。

杨建昌嗤笑一声:“曼香,你一个女儿家,懂什么?我早就说过了,现在都是民国了,人家西方人都用机器酿酒,流水线生产,就咱们这种靠两口酒窖的酿酒野路子,迟早要被洋人给淘汰。”

“再者说了,广聚财一年才赚几个大洋?养这么一群伙计,辛辛苦苦忙一年,还不够辛苦钱的。”

“我不会在汾县这种穷乡僻壤受洋罪。若是广聚财不关,谁来打理?你吗?”

杨曼香俏脸微红,轻轻道:“还有念祖哥在呢!有他撑着广聚财……”

杨建昌当即翻脸:“少给我提那小子!好了,别废话,反正这广聚财我是关定了,我们杨家在汾县的家产,我统统都会变卖,然后去太原!”

“大哥,你……你不能这样!”杨曼香急了。

杨建昌眼珠子一瞪:“我们杨家现在没有你说话的份!”

崔氏扯了扯女儿的胳膊,陪着笑脸插话道:“大少爷,你看这样中不中,如果大少爷和姐姐非要去太原,能不能把广聚财留给我们娘俩,家里的家产什么的,我们娘俩都不要,就要这广聚财酒坊,毕竟这是老爷的心血……”

冯氏冷笑:“你们娘俩打什么主意,别以为我不清楚。建昌,听娘的,关了广聚财,我们去太原!至于她们娘俩,给她们留下杨家这栋老宅和一些田产,也算是对得住她们了!”

崔氏被冯氏呛了一口,满脸通红,却是不敢吭声。

她是小老婆,又生了女儿,杨元舒不在人世,她在家产分配上没有半点的话语权。若是激怒了冯氏母子,恐怕她们娘俩流落街头都有可能啊。

冯氏起身去了。

杨建昌瞥了崔氏和杨曼香一眼,仰天打了个哈哈:“曼香,念在你也是我们杨家的骨血份上,我给你们娘俩留下这栋宅子和一顷地,足够你们生活了。至于广聚财,必须关停,你们想都别想了!”

杨建昌也拂袖而去。

崔氏呆了呆,一阵悲从中来,母女俩相拥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