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渝州书院

除了精美的戏台外,特别之处是看台。

看台位于2.2米高的石台上,面阔13.4米,进深7.4米,台前有石雕护栏。

厅柱的上端,由上至下分饰四个雕花撑拱和倒悬猴撑拱。

左右两厢的看台屋顶非常漂亮,屋顶的形式叫歇山顶。

两厢的木栏板,全是精湛的木雕,这些木雕除了花草和几何纹图案外,主要是二十四孝的历史故事,诸如春秋时的“仲由为父负米”,东汉的“董永卖身葬父”,晋代的“杨香扼虎救父”等等,集中演绎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孝”观念。

齐安公所的戏台可以说是保存最为完整、做工也最精美的戏台,戏台上的那些雕刻在雕刻手法上,也表现得精细形象,具有相当高超的艺术水准。

戏楼周围的精致木雕当中,有两幅浮雕各雕了三个字。

一边是“薰风门”,另一边是“杏花村”。

“薰风门”这一幅深浮雕,雕刻着重庆城楼及错落有致的山城民居,城门上刻出“薰风门”三字。

薰风门是重庆宋代的城门,宋代重庆城共筑了薰风、千厮、洪崖、镇西四座城门,到明代才发展成十七座城门。

这幅浮雕是重庆建城史的有力佐证,历史价值弥足珍贵,艺术价值也相当高。

“杏花村”这一幅深浮雕,借用唐人杜牧《清明》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蕴,表现了移民祖籍地的生活场景。

据考证,杜牧描写的杏花村,就在湖北麻城县的歧亭镇。两侧的撑拱上雕有展翅欲飞、栩栩如生的凤凰,表现了移民对家乡的图腾崇拜。

欣赏完齐安公所的戏楼后,就来到了齐安公所的大门。

在这道石门上,刻着“齐安公所”四个阴刻大字。

大门与会馆建筑的中轴线不相垂直,有点斜向东方,这里有风水的讲究,也就是朝向移民的家乡湖北黄州府方向。

此外,也有渝州书院后设景点。

一本书可以温暖一个人,一座书院可以温暖一座城

书院,这种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发端于唐代,成熟于宋代,历经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院不仅承担着教育功能,还能教化地方、化民成俗,对日常生活习俗和社会风气产生深远影响。

它们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文化的灯塔,照亮了无数求知者的心灵。

书院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尚德修身、名人讲学、经世致用、尊师爱生等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这些理念和精神,不仅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书院通过讲学、藏书、祭祀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汲取知识、修身养性的重要场所。

渝州书院坐落于湖广会馆古建筑内的“奎璧之府”,占地600余平方米。

院内庭院空灵、讲堂典雅、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古朴,人文气息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