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言 人民至上的意蕴及时代要求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立,因人民而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体党员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带领全体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学习党史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既讲清楚了人民至上的时代内涵,又回答了共产党执政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如何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问题,为新时代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强调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在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正是人民群众驰而不息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由蒙昧、野蛮到文明的接续发展,形成了绵延不断的人类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集中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恩格斯自觉而清醒地把群众史观引入社会实践,将它与生动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第一个世界性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提出:共产党人“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把追求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党的价值追求,以党纲的形式向世人庄严地宣告:坚持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的立党原则。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用“为人民服务”这一朴素而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活动都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共产党宣言》到《为人民服务》再到“人民至上”,理论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表明了共产党永不变色的党性,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尚的政治品格。

二、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心目中,人民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党全部工作的遵循。

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常时期是这样,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更是如此。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用1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他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3]面对这次疫情,我们党坚持生命至上,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坚持“生命至上”,就是人民至上理念在防疫斗争中的生动体现。

人民是党执政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掌握了先进的理论,对历史规律把握得更透彻,对社会发展方向看得更清楚,见微知著的能力更强,在实践中也应该走在前面、干在前头,起带路人的作用,是领导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少,党员和党组织活动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党就失去了生存基础。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掌政权已经70余年,掌握的社会资源不能说不丰富;已经有党员9000余万,人数不能说不多;有基层党组织400多万个,组织不能说不广。但是,在中国这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这些数字仍然是少数,亿万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是重要的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4]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正是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党执政才有了牢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党才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整个过程中,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自觉。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人民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人民对党领导下我国取得“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最为高兴,也最懂得感恩;人民最知道自己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是什么;人民对体制机制弊端感知得最早,对利益固化藩篱感受得最深;人民最清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及其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人民对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等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最为渴望;人民对生态保护、建设美丽家园最为憧憬。人民不仅知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在哪里,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道从哪里改、怎么样改,也最愿意参与到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的领导作用就在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智慧集中起来,加以归纳、总结、提升,形成反映民意的政策,然后再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贯彻落实下去,以发展成就增进人民福祉,赢得更大的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5],要“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6]。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再一次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7]。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也是党的责任。时代是出卷人,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把大家的事情做好了,人民群众满意了,才是最好的答卷、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进入新时代之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多。但鉴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群众收入存在差距的现实,人民需求差异性也变得更加突出,要同时满足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群体的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人民群众就业、收入、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困难群体的生活变得更为艰难。在这个危难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城乡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保障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了,才是最大的政绩。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于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经历百年奋斗,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一方面为党密切联系群众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加大了。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派头实足,高高在上,不愿意深入实际与群众打交道,制定决策靠听汇报、靠上级指示、靠自拍脑袋;不与群众一条心,自作聪明、唯我独尊、自以为是,认为离开群众照样能够做好工作。还有一些干部形式主义严重,文山会海、不干实事、不求实效,热衷于搞“动静”发“声音”留“痕迹”;投机取巧,耍小聪明,习惯去揣摩上级的心思,乐此不疲地去做一些自以为上级满意而伤害群众的事,甚至瞒上欺下,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底线,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干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干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与民争利、巧取豪夺、收贿索贿,搞各式各样的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出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以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进行自我净化,持之以恒地惩治腐败、整治“四风”,在解决“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拥护。然而,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处理好党群关系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因为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就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本书的逻辑结构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着重论证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强调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根据。第二章主要从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揭示我们党是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的,以及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胜利。第三章到第五章主要论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必须要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夯实群众之基、提升本领和能力。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群众基础坚实了,本领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人民至上,坚定而自信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第六章到第七章对两篇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指明共产党是为人类求解放的无私政党;《为人民服务》第一次用精炼的语句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两篇著作集中论述了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精神品格,是人民至上理念的集中体现。重温这两篇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于追溯人民至上的理论源头,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注释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第4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3]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保障》,《求是》2020年第18期。

[4]《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摘编》,《求是》2019年第13期。

[5]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6]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版,第240页。

[7]任仲文:《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