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天。
经过主治医生的同意,赵晓婉父亲终于出院了。
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不少,有在医院里买的,也有从家里带过来的,林远和发小李向东两人四只手里都塞满了东西,而赵晓婉和其母亲则是负责照顾赵山河。
坐着公交车,然后换乘渡轮,之后又叫了几个人力三轮车,这才从繁华的浦西来到了贫穷的浦东陆家嘴。
至于给他们租的房子,即便条件和医院的病房没法比,但也比他们老家那家徒四壁破房子要好很多,所以赵山河和徐艳红夫妻俩都十分满意。
原本,他们老家房子装修的事赵山河夫妻俩还不知道,赵晓婉想要等父亲看完病后回去时给他们一个惊喜。
现在既然决定留在上海,家里房子装修的事,也就不着急说了,省得又想着要回家。
而在上海租的这个独门独院房子的装修情况也十分一般,要不是没有时间,否则林远非得装修一番不可。
林远打算等过段时间,手头宽裕了,就将这个小远给赵晓婉他们家买下来,然后再好好的装修一番,等之后浦东确立国家级新区,开始大力开发陆家嘴时,不管是拆迁还是给安置房都能让他们家大赚一笔。
随着接完赵晓婉父亲出院,将她父母安顿好后,林远就开始忙活起来给陈有财家装修的事。
虽然有很多如实木地板,淡彩色墙面,踢脚线和石膏线等东西都和之前的差不多,但更多的则是细节上的不同。
如增加了一面墙腰线以下的鹅卵石镶嵌,墙顶的瓦片镶嵌,竹子造景和屋顶的荷塘月色装饰等等。
这些都需要林远亲自把关,尽最大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这次倒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给客户参观,而是为了人家帮助赵晓婉弟弟转到上海上学的事。
之后自己妹妹要想转到上海上学,也还得求到人家身上,给人家装修房子当然不能马虎大意。
原本说好的七折优惠,林远也会再适当的减免一些,在他看来这个订单只要能收回成本价即可。
之后,林远也准备了装修好后,请一个摄影师来专门拍摄一些照片,不能让客户实地参观,却也可以通过放大后的照片一览全貌。
房子装修在林远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陆家嘴工厂这边也迎来了徐艳红的第一次上班。
昨天都已经打过招呼,孙光磊带领的三个木匠又都见过,就没用过多的寒暄。
将丈夫安顿在门卫室后,徐艳红在问明中午有几个人吃饭后,就去买菜做饭了。
装修队现在在浦西干活,距离太远所以不回来吃饭,厂子里就有孙光磊三个木匠,再加上他们夫妻俩也就是五人,这对经常做四人饭的徐艳红来说很轻松。
但工作毕竟不是自己家做饭,紧张之下还是出了点小纰漏,如不小心油放多了,盐放少了等问题。
一切都在刚开始的磨合阶段,好在徐艳红做饭不难吃,多好吃也谈不上。
好在随着不断做饭,徐艳红的厨艺也随之有了进步,这才让几个木匠松了一口气。
做饭之余,徐艳红除了时不时的去门卫室照顾丈夫外,还会收拾一下厂子后面的七八亩地。
都是种的各种蔬菜,打理起来比小麦玉米要更花时间。
好在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天气转凉,各种蔬菜都开始陆陆续续收割。
为此,徐艳红还专门拾到出一间杂物房存放这些蔬菜。
实在吃不了的就拿到外面集上上去卖,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多多少少也能帮林远节省一部分后勤开支。
除了做饭种地和照顾丈夫,徐艳红也会帮助一帮糙汉子洗衣服和晒下被褥。
晒被褥倒是没什么,但是七八个人的衣服却是不少。
夏天还没什么,现在到了十一月,天气转凉后,手就很容易冻伤。
所以林远在得知未来岳母的举动后,就从原本就不多的启动资金中又拿出好几百,买了一台洗衣机。
就放在厂子里,解决了徐艳红洗衣服的问题,她只需要晾晒一番即可。
赵晓婉知道了也很感动,毕竟她是公司会计,公司财务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她再清楚不过。
原本的三千块启动资金就是从给赵晓婉父亲看病的三万块中挪用的,陈姐的房子装修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赔进去一千多的流动资金。
陈哥这边相对好一些,即便给他们算的只是成本价,但好歹没有亏欠不是。
再加上还需要给工人开工资,还得保障吃饭等后勤工作。
没几天就又到了陆家嘴厂子结款的日子,赵晓婉现在就盼着家里俩公司别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实在不行,她都已经做好了再从自己父亲看病的三万块中再拿出一部分来,反正只要用的时候再换上就行了。
而放在门卫室的赵山河也不是一直在床上躺着,也会在自己妻子的帮助下坐上轮椅去厂子里溜达两圈。
当然,在身体还没怎么康复下,更多的还是待在门卫室内。
虽然不能随意走动,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床上,但赵山河还是承担起了看大门的任务。
为此,他特意让妻子徐艳红去买了一个大号的铃铛,只要有人进来,他就会摇铃提醒。
随着身体逐渐康复,他坐轮椅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到时候他就能坐着轮椅给人开门,扛起看大门的职责。
他作为一家之主,当然不能光指望着女儿妻子赚钱,所以他也想尽快将身体养好,履行起看大门的责任,这样他嫌你给心安理得的领看大门的工资。
即便这看大门的工资不能和女儿赵晓婉比,甚至都没有做饭和管理后勤的妻子工资高,但好歹也是为以后在上海生活添一份助力。
所以,他对于医生每天按时吃药,活动多少下腿脚的嘱咐是一次都没有落下。
甚至,经常还都多做了一些。
虽然他看大门的每月工资都没有现在每天吃的进口药贵,但总归是生活有了盼头。
再加上儿子转上海上学的事也已经办下来了,想来用不了半个月就能过来,到时候一家人都在上海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