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诗,学到李白的句子“蓬莱文章建安骨”,我好奇建安骨指的是什么,就去问长辈、问老师,他们都给我指向了一个答案:“三曹”。“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曹操我们都知道,从小看《三国演义》,总下意识觉得他是个坏人。曹丕也很阴险,也就曹植还算是个好人。当时尚年幼的我看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如此黑白分明,丝毫不懂他们和建安风骨有什么关系,竟然还会让李白向往敬佩。长大后重新读了读史、学了点知识,我才越来越明白,人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沉思录》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对待古人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从其他视角,重新旁观“三曹”的故事。

  

曹操:最后的遗言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枭雄,奸臣,还是诗人?鲁迅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钱穆说:“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他出身宦官之家,却凭借一己之力成为北方霸主。他胸怀天下,又残忍狠毒。他会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样体恤天下的诗句,又可以冷酷残忍,仅仅因为衣着华丽就把曹植的夫人处死。

公元220年,六十六岁的曹操收兵返回洛阳。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和刘备争夺汉中,失去了夏侯渊、失去了于禁、失去了庞德,最终不得不和孙权联手擒杀关羽,再令孙权称臣。满身疲惫地回到洛阳后,曹操便一病不起,终于在这一年的春天去了。而在一片众说纷纭中,他在死前用最后的力气写下了这篇《遗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帐,朝晡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大概翻译一下,意思是这样的:

“我半夜醒来自觉身体不适,熬到天亮,吃了粥,出了汗,又服了当归汤。我在军中实行依法办事是对的,至于小发怒、大过失,不应当学。天下尚未安定,不能遵守古代丧葬的制度。我有头痛病,很早便戴上了头巾。我死后,穿的礼服要像活着时穿的一样,别忘了。文武百官来殿中哭吊的,只要哭十五声就行,待我下葬以后便脱掉丧服;那些驻防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官吏们也都要各尽其责。我入殓时就穿当时所穿的衣服,埋葬在邺城西面的山冈上,靠近西门豹祠堂,不必用金玉珍宝陪葬。我的婢妾和歌姬都很辛苦,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好好地对待。在铜雀台的正堂上安放一个六尺长的床,挂上灵幔,供上肉干类的祭物即可。每月初一、十五,从早至午就向着灵帐歌舞。你们要时时去铜雀台,就远远地看望我的西陵墓田。我遗下的熏香可分给诸位夫人,不必以此祭祀。各房的人没事做,可以学着编织丝带和鞋子卖钱。我一生历次做官所得的绶带,都放到库里。我遗留下来的衣物、皮衣,可放到另一个库里,不行的话,你们兄弟就分掉吧。”

看懂了吗?只有这个时候,他不再是杀伐决断的君王,也不再是豪情壮志的诗人,而是一个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垂危老人。

一生戎马,毁誉参半,回头来看,实在不值一提,都一切从简吧。我本就是一介凡人,不必伪装怜惜我,让恨我的继续恨下去。而西风残照,落日楼头,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请你们务必、务必各自珍重。最好,记得常来看我。

  

曹丕:如果可以,我也想被你认可

  

我们知道曹操、曹植文采出众,但曹丕凭什么可以和他们一起位列“三曹”,名留千古?很多人对曹丕的印象可能是《三国演义》电视剧中那个阴险的小人,同样的故事,如果从曹丕的视角来看,会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再次把时间回溯到一切纷争的起点。东汉末年,三十岁的曹操因为不肯迎合权贵,隐居乡里闭门读书。公元187年,他和卞夫人生下了他俩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曹丕。曹丕从小博览群书,通晓诸子百家,六岁便学会了射箭,八岁学会了骑马,后来一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后又突袭曹操,导致曹操兵败。这一战,曹操失去了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而当时曹丕也身在军营,这是他第一次目睹至亲战死。他在战火中骑着快马侥幸逃脱,那一年,他才十岁。

曹昂死后,曹丕便成了兄弟们中的大哥。按理来说他应该是弟弟们的表率,然而他的几个弟弟却相继迸发出惊人的天赋。神童曹冲,被曹操多次公开称赞,甚至暗许将来由他继承大业。还有文采出类拔萃的曹植,登铜雀台游玩时曹操曾出题给几个随行的儿子,曹植不假思索便写出了名篇《登台赋》。曹丕虽然各方面都不差,但又似乎各方面都差了一点。他每次看着父亲称赞自己弟弟时爽朗的大笑,就不由得陷入长久的沉默。他在想:我为什么不可以?

  

在成为一个政治家之前,曹丕骨子里也是一个文人。他也像曹植那样,拥有文人细腻幽微的情感。在众宾欢坐的宴会中,他会写“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看到流民遍野,妻离子散,他会写“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他的《燕歌行》是公认的我国第一首完整成熟的七言诗,在这首诗里他更是把这种细腻发挥到了极致:“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他在《典论·论文》中畅谈文学,我们今天熟知的“建安七子”之名,就是从他笔下而来,而这部专论也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作品。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敢沉溺其中。他从小跟在曹操身边,见惯了父亲的杀伐决断,也见惯了文人被他们的天真和感性所拖累。所以,当他决定去权力的顶点看一看时,便开始收敛自己的文人气质。他要像他的父亲那样,不仅怀抱着雄心抱负,也要有实现这种抱负的必要手段。

继承之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不出意料,最后由政治家曹丕战胜了文学家曹植。曹丕继位后做了曹操一直不敢做的事情——废汉自立,并且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他整顿朝纲,颁布《禁诽谤诏》,禁断大臣间互相诬告的不良之风;对外,他平定青、徐二州,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后来更是三次亲征东吴。他在一次次试探和前进中逐渐靠近了自己的父亲。

  

围绕在曹丕身上的主要争议,是在七步成诗的故事里表现得太像一个昏君。但这件事在《三国志》和《曹植集》中都没有收录,而是出自二百多年后的《世说新语》,所以历来都有很多人怀疑其真伪。

公元225年冬,曹丕途经曹植封地,终于与这位曾经和他争权的亲弟弟见了一面。彼时曹丕年近四十岁,而曹植小他五岁,一个是大权在握的皇帝,一个是有名无实的藩王。窗前风雪交加,屋内灯火闪烁。他们是亲兄弟,儿时曾一起嬉戏打闹,如果他们生在寻常的书香门第,长大后也许可以成为像苏轼、苏辙那样生死与共的兄弟。但一阵风起,这种美好的梦想随之幻灭,他们突然发现,人生真的无法重来。命运一次次地把他们推向大路两边,各自为营,注定难聚。曹丕走后,下令曹植封地增户五百。

公元226年初,曹丕经过长途跋涉回到洛阳,几个月后病重。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希望能够像他的父亲曹操那样,丧事一切从简,不封陵、不建寝、不陪葬,妃嫔各自归家。想来浮华戎马半生,爱恨欲权争了一辈子,到头来他还是暴露了自己是兄弟之中最平凡的那个,也恰恰是最想得到父亲认同的那个。也不知,最后一刻,他是否如愿?

  

曹植:空负才华,不知所求

  

古往今来公认的三大“仙才”,分别是曹植、李白和苏轼。出身世家望族的南朝文豪谢灵运一生狂傲,却也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他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亲弟弟,自幼天赋异禀,文采出众,然而先被父亲所弃,后被兄弟猜忌、侄子软禁,一生空有其名,只活了四十一岁便郁郁而终。而他留下的那篇《洛神赋》却被后世奉为“八大名赋”之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都出自这里,论写美写情,无人可出其右。同时也正是这一篇《洛神赋》,将他一生命运一分为二,前半生是不可一世的才子,后半生是哀叹乞怜的陈王。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即位,也是这一年曹丕废汉自立,两兄弟间的争斗终于被摆在了台面上。曹植穿着丧服,带领群臣为汉而哭。曹丕非常生气:“我刚刚称帝,你却哭哭啼啼,是何居心?”他开始处处针对曹植,先后杀了曹植的两个至交亲信丁仪、丁廙。

但在母亲卞太后的压力之下,曹丕最后还是放过了曹植。公元221年,二十九岁的曹植被封为安乡侯,去了河北晋州。这名义上是分封,实际则是被贬,从此他只能当个有名无实的王侯。几个月后,他又被改封鄄城侯。对一把渴望上阵杀敌的宝剑来说,最大的侮辱便是将它供起来。曹植就是那把宝剑,曹丕给了他荣华富贵,但偏偏不给他最想要的建功立业的机会。第二年,曹植又被封为鄄城王。在受封回城的路上,途经洛水,他思绪万千,写下了那篇《洛神赋》。

这篇赋文一出,震古烁今。因为其中句句飘飘似仙,简直非人间之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洛神赋》节选)

为什么古往今来有才的文人那么多,能称为仙才者却寥寥几人?因为仙才非凡才,仙人之才,浑然天成,全凭意使。你想想,在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古人对文字的运用、文体的探索都还处于早期阶段。曹操已经是当时最著名的文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句子已是不可多得的名句。而曹植这篇横空出世的《洛神赋》,将文字的组合运用到了新的境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足以奠定他仙才的地位。

然而,历史又留下了一个问题:这么传奇的《洛神赋》到底是为谁而写的?

有不少人觉得《洛神赋》是为曹丕的妻子甄姬所写,也就是曹植的嫂子。这种说法来源于唐朝人李善,他说最初想娶甄氏的是曹植,但曹操却把甄氏许给了曹丕。等甄氏死后,曹植去觐见曹丕,席上曹丕把甄氏曾经用的金缕玉带枕送给了他。曹植就抱着枕头返回封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氏前来相会,醒来后睹物思人,便写下这篇《洛神赋》。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合理。首先,甄氏被许给曹丕时,曹植才十三岁,基本还是个孩子。其次,以曹丕的心性会允许别人给他戴绿帽子吗?更别提把自己妻子的遗物送给别人。所以这段故事大概是李善结合了当时盛行的传奇小说的风气而想象出来的,但是他为什么会这么编呢?因为最初《洛神赋》叫《感鄄赋》,曹植当时的封城便是鄄城。“鄄”和“甄”两个字在古代有通用的情况,比如《史记》中就有“诸侯会桓公于甄”,这里的“甄”其实就是“鄄”。所以魏明帝曹叡为避母讳,下令将篇名改成了《洛神赋》。后来不明缘由的人以为《感鄄赋》是《感甄赋》,是曹植有感于甄氏而作,这才难免对他们的关系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洛神赋》所描写的是曹植的亡妻崔氏。她本出身清河崔氏,是名士崔琰的侄女,容姿艳丽,风华绝代。史书记载,曹操因为看她穿着华丽,有失节俭,将她赐死。

为什么说是给亡妻写的呢?《洛神赋》中有句:“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牵牛织女为夫妇之说,在他另一篇赋文《九咏》中也印证过。除此之外,文中有多处类似的说法,也多适用于夫妻之间。所以相比“写给甄氏”之说,“想念亡妻”之说更加合理。

历史只留下这些蛛丝马迹,至于曹植到底是为谁写的,现在也没有定论。只是写完这篇赋后的十年间,曹植不断给曹丕、曹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重用,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迁封和没完没了的监视软禁。他一辈子也没能等到亲人的信任,在四十一岁那年郁郁而终。

我始终觉得,像曹植这样的仙才,我更情愿他写作此篇时不是拘于一人情思债苦,而是掺杂了这世间诸多感受。他独自坐在回城的马车之上,晃晃悠悠,听到洛水滔滔,恍惚间想起了儿时兄友弟恭,作诗被父亲夸奖;想起了父子齐心,戎马沙场;想起了弟弟曹冲意外离世,父亲一夜白头;想起了妻子含冤而死,嫂子甄氏晚景凄凉;又想起自己,自恃不世之材、遨游放浪,如今却孤影缥缈、未来无踪。到底浮生似梦,为欢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