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表现性目标的课程不值得上

我当企业大学校长的时候,我的邮箱里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课程邀请函。我打开这些邀请函,几乎用1分钟就能判断课程是否值得参加。我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打开课程大纲,看课程目标是怎么表述的。99%的课程目标都是这样描述的:学生能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

如果一个课程目标是用了解、理解、掌握这样的词汇表述,我认为该课程基本上不值得参加。什么叫了解、理解、掌握?这样的表述根本没办法验证啊!这样的课程目标设置,实际上暗含着一个假设:老师讲到了,就认为学生应该了解了;老师论证了,就认为学生应该理解了;老师演示或者带领大家练习了,就认为学生应该掌握了。而事实的情况绝非如此。

这种传统表述教学目标的课程,使老师在授课中没有任何压力,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老师会认为,反正我讲了你就应该了解,我论证了你就应该理解,我演示了你就应该掌握,至于你没有了解、没有理解、没有掌握,这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表述使得授课效果无法验证,教学效果评估因此成为世界级难题。以老师为中心、以内容为中心的课程,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没有机会深度学习,怎么可能评估出真实的教学效果?

所以,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就是把用传统语言描述的教学目标改造成表现性目标。

什么是表现性目标?这要从学习的本质说起。学习是透过教授或者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者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点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者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才是学习的结果。观察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是最直接的学习效果评估方法,这就叫作表现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