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画中的宝藏

“叮咚——”

一声门铃响起。

李洪绸带着安宁出现在了房间门口。

“李导,你们来的正好,我正找你们呢。”方木打开门,看到两人后连忙将两人请进了房间。

随后又倒两杯茶给两人。

“方先生,你找我们什么事?”李洪绸率先开口问道。

方木喝了口茶,从兜里取出了一张新的银行卡递给了安宁,“孙思涵的事情很抱歉,这是一点心意。”

看到卡后,安宁脸色微变,连忙摆手拒绝,“方先生,其实我真没事,而且她已经道过歉了,李兄也给我发了个红包,这钱我不能收!”

“是啊,方先生,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安宁被打的那一幕也被我放进了MV中,就当是拍摄计划。”李洪绸也在一旁劝说着,说实话,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赔偿,这件事已经到此为止了。

方木皱了皱眉头,将手中的杯子放下,“李导,我就是个跑腿的,这样吧,我请你们帮我一个忙,这钱就当报酬可以吗?”

“方先生请讲。”

李洪绸也没有拒绝,毕竟这钱是孙思涵给安宁的。

说完,方木拿出了手机放在了桌子上。

两人凑过去看了眼手机屏幕。

“这好像是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不知道方先生找我们做什么?”

李洪绸一眼就认出这幅画,作为曾经拍出过天价的画,他还是略有耳闻的。

方木点了点头,“不错,就是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我想请你们帮我看看这幅画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没有。”

不同寻常的地方?

李洪绸再次打量了下手中屏幕中的画,仔细看了许久,几乎和原版一模一样,可以说就是拿手机拍的原版。

他摇了摇头说道:“方先生,恕我才疏学浅,这画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是赝品的话,这画很完美,至少以我的水平暂时看不出瑕疵,可能是手机屏幕的关系,如果能拿到画仔细看看,没准能发现些什么。”

闻言,方木叹了口气,将手机拿了回来,“李导,这画是真迹,不是赝品,我只是很好奇究竟是一副什么样的画能价值好几个亿,您应该懂一些,能和我说说吗?”

李洪绸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自己没看出来呢,原来是这样。

拿起杯子喝了口茶后,他沉声说道:“价值好几个亿的艺术品虽然罕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就拿这幅画来说,是齐老先生晚年所做,这个画一共创作了两幅,其中一副是在齐老年轻时候创作的,但现在已经彻底找不到了,物以稀为贵,再加上齐老先生当时作画的年龄正好是黄金期,所以这幅画整体的完成度非常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你要说这画为什么值几个亿,那还真不好解释,原因很复杂...”

说实话,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是物品本身决定的。

非要去探究价值的话,那很难得到一个答案!

“除了价值外,那这幅画就真的没有别的作用吗?”方木仍不死心的继续问道。

“别的作用?”李洪绸笑了笑,“对于喜欢画的人来说或许有点,但对于咱们这些不太懂的人,除了观赏性和投资性,应该是没了,像以前很多暴发户连观赏性可能都不具备,单纯的就是听别人说这画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值钱,就一股脑的拍了。”

听完李洪绸说的,方木不禁思考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

就在这时,一旁未开口的安宁忽然说道:“方先生,关于这画我还听过一些传闻,不过这传闻挺假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没关系的,你说。”方木将注意力看向了安宁。

安宁从手机里面翻找了一下,随后清了清嗓子念道:“据传谁要是能解开这幅画的秘密,就能得到一批宝藏,据传当年袁世凯得到了齐老先生年轻时候创作的这幅《山水十二条屏》后,根据画中的某处将所有的财产埋了起来,后来在他57岁那年病死了,画中的宝藏一直就没有人找得到,蹊跷的是,自从袁世凯病逝之后,那幅画也消失无踪,所以目前流传的这幅《山水十二条屏》是唯一能找到袁世凯宝藏的线索,这应该能解释为什么这幅画这么贵的原因。”

听完安宁说的,方木和李洪绸明显愣了一会。

还是方木率先开口问道:“就算袁世凯的宝藏和这幅画有关,那也不值好几个亿呀,而且袁世凯死于1916,距今100多年过去了,说不定早就被人找到了上交国家也说不定!”

“对。”李洪绸点头称道:“安宁,你这故事太假了吧。”

安宁看着两人,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其实我也就是当一故事看,里面很多逻辑和内容都没法细究的,不过目前为止这个版本传的最多也传的最广!”

方木想了想,是这么个道理,听故事要啥逻辑呢,都说无巧不成书,意思到了就行,于是他开口问起,“这个故事的完整版能发我一份吗?”

“你等等,我转发给你...”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故事转载给了方木。

方木下载下来之后,仔细看了一遍,忽然发出疑惑,“这个袁世凯家族魔咒是什么意思?”

“这个啊,也是一个故事,但和这件事没有太大关系,”安宁走到了方木身边,看了一眼后解释道:“据传啊,这袁世凯家族中的人不知道得了一种什么怪病,具有遗传性,反正就是都没有活过60岁的,袁世凯自己也不例外,57岁那年称帝,但仅仅不到3个月就被撤销了帝王制度,也是在同一年他病逝,后来有人发现他家里其他人也是没有活过60岁的,所以就有了袁世凯家族魔咒一说。”

“这个事情呀,它不能这么想,那个年代的人活不到60岁很常见,57岁算是比较长寿了,不像咱们现在,活过100岁也有不少,咱们还是得用科学的眼光看这件事。”

李洪绸听后,补充了一句。

其实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以前的事情,会发现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最终都能找到对应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