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做不好的家长
- 这样管,孩子就会有惊人改变
- 高轶飞编著
- 14857字
- 2023-06-15 11:14:44
其实根本无须刻意观察,孩子就能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其实根本无须刻意模仿,孩子就复制了我们太多的行为。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做不好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有什么样的家,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孩子健康心灵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孩子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合理。
这是一个真实的、关于死囚的故事。他叫梁小丹,出生在辽宁丹东,很小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而他人生的悲剧也就此开始。
他被判给了父亲,跟着父亲及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父亲的性格乖张暴戾,从不允许母亲来看望他。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母亲就只来过一次,那是他8岁时候,母亲偷偷到校门口塞给他两个梨,那两个梨就是他童年中对母亲的所有记忆。而就因为这两个梨,他被父亲暴打了一顿,打断了一根皮带。从此以后,母亲再也没敢来看他。
他就在父亲的皮带下慢慢长大了。疏于管教的他染上了不良习气。在这时,他的父亲、爷爷、奶奶在同一年去世了,他人性善良的一面被亲人的离世唤醒了。他找了份工作,而且非常努力。有一次,他拾到了装有一万元钱的钱包都毫不犹豫地还给了失主。
可在这时他却得了肝炎,并被单位辞退了。万念俱灰、生活无着落的他选择了抢劫,在实施抢劫时,他杀害了一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被判了极刑。在监狱里,他认罪伏法,但想见见16年未曾谋面的妈妈。于是一个死囚找妈妈的故事牵动着丹东大地数万人的心。
最后,他的妈妈带着无比的悔恨与自责出现了。
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责备这位可怜的母亲,但是不是应该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梁小丹不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如果他的父亲不是用那种方式管教他,那么结局会不会大不一样呢?从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的命运、成长方向就取决于他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这个概念主要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家庭气氛、教养方式等。其中,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话,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关系不大,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家庭气氛及教养方式等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家庭气氛方面: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会令青少年的犯罪率增高。
在教养方式方面:父母比较民主,则孩子独立、大胆、机灵,善于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父母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则顽固、冷酷无情、倔强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就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骄傲;父母过于保护孩子,则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社交能力;父母教养意见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父母支配型教养孩子,孩子就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总之,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想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就要让孩子有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个值得效仿的榜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夫妻相敬相爱
夫妻应该相敬互爱,而且要公开地让孩子看到这种深厚感情。比如,父亲在生活中多照顾妻子,逢年过节向孩子的母亲赠送礼物,出门时给她写信等。如果一个孩子了解他的父母是相亲相爱的话,父母就无须更多地向他解释什么是友爱和亲善了。父母的真实情感流入了孩子的心田,从而有益于他在将来的各种关系中发现真挚的感情。
2.夫妇共同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责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家务和养育孩子方面妻子要比丈夫付出得多,这样做是不好的。一个良好的家庭里,丈夫应该自觉地帮助妻子,这样不但会赢得孩子的尊敬,而且会使夫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抚养教育孩子,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
3.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示范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身教胜于言传。当我们把垃圾放入垃圾箱里,孩子也会这样做;而如果我们随处乱丢的话,孩子也会乱丢杂物。如果我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助人为乐,处世豁达,我们的孩子也就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孩子在潜移默化地模仿着我们,因此我们需要使自己成为好的榜样。
孩子从他的家庭环境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家庭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因此,父母们要注意身教重于言教,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这样孩子的心智才能健全。
这第一任老师,你做得够不够好
常言说,身教胜于言传。古人曾说:“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
研究表明,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当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打上深刻的烙印。资料表明,父母的影响常常会让孩子终生难忘。孩子是一面镜子,他因为你个性的优点而闪光夺目,也因为你身上的瑕疵而暗淡无光。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他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心理学是怎样论述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的呢?
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互相补充的,各有优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因此,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忍耐、服从,这就是我们说父亲和母亲都要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
一天,在儿童乐园里,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到这里来玩儿。这时几个儿童在一种大型攀爬器械上爬得正高兴,这个孩子看到别人玩儿得开心,自己也要上去,可是上去以后又害怕了,不敢往前爬,说:“爸爸,快抱我下去。”
爸爸回答:“下来干什么?没事儿,往前爬!”
可是妈妈心疼,马上把孩子抱了下来。
男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有时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做各种游戏,有时和孩子一起修理各种玩坏的玩具,有时他们会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当然,在母亲眼里,父亲对孩子的要求有时是近乎“苛刻”的(如前边的例子),但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
有人经过观察后发现,男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问你冷不冷、热不热、想吃什么东西吗、渴不渴等生理性问题,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向外”“向前”上。因此,也有人说,勇敢、幽默、豁达、自信等品质很难从母亲那里得到。
我们之所以强调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的托幼机构中很少有男性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女性工作人员,这就更加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这种情况对女孩也是有损失的。研究发现,这种女孩长大成人后,在男人的面前往往感到手足无措,经常出现紧张和羞涩。
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父亲都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发挥父亲的作用。如果再深一步讨论的话,可能问题更加严重。资料表明,有极少数男孩因为很少接触父亲,性格中多数是女性特征,甚至发生性别角色混乱,长大后在恋爱与婚姻中会遇到困扰和障碍,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我们恳请那些终日忙于工作、生意和社会交际的父亲们,每天至少拿出两个小时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男人对家庭是很重视的。他们很多人都打破了父辈的常规,比任何时候都积极地参与抚养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前,很多男人陪伴他们的妻子做产前检查和参加分娩课程。一个世纪前,很少有父亲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情景,而今天,如果哪个父亲不在现场,就会让人感到意外了。
因此,爸爸这个词可解释为连接、抚养、情感参与、支持、建议和保护。当更多的父亲参与他们孩子的生活时,孩子们才会进一步地认识到这个词的意思是男子气质。在这个时候,父母们可能才会发现,养育孩子其实就是教育他们自己。
孩子要在爸爸身上得到什么呢?
根据调查,孩子最希望得到的品质大多数都是在他们的父亲那里学到的,用孩子的话说,有16种品质是他们希望从爸爸那里看到的:
1.认真对待我们如同我们对待自己;
2.为了我们做个有同情心的建议者;
3.向我们显示你爱我们,且是真诚的爱;
4.向我们提供安全和保护;
5.相信我们和信任我们;
6.处事利落和不做工作狂;
7.接受我们为独立的个体;
8.尊重我们的权利和我们的意见;
9.向我们展示你有幽默感;
10.确信拥有希望;
11.与我们一致;
12.记住做什么事都童心未泯;
13.承认你的错误且不要做个十全十美的人;
14.允许我们犯自己的错误;
15.要轻松愉快;
16.在我们面前不要议论妈妈。
90多岁高龄的日本“育儿之神”内滕寿七郎博士几年前来上海参加“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他说:“孩子是反映父母心灵的镜子,如果母亲心神安定,孩子也会从容不迫。”在《育儿原理》一书中,他建议父母们,0~3岁孩子的教育,母亲要用温暖的眼神去传达母爱,以豁达、自然的心情去养育婴儿,并注意孩子1.5~2.5岁期间萌生的自我意识,这是极为重要的。他提醒父母,3岁前不要体罚孩子,这是大脑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4岁前不需“言教”,3岁前后用“不行”这个词进行教育还行不通;小学1~3年级不要再去帮他做任何事情;小学4~6年级,孩子智力开始发达,同时开始确立自我意识,并产生自尊心;初中生随着激素的激变,情绪变化会很激烈,教育的主角应从母亲转移到父亲;高中生开始进入成人准备阶段,父亲的生活态度最能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如果父亲不积极参与教育,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很难培养起来。很多父母总是忧心忡忡,抱怨孩子自护能力差,经常责怪学校、责怪社会。可是只要认真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原因就出来了。
事实上很多父母不明白,孩子比成年人动作更灵敏、反应更快。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不少大人被砸死了,而孩子躲在安全的角落里幸存下来。再如纳粹分子在剿杀犹太人时,很多大人被逐出了家园,而机敏的孩子像小动物一样四处躲藏,避过灾难。
心理学上有“防御反射”之说,灵敏地避开危险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可是父母却抓住孩子不肯放手,这恰恰扼杀了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造成可悲的天然能力退化现象。
很多孩子身上常常出现“不敢”的现象。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敢”,而是父母首先“不敢”。
比如说,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和迁就,不让孩子单独睡觉,理由就是“孩子胆小,不敢自己睡觉”。其实孩子的这种“不敢”首先是父母“不敢”。一般来说,10岁左右的孩子不应该再与父母睡同一个卧室了,可是在“不敢”的理由的支配下,孩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与父母同床而眠,直至长到十五六岁。
这是不好的。父母应该明白,孩子越大,其“不敢”的影响就越大。心理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作“分离焦虑”。这种情况如果很严重,孩子就会产生恋母或者恋父情结,生活不能独立,以致可能婚后对妻子或丈夫过分依赖,有时甚至出现人格缺陷,表现出过分的占有欲。
了解了这些,身为父母,就应调整一下自己的“不敢”情绪。因此,父母应该要求孩子到他自己的房间去睡。
孩子要在爸爸身上得到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神秘,大部分品质通过我们谦虚谨慎地努力是可以获得的。但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仍渴望他们的爸爸更多参与他们的生活,正如现在的爸爸渴望他们的父亲更多参与他们的生活一样。这种不幸的渴望循环到今天,看来应该被打破了。
尽管没有一个父母能够“十全十美”,可是我们可以尽量做与孩子们相关的事情。父亲节是一个机会,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他们要发展什么样的品质,并且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如果父亲接纳孩子的建议,就能够成为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爸爸了。
总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会不自觉地效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对孩子要讲信用,答应了的事一定要兑现,不答应的事就一定不去做。这样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有威信,在以后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
家长们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有时我们与孩子嬉戏,一个玩具掉在地上,想让他捡起来。孩子可能会伸出小手,指着玩具看着我们咿咿呀呀的,那意思大概是让我们去捡吧。而如果这时我们不经意地用脚踢一下玩具,孩子就会兴奋地学着我们去踢。这下可好,再怎么让他捡都不会捡了,他会踢着玩具满屋子跑。
孩子往往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在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每次看完报纸,图图爸爸就随意放置到沙发、茶几上,绝不叠整齐放回书架;脱下的衣服和买回家的东西随手一放就完事大吉。无独有偶,图图画完画或玩完玩具也从不收好,床上、地上、桌上难以找到一块整齐的地方。面对家里的残局,妈妈常常是一边收拾一边提醒图图:“这件东西你从什么地方拿来的,玩儿完以后还要放回去。”
图图走到哪儿就把东西扔到哪儿,这笔“账”应该记在爸爸身上。正是爸爸随手乱扔东西的做法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并使图图在潜意识里将“无序”、缺乏自理和把责任推给别人看成是理所当然。尽管妈妈一再强调,但是,妈妈的“言传”最终难以抗衡爸爸的“身教”,爸爸的不良习惯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萌萌想给芭比娃娃穿粉裙子,表姐薇薇则要给娃娃穿红裙子,萌萌说:“娃娃是我的,我不让你玩了。”薇薇很生气,把粉裙子扔到地上,还使劲踩了两脚。薇薇妈妈要薇薇向萌萌道歉,薇薇却理直气壮地反驳:“不!你上次把我的画撕了,不是也没说‘对不起’吗?”“那是因为你画画不专心……”妈妈辩解说。
妈妈要求薇薇道歉,然而妈妈的言行却不一致,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恰恰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极为不良的示范,以致薇薇学着她的样子,死不认错。薇薇的行为正是妈妈的翻版。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
在一个家庭之中,如果说男孩的成长是从模仿父亲开始的话,那么,女孩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就是母亲。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待人接物的方式,举止风度,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他们成年以后,父母的影响就会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
赵小兰随同家人来到美国一年后,入境随俗,也想举办一次自己的生日派对。她跟妈妈讲了这个愿望。妈妈表示完全赞成,并亲手做了奶油蛋糕,准备了生日蜡烛和晚会帽子,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同美国孩子一样,热热闹闹地做一次接受别人祝贺的小主人公。
许多邀请请柬发出去了,赵小兰期盼着客人们的到来。不料,生日派对那天晚上,望眼欲穿,只有两个同学来了。赵小兰的心情跌到了谷底,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妈妈的心灵感应到了女儿的心灵,却不动声色,照样举办生日派对,照样切蛋糕,照样唱生日快乐歌。母爱并不是一个模式的,赵小兰的母亲爱女儿,用自己的言行,向没有成熟的孩子灌输了处变不惊、不卑不亢、自尊自重的生活方式。母亲让孩子爱惜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尊严,让孩子保持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要为更美好的事物奋斗。因此,面对其他人时,孩子不会示弱,要自重,言行得体,不做让自己感到难堪的事情。好的父母会让孩子清楚地懂得,我们来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要仪态端庄,举止正确。
孩子是否以自己的父母为荣,父母身上是否有足够的精神营养供孩子汲取,这些都是重要问题。那些以父母为荣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起较高水平的自尊,并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自我预期。
对于家长来说,教养儿女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孩子模仿父母,我们不能禁止孩子们模仿,相反,我们应该让自己值得模仿,哪怕是我们行为中最微不足道的细节。
小吴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性,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她有一个5岁的小女儿,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幸福。大学时代的自由生活,使她养成了不拘小节的习惯,说话直接尖刻,从不顾及别人的面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按时吃饭、通宵熬夜的事儿也时常发生。先生提醒过她多次,可小吴当时答应得挺好,一转身就又忘记了,继续我行我素。
在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使小吴彻底改变了自己。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小吴:“你的女儿很可爱,非常聪明,老师教什么东西她差不多都是第一个学会。但是她和小朋友们相处时不太合作,昨天一个小朋友要和她一起玩拼图,她竟然说‘这是笨人玩的游戏,你醒醒吧’。”小吴惊出了一身冷汗,天啊,这不是自己的口头禅吗?先生提醒过多次,可就是改不了。女儿这么小就目中无人,长大后不在社会上碰壁才怪,等她性格定型之后,再矫正肯定是事倍功半,看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注意要在女儿的教育上下功夫了。
小吴知道女儿的一些小毛病都是从自己身上学来的,要教导女儿,首先自己要改过,否则,不光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还将影响到女儿的一生。
从此以后,只要女儿在身边,小吴就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说话轻声细语,对先生和女儿坚持“多称赞,不挖苦”;每天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在小区周围散会儿步,回家看看电视,看看书,安排女儿睡觉后,自己也按时休息。一开始时,小吴总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但时间长了,自然形成新的习惯,不仅仅是做给女儿看了。单位里新来的大学生还总是赞叹“吴姐做人宽容体贴”呢!更重要的是,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已经变成了一个文静可爱、乐于助人的小姑娘,有规律的作息生活更给了她一个健康的身体。
孩子模仿父母,最初并不会鉴别分辨。父母希望孩子学的,他会模仿;担心他学的,他照样会模仿。这时候,父母仅仅是在口头上禁止是没有效果的。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如何还能要求孩子做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朱庆澜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无论是什么教育,教育人要将自身做个样子给孩子看,不能以为只凭一张口,随便说个道理,孩子就会相信。”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首先,爸爸妈妈要作出表率来。
父母立场要一致
《红楼梦》的《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贾政为了教育宝玉,决定对其实施“笞挞”。听到消息的王夫人急忙赶来阻拦,威胁道:“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这样的情景即使在今天也不少见,中国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自古便存在分歧,常是一个要管,另一个则要护,而这种教养方式埋下的隐患也随之诞生。
朋友的孩子今年9岁,由于平时朋友夫妇工作繁忙,无暇照顾他,就将孩子送到了省城最好的封闭学校小学部上学。这个孩子着实不让父母省心,在学校里根本就待不住,常常偷偷爬出校门给爸妈打电话,今天说脑袋疼,明天又是肚子疼。偏偏孩子的妈妈特别宠着他,只要孩子一说不舒服就不顾一切地从几十里外的县城赶过来,结果来了之后才发现孩子根本什么事也没有。因此朋友生了不少气,可每次想教训一下孩子时,做母亲的就不顾一切地上前阻拦,于是每次的教育都不了了之。这孩子也算把母亲看透了,于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一次次地往家打电话。前几天,朋友夫妇刚刚看完新闻联播,又接到了儿子的电话,说他胃疼,做母亲的又急了,就要披星戴月地赶去省城,硬生生地被朋友给拦了下来。孩子母亲便开始痛哭流涕。后来,还是托省城的朋友把孩子接了过去,孩子妈妈才安静下来。
还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管不了了。这个小男孩长得好看,又聪明伶俐,可就是不爱写作业。每次爸爸刚说孩子两句,妈妈就已经泪儿腮边挂,气得爸爸直摇头叹息。也是因为不能完成作业,老师将孩子的妈妈叫到了学校,刚刚在她面前批评孩子两句,这位妈妈又抽泣起来。这样几次之后,吓得老师再也不敢叫家长了。所以孩子的坏毛病愈演愈烈。现在,这个孩子在家里已经无法无天了,天老大,接下来就是他了。前些日子,朋友自嘲似的拿来孩子的家庭作业给大家展示,皱皱巴巴的本子上寥寥写了几道题,高兴就戳上几个字,不高兴的地方就空着,然后在每篇作业的下端是他妈妈潇洒地检查作业之后的签名,老师对此也无可奈何。一个原本聪明可爱的孩子就这样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生。
人从小就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懂得“趋利避害”。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中一方责罚他们时,孩子会本能地寻找庇护。此时如果另一方站出来跟爱人“唱对台戏”,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总会有人来帮我,即便我做错了。父母对待孩子的立场分歧容易让孩子变得遇事就依赖别人,喜欢逃避,甚至养成回避性人格。
事实上,不少父母都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错误。譬如,妈妈在教育或责备时,爸爸站出来替孩子说话;或者是在爸爸责备孩子时,妈妈站出来替儿子鸣不平。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孩子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不肯起身,妈妈便催促孩子去做功课:“不要再看电视了,该去做功课了。做完了好睡觉。”孩子不起身:“我看完再去!”妈妈坚持说:“看完这个节目,就很晚了,还能做什么功课!快去,听话!”儿子正在犹豫,这时,爸爸却在一旁调和:“让他看完算了!”儿子当然也就不起身了,结果功课也就不要做了。
在花钱上也常出现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孩子跟妈妈要钱买新运动鞋,妈妈认为旧的没有破,可以穿,不必买,因而不给钱。孩子又去找爸爸,爸爸经不起他的纠缠便给了。
这是两个常见的例子,夫妻虽然没有争吵,但是给孩子的不良影响却是一样的。这使爸爸(或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了威信,孩子有了依仗,可以不听爸爸(或妈妈)的话,助长了孩子的任性和娇气。而且,这样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助长了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为既然爸爸认为妈妈责备的不对,或者反过来,妈妈认为爸爸的责备是不对的,那么孩子当然可以不必听了,因而孩子的错误或不良习惯也就得不到纠正,而且会对父母的意见和责备都置若罔闻。
有时,孩子还会利用父母的意见分歧来操纵父母,他们甚至可能用挑拨离间来脱身。比方说,爸爸对儿子的功课要求非常严格,但妈妈觉得丈夫给了孩子太多压力。
做功课时,孩子说他“英语很烂”,并抱怨老师教得不好。这时爸爸批评他,要求他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提高英语成绩。孩子没有理会而是去找妈妈帮忙。这时妈妈跳了出来,说:“你还想他怎样,他已经做得不错了!”爸爸反驳:“如果他做得好,他就不该抱怨老师,他应该有更好的成绩。”现在矛盾转移了——爸爸妈妈开始针锋相对。妈妈立马回应:“是你对他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他才会这样,你过分严厉了,对他太苛刻了!”而这个时候,孩子却躲一边看电视或上网打游戏去了,而不是在做他应该做的功课。这种情况就是焦点摆错了地方。孩子惹出争论以后,他开始逃避应守的纪律,而且没有被追究责任。此外,夫妻针锋相对造成的紧张往往导致孩子更加冲动。如果父母更专注互相争斗而忽略了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孩子是不会进步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一定要达成一致,任何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都不应该出面袒护。即使爸爸或妈妈责备得不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纠正,甚至是争吵。这样既会损害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使对方日后无法再对孩子进行教育,也会伤害母子或父子感情。
那么在具体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看法,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处理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一方责备孩子之后,在孩子不在面前的时候,另一方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对方讨论,以取得一致的看法,避免日后重蹈覆辙。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正中慢慢懂事,慢慢长大,所以做父母的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在曲折的旅途中,在父母严中有慈的爱的陪伴下,步入他人生中的一个个成功的终点。
父母之间的矛盾别当着孩子面解决
有的父母总是嫌弃自己的孩子脾气很暴躁或者是无法跟同龄的孩子友好相处,而有的孩子从上学开始就不断地跟其他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其实这些都和父母是分不开的。孩子的性格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之间总是产生矛盾,而不管孩子在不在场,那么,最终孩子的情绪和性格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发展趋势。
美国学者Roskos等人做了一项研究,有332人参与其中,包括98名男性和234名女性。这些参与者来自美国城市、中西部地区及天主教学校。18岁的人占29%,19岁的人占28%,20岁的人占21.7%,21岁的人占13.3%,22岁的人占5.4%,23岁及以上的人占1.8%。大多数为白人,其他的种族有6.6%的非裔美国人、4.2%的亚裔美国人、1.0%的拉美裔美国人和2.1%的其他种族。参与者中来自双亲家庭有74.4%,12%来自离异家庭,7.2%来自单亲家庭,3.6%来自再婚家庭,1.5%父(或母)丧偶。参与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属中层或中上层,多住在校内宿舍里,住在家里的只有14%(45人)。
研究中使用了家庭环境量表(FES)来测量参与者对家庭冲突的看法。这张量表中包含了90道判断对错的题目,被广泛运用于对家庭环境的衡量,进而帮助参与者作出心理调适。而另外一张量表家庭冲突解决办法量表(FCRS)则是用来评估家庭冲突的解决方法的。另外还有简式症状量表(BSI)作为症状自评量表的简化版本。该项研究发现结果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FCR中分数的高低体现了对现实生活适应程度的高低。这意味着家庭冲突解决得不好,儿童和青少年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与之相反,家庭冲突问题解决得好的话,生活满意度就高,儿童和青少年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毋庸置疑,夫妻在吵架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激烈的争吵而丧失理智,许多刻薄的话、粗话乃至脏话也难免会脱口而出,有的夫妻甚至还会大打出手。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他们都有可能学到,也很可能会予以实践。
有一对夫妻经常在孩子面前你一句我一句争来吵去,没完没了。在争吵达到高潮时,丈夫说:“你和我结婚前就和别人眉来眼去,不害臊!”妻子就回敬道:“你呢,比我也强不到哪里去!在办公室里不好好上班,偷看色情书!”这些话因为不止说过一次,被孩子记住了。以后,这对夫妻又发生争吵时,他们的孩子就捂着耳朵说:“我不想听了,你们又要说不害臊和偷看色情书了。”
这个孩子在父母亲的争吵中慢慢长大,并且变得沉默寡言。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应该是崇高伟大的形象,而这个孩子在一次作文中写道:“我的父母为什么不害臊和只知道偷看色情书呢?”
如果孩子对家长充满着敬意和爱戴,那么家长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但像这对夫妻,为了治气,而不惜损坏彼此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则是家教的重大误区,后果显而易见,父母在孩子面前丧失了威信,教育孩子则事倍而功半。
有的时候,妈妈或许会对爸爸有这样的抱怨:“你儿子的脾气怎么跟你一样啊,都这么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没法好好相处,动不动就打架,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形成这种性格的。”而爸爸也会抱怨说道:“你看你儿子怎么动不动就哭,跟小闺女儿似的,一点男孩的样子都没有。”其实,妈妈抱怨孩子脾气暴躁的问题,是跟大人们平时的性格有关系的。比如,在看到大人们吵架之后,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在孩子看到父母吵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畏惧和恐惧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于是,在生活中,孩子在遇到一些具有威胁性的事情时,自然就会哭泣,这完全是因为内心比较恐慌和害怕的结果。
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自然的行为是分不开的。当孩子看到爸爸总是冲着妈妈大嚷,他们的内心可能会产生恐惧和紧张,在以后看到同样的事情,比如说看到大街上两个人大嚷的时候,也会产生恐慌的心情。久而久之,孩子内心往往会缺乏安全感。因此,父母之间存在的矛盾再尖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
苏亚下班后,匆匆忙忙地去接了儿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顺路买了菜,回家之后,赶快放下书包,照顾儿子喝水,然后让儿子写作业,自己则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一会儿要看看儿子的功课,一会儿去厨房看看饭菜。好不容易饭做好了,她还要给儿子洗衣服,忙活了大半天了,还是不见丈夫回家。她打电话给丈夫,但是手机打通了却没人接。
丈夫是搞销售的,平日里要见客户,她心想丈夫一定又在忙着工作,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也没办法。已经七点多了,儿子叫嚷着饿,苏亚便先和儿子一起吃饭了。当两个人快吃完饭的时候,门铃响了,打开门是丈夫回来了。他一脸的疲惫,苏亚还在为刚才没打通电话的事情不高兴,见丈夫回来了,也没说话,只是开了门,回到座位上继续陪儿子吃饭。丈夫看到苏亚没有等自己,竟然已经开始吃饭了,心里也很不痛快。
此时,他坐下也开始吃饭。两个人各吃各的,都不说话。苏亚心想自己忙活了半天,回来之后又要接孩子,又要做饭,为什么丈夫不能够帮自己做点呢,哪怕按点回家看着孩子也行啊。而丈夫此时也憋不住了,生气地说道:“我在外面这么累,你连吃饭也不等着我。”苏亚听了心里更是不舒服,说道:“我给你打电话也打不通,你看看你手机我打了几次。”“你还说打电话呢,当时我正和一个重要的客户在一起,电话不停地响,差点影响到我谈业务。”丈夫显然生气了,苏亚根本不管那么多继续说道:“我给你打电话还打错了啊,你想想你一个星期关心过儿子几次。你接过儿子几次,你工作忙,难道我闲着了吗?”
显然两个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丈夫不甘示弱:“我这么忙是为了什么啊,难道我是为了让别人好过点啊,我还不是为了多赚点钱,让你们母子好过点啊。”苏亚更是生气,说道:“那你赚到钱了吗?工资不还是那么多,天天就知道见客户、喝酒吃饭……”
苏亚和丈夫开始了吵架,在一旁的儿子吓得连饭都不敢再吃了。第二天苏亚送孩子去学校,晚上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告诉苏亚说:“你儿子今天一天心不在焉,中午午睡的时候还做梦吓哭了。问他怎么了,他就是不说。你们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到孩子了。”当老师说了这些之后,苏亚才回想起来,可能是昨天和丈夫吵架的事情吓到了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内心要比大人的内心脆弱得多。父母可能在吵完架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平息自己的情绪,但是孩子的内心十分敏感和脆弱,或许父母的吵架会给孩子造成长时间的心理阴影和障碍。争吵会在无意间伤害到孩子的内心,就如同苏亚和丈夫因为一点小事情吵架之后,直接影响的是孩子的情绪。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表现出恐惧,内心容易受到惊吓,这无疑就是父母吵架的后遗症。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如果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就应该及时地去弥补和想出对策,缓解孩子的恐慌和紧张。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天生具有模仿力。家庭中,夫妻意见不统一,甚至发生争吵都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切忌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仅会对孩子的情绪和个性产生危害性的影响,更会让孩子产生模仿的心态,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观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总之,父母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如果偶尔出现了争执,那么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绪,给予及时的安慰和开解。
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残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教育学家所说的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有淹没之意,这也表示,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了他们。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人世间的种种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之爱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好孩子。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小男孩在客厅看电视,玩玩具,吹着空调,而他的爸爸、妈妈在厨房正忙着给他做饭,热得满头大汗。开饭了,孩子的动画片还没有看完,妈妈便把饭菜端到客厅。妈妈负责喂小男孩,爸爸则负责哄小男孩吃饭。动画片演完了,小男孩却不想吃饭,于是爸爸开始做各种滑稽表演。终于,小男孩笑了,妈妈这才喂上一口。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真想问问漫画中的爸爸、妈妈,你们不累吗?这样的爸爸妈妈应该及时警醒了,因为你们这样做会把孩子推入深渊的。
还曾看过一条新闻:一个大学生每次吃鸡蛋,都是母亲剥完皮他才吃。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一个鸡蛋,他没剥蛋皮就吃了。还说:“这个鸡蛋怎么和家里的不一样呢?”看了这条新闻,人们都会笑他太笨,可这就是溺爱造成的恶果。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孩子做好。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能够适应他自己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地生活,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
天鹅每年冬天都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可是,一些北方人因为喜欢天鹅,经常为它们提供食物。于是,一些天鹅因贪恋这些食物便留在了北方,并渐渐被驯化成了家鹅,连飞也飞不起来了。因此,人们只要停止提供食物,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而那些每年不辞辛苦坚持飞往南方的天鹅呢?它们活得好好的,并且越飞越高。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溺爱现象的一种警告,咱们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当掌上明珠,从来不让孩子扫一回地,洗一次碗,真是应了那句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父母是慈父、慈母,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他们过多地保护、过分地呵护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无法自立、自理。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的,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他们未来的生活,父母们有必要大胆地让他们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呵护里。
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们可以教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工作着手,例如早晨起床自己穿衣、刷牙,等等。这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步骤,它更能训练孩子自动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大人既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出去,又要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全出行”。一方面需要爸爸妈妈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另一方面却不是“三分钟热情”能够解决的。比如,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刚开始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热心地按计划实行,但是时间一久,一些家长就不耐烦了。这种对孩子缺乏长久性和一贯性的培养,反而会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很多负面影响。
与父母过分的叮嘱和过分的呵护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其他国家中的父母们在教孩子独立自强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
举例来说,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独立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赚!”乡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帮别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富足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在中国父母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瑞士父母却认为大有好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寻求到独立的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等他们熟练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公司、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德国父母对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包办代替。法律甚至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打扫房间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而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而在中国却常常是父母帮孩子背书包。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得自己的学费。
比较一下中国父母“孩子太小,只能由我照顾”的教育方式,不知爸爸妈妈们做何感想呢?家长们都应该明白,你们是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的。
真正疼爱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将来是否能自己应付外面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庇护下,毫无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来的社会是最为残忍的事,也是爱孩子的父母不忍看到的结局。想使孩子能成功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自立、自信。如果我们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外表人高马大,内心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这样做使他丧失了自信和勇气,也使他感到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这种自以为无私的行为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但这恰恰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要素。
家长们要记住,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