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语言与历史观念的互动:当代汉语新诗的内在结构
现代汉语的新诗从发生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百年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但是,对于一种文体的发展来说,它仍然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经验和材料加以总结。新诗产生以来的这一百年时间,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文本,其数量的丰富,可能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它所催生的诗人与群体,用“风起云涌”形容,也不为过。
从文体上来看,新诗在现代文学的地位,早早得到了确认。从“新文学”这一概念被提起之初,“新诗”就作为积极的有机部分,而同散文、小说、戏剧一道,构成了“新文学”这一范畴的基石。但是,和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诗歌的发展路线可以说“一波三折”。尤其进入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代,新诗在新时期的发轫之初,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又悄无声息;而到了21世纪之初,新诗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参与甚至引领了一些网络文化的热点话题。但与此同时,如何评价汉语新诗,尤其是当代新诗所取得的成绩,变成了一个愈加扑朔迷离的问题。
当代汉语新诗——包括那些开始被收入各种选集、甚至教材的当代新诗,以及那些正在发生的、每天都被写出来、然后迅速通过网络及时发表的诗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诗歌?它们值得被我们阅读吗?如果值得,它在多大程度上值得?如果不值得,它又是为什么不值得?或者,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值得、另一些不值得被付诸历史的诗歌,它们的差别又在哪里?要想讨论这些问题和争论,必须从它的核心——语言——入手。因为正是语言同历史观念在深处的互动,促成了当代汉语新诗令人不无迷惑但又丰富多彩的风貌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