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通关秘卷(2023)
- 吴春虎主编
- 8字
- 2023-09-21 15:10:29
第二站 中医临证
第一部分 中医操作
一、中医望、闻、脉诊技术的操作
考查中医望、闻、脉诊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每份试卷1题,每题10分,共10分。
1.叙述并演示脉诊的操作方法,汇报诊查结果并说明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①患者体位:患者应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②医生指法:选指: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诊察。诊脉者的手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为宜。布指:中指定关,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然后食指按在关前定寸,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手臂长短与医生手指粗细相适应。定寸时可选取太渊穴所在位置,定尺时可考虑按寸到关的距离确定关到尺的长度以明确尺的位置。运指: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常用的指法有举、按、寻、循、总按和单诊等,注意诊察患者的脉位(浮沉、长短)、脉次(至数与均匀度)、脉形(大小、软硬、紧张度等)、脉势(强弱与流利度)及左右手寸关尺各部表现。③平息:一方面医生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可以自己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可以仔细地辨别脉象。④切脉时间:一般每次诊脉每手应不少于1分钟,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诊脉时应注意每次诊脉的时间至少应在五十动。⑤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2.叙述并演示舌诊的操作方法,汇报诊查结果并说明其舌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①医者的姿势可略高于病人,保证视野平面略高于病人的舌面,以便俯视舌面。②注意光线必须直接照射于舌面,使舌面明亮,以便于正确进行观察。③先察舌质,再察舌苔。察舌质时先察舌色,再察舌形,次察舌态。察舌苔时,先察苔色,再察苔质,次察舌苔分布。对舌分部观察时,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观察舌根部。④望舌时做到迅速敏捷,全面准确,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不宜超过30秒。若一次望舌判断不准确,可让病人休息3~5分钟后重新望舌。⑤对病人伸舌时不符合要求的姿势,医生应予以纠正。⑥当舌苔过厚,或者出现与病情不相符合的苔质、苔色,为确定其有根、无根,或是否染苔等,可结合揩舌或刮舌法,也可直接询问患者在望舌前的饮食、服用药物等情况,以便正确判断。⑦望舌过程中还可穿插对舌部味觉、感觉等情况的询问,以便全面掌握舌诊资料。⑧观察舌下络脉:嘱病人尽量张口,舌尖向上腭方向翘起并轻轻抵于上腭,舌体自然放松,勿用力太过,使舌下络脉充分暴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颜色、长短、粗细,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和形态有无异常。⑨舌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3.叙述并演示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
让家长抱小儿于光线明亮处,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数次,即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络脉愈推愈明显,直至医者可以看清络脉为止,注意用力要适中,以络脉可以显见为宜。病重患儿,络脉十分显著,不推即可观察。观察络脉显现部位的浅深(浮沉)及所在食指的位置,络脉的形状(络脉支数的多少、络脉的粗细等)、色泽(红、紫、青、黑)及淡滞(浅淡、浓滞)。正常小儿食指络脉的表现是: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既不明显浮露,也不超出风关。对小儿异常食指络脉的观察,应注意其沉浮、颜色、长短、形状四个方面的变化。
4.叙述并演示腹部望诊的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
观察腹部是否平坦,注意有无胀大、凹陷及局部膨隆。观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或有无异常。观察腹壁有无青筋暴露、怒张及突起等。
5.叙述并演示虚里按诊的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
一般病人采取坐位和仰卧位,医生位于病人右侧,用右手全掌或指腹平抚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的心尖搏动处,并调节压力,注意诊察其动气之强弱、至数和聚散等。按诊内容包括有无搏动、搏动部位及范围、搏动强度和节律、频率、聚散等。
6.叙述并演示尺肤诊的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
受检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诊左尺肤时,医生用右手握住病人上臂近肘处,左手握住病人手掌,同时向桡侧转前臂,使前臂内侧面向上平放,尺肤部充分暴露,医生用指腹或手掌平贴尺肤处并上下滑动来感觉尺肤的寒热、滑涩、缓急(紧张度)。诊右尺肤时,医生操作手法同上,左、右手置换位置,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