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 余秋平
- 558字
- 2023-09-15 14:49:04
第四节 太阴病的证治策略
●《伤寒论》第277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条文解读
“自利不渴,属太阴”,脾主运化,全赖脾阳与脾气。如果太阴脾阳内虚,如同锅底火小,难以腐熟食物,胃肠也因脾阳不足,饮食难化气血,反生寒湿,寒湿积于胃肠,故常见大便自稀,或时易腹泻。太阴病,只是脾阳不足,病损并未累及于少阴肾阳,故病症多见自利不渴,如同锅底火虽小,仍能蒸腾水气上达于口舌,故口不渴。
若太阴脾阳虚甚,累及于肾阳,导致肾阳虚微,则属少阴病。少阴病,是锅底火微,不仅无阳温化食物,亦无阳以蒸腾水气上达于口舌,故少阴病多自利兼口渴。肾主水,也说明少阴肾阳是全身主水液气化的主动力。故282条云:“自利而渴,属少阴。”
少阴肾阳,为命门之火,肾火能生脾土。若少阴肾阳虚弱(命门火衰),则火不生土,脾阳必虚,亦可致自利(腹泻)。少阴病,肾阳虚弱,无力蒸腾气化水液上达于口舌,故易见口渴之症。故腹泻伴口渴者,病属少阴。
“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指明太阴病的主病机为脾阳虚有寒,故治宜温中阳,祛寒湿,以恢复太阴之阳气。
“宜服四逆辈”,脾为太阴,太阴位居大腹,包括肚脐周围,以及胃脘以下的部位。而肚脐以下的小腹,古称少腹,为肾所主。如果见脐周腹部的时痛、时胀,伴下利,病位在太阴与少阴交界处,故应脾肾同治,首选四逆汤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