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医特色疗法

第一节 针灸疗法

一、毫针疗法

毫针疗法,又称“体针疗法”,即用毫针(包括芒针)刺入体表的经络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是常用的一种针刺疗法。一般针体长度在4寸以下(含4寸)者称为毫针,针体长度在5寸以上(含5寸)者,称为芒针(又称长针)。实际上,芒针只是在尺寸上比毫针长,其操作方法与毫针相类。毫针刺入体表相应部位,可促进和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协调和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毫针疗法是古今针灸临床运用最多、手法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

1.刺手和押手

针刺操作分刺手和押手。所谓刺手,就是持针的手,临床上多数医生以右手持针,故称右手为刺手。押手是按压穴位的手,一般以左手按压穴位辅助进针,故左手称为押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握针具。持针姿势一般以拇、食、中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运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刺向深层,并施提插、捻转等各种手法。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的疼痛感,并使针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以便行针施术,还可以调整和加强针刺感应,以提高效果。

2.进针法

毫针的进针方法有双手进针法和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互相配合将针刺入。这是最基本的进针方法,必须熟练掌握之后,再练习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根据不同的针刺部位及针的长短而分为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将针刺入皮肤。此法适用于短毫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穴位的情况。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提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捻转,左手继续下压,将针刺入所要求的深度。此法适用于3寸以上的长针刺肌肉丰厚处穴位的情况。

(3)提捏进针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提起的上端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平放于针刺部位的皮肤上,分开两指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有皱纹的部位,如腹部的穴位进针。

单手进针法即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及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紧靠夹持针体,将针刺入。此法多用于短毫针,并可与指切、提捏、舒张进针法配合使用。

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要求,灵活选用以上各种进针手法,使进针顺利并减轻患者的疼痛。

此外,还有管针进针法,即为了减少进针时的疼痛,可用特制的针管(不锈钢或玻璃、塑料等制成)代替押手,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中,将针尖所在一端置于穴位上,上端露出针柄2~3mm,然后将针快速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施行各种手法。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3.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针刺操作中,正确掌握针刺方向和角度、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取穴的正确性不仅是指体表的位置,还必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达到治疗效果。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与皮肤形成的夹角,其角度大小主要是根据针刺腧穴部位和治疗目的而决定的,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3种。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大多数腧穴及肌肉丰厚部位,如四肢及腹部穴位多用直刺。斜刺:针身与皮肤呈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的部位。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针刺的方向即进针时针尖要朝着一定的方向刺。针刺的方向往往需要根据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分布的部位及针感所需达到的病变部位决定。针刺的方向与角度是密切相关的。如头顶部腧穴多向前后平刺;面颊、眼区腧穴多直刺;颈项、咽喉部腧穴多向周围斜刺;胸部正中的任脉腧穴多向上下平刺;侧胸部腧穴多沿肋骨向外斜刺;上下腹部腧穴多直刺;腰背部腧穴多向上或向脊柱斜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直刺。并且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和针刺安全,针刺某些腧穴时必须朝向某一特殊方向,如针刺哑门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针刺某些背部腧穴时,针尖应朝向脊柱方向。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根据腧穴的部位和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以及经脉循行的深浅、不同时令等情况而定。病情:一般来说,阳证、表证、新病宜浅刺;阴证、里证、久病宜深刺。年龄:老年人气血衰退,均不宜深刺;年轻力壮,气血旺盛的人可以深刺。体质:人的体质和形体有肥瘦强弱之分,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可适当深刺。部位:凡在头面及胸背部腧穴者宜浅刺,四肢、臀、腹部腧穴可适当深刺。经脉循行深浅:循行于肘臂、腿膝部的经脉较深,所以可深刺;循行于手指、足趾部的经脉较浅,故宜浅刺。另外,可根据经脉的阴阳属性进行针刺,如《灵枢》:“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时令:由于人体与时令息息相关,针刺必须因时而异,临床上,一般按照春夏宜浅、秋冬宜深的原则。

4.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即进针后为了取得针感或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1)基本手法

基本手法分为提插法、捻转法。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称为提插法。提插的幅度、频率需视病情和腧穴而定。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提插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用拇、食指一前一后来回捻动针柄,称为捻转法。捻转的幅度在180°~360°,并且注意不能单向捻转,以免肌纤维缠绕针身,增加患者局部疼痛或造成出针困难。一般来说,捻转的角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捻转的角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分为循法、弹法、刮法、摇法、搓法、飞法、震颤法。

1)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用手沿经络在穴位上下轻轻循按。循法多用于气至迟缓的虚证,是一种催气手法。

2)弹法:是在针刺后的留针过程中,用手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的手法。

3)刮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称为刮法。如以右手拇指抵住针柄顶端,同时以食指或中指指甲从针柄下端向上刮动,称“单手刮法”。刮法可以加强针感的扩散,用于催气、行气。

4)摇法:针刺达一定深度后,以手持针柄将针摇动。用这种方法行气,可使感应在一定的方向上传导。

5)搓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作单向捻转的方法。用此法可催气、行气、补泻。

6)飞法:先以拇、食指以较大幅度捻转数次(一般3次左右),然后放手,拇、食指张开,如飞鸟展翅之状,一捻一放,反复操作,用于催气、行气。

7)震颤法:以右手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提插,使针身发生微微震颤,提插时一般针刺深度不变。

以上行针的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几种手法的应用,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如刮法、弹法可用于一些不适宜做大幅度捻转操作的腧穴;飞法、震颤法均可以用于肌肉丰厚处的腧穴;摇法可用于位置较浅的腧穴。

4.毫针补泻手法

施行一定的针刺手法,可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腧穴,运用一定的手法激发经气以鼓舞正气、疏泄病邪而防治疾病的方法。所谓针刺补泻,是针对患者不同的机能状态和疾病性质而言的:针刺补法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针刺泻法可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毫针补泻手法是实现针刺补泻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可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

(1)单式补泻手法

1)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者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3)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4)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5)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6)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7)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即为平补平泻。

在上述单式补泻手法中,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是基本的补泻手法。

(2)复式补泻手法

1)烧山火: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先浅后深,每层各做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法)九数,然后退回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再将针按至深层留针。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补法,出针时按压针孔。多用于治疗顽麻冷痹、虚寒性疾病等。

2)透天凉:针刺入后直插深层,按深、中、浅的顺序,在每一层中紧提慢按(或用捻转泻法)九数,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将针提至浅层留针。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压。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适用范围】

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部位较为浅表的腧穴。通过各种行针手法的运用,可促使针后得气或加强针刺感应,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治疾病的作用。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毫针疗法还应注意:

(1)在颈项部、胸背部针刺时,一定要了解局部解剖情况,掌握针刺方向,切忌乱刺、深刺。

(2)在神经干附近和神经分布表浅处(如内关、阳陵泉、督脉穴位),针刺手法应轻柔,不要强捻猛捣,在有放电感及强烈针感出现时应轻轻退针或变换方向,不宜再做强手法,以防损伤神经和脊髓。

(3)对体弱而针感不强或无针感者,可留针候气,不宜长时间多方向找针感,以防损伤神经、血管。

(4)术者对经络走向要清楚,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起针,以防劣性效应加剧而致不可逆的损害。

二、三棱针疗法

三棱针疗法是用特制的三棱形不锈钢针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1.针具

三棱针用不锈钢或紫铜制成。针长约6cm,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三面有刃,针尖锋利。

2.刺法

刺法分点刺法、挑刺法、散刺法、泻血法。根据病情及部位的需要,可选用不同的刺法。

(1)点刺法:手持三棱针,对准所要放血的部位或络脉,迅速刺入0.05~0.1寸,随后迅速退出,以出血为度。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让血液流出,并可轻轻挤压穴位,以助排血。随后,以消毒干棉球压住针孔,按揉止血。多用于四肢末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印堂、攒竹、上星等穴。

(2)挑刺法:用三棱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使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或黏液,或刺入皮肤约5mm,使针身倾斜,针尖轻轻提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多用于颈椎综合征、肩周炎、失眠等。

(3)散刺法:用三棱针在病变局部的周围进行点刺,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可刺10~20针,针刺深浅须依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可由病变外围向中心环形点刺,达到祛瘀生新、舒筋活络的目的。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水肿、顽癣等。

(4)泻血法:以橡皮管结扎于针刺部位近心端,令局部静脉充盈,左手拇指按压于被刺部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的静脉,迅速刺入0.05~0.1寸即将针迅速退出,使血液流出,亦可轻轻挤压静脉近心端,以助瘀血排出。多用于肘窝、腘窝的穴位及其附近的浅表静脉。

3.强度与疗程

三棱针疗法强度与点刺的深浅、范围以及出血的多少有关。病情轻、体质差的患者,宜采用浅刺、少刺的轻刺激;病情重、体质好的患者,应采用深刺、多刺的强刺激。

疗程也要视出血多少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浅刺微出血,可每日1次或2次;如深刺多出血,每周可放血2~3次,也可每隔1~2周放血1次。

【适用范围】

三棱针法具有活血通络、开窍清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上适用范围广泛,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如妇科肿瘤、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房肿痛、胞衣不下、回乳等。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三棱针法还应注意:

(1)局部皮肤和针具要严格消毒,以免感染。

(2)熟悉解剖部位,切勿刺伤深部大动脉。

(3)一般下肢静脉曲张者,应选取边缘较小的静脉,注意控制出血。对于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不宜使用。

(4)点刺、散刺时,针刺宜浅,手法宜轻快,出血不宜过多。

(5)施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如出现血肿,可用手指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出,若仍不消退,可用热敷以促其吸收。如误伤动脉出血,应用棉球按压止血或配合其他止血方法。

(6)虚证、产后及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三、皮肤针疗法

本法是指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是以多支短针组成、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

皮肤针又有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之分,其中,梅花针是针灸学中多针浅刺的一种疗法,有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里记载有“毛刺”“扬刺”和“半刺”等刺法,后人就是根据这些记载而发展创制了现在的梅花针。梅花针治病,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法,叩打一定皮肤部位进行治疗的。《景岳全书》指出“病之于内,形之于外”,即当内脏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出现阳性反应和阳性物。这些阳性反应和阳性物便是梅花针疗法检查、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时重点刺激的部位。

【操作方法】

本疗法针法的基本手法是“弹刺法”,关键在于操作者腕部的功力。

1.刺激强度

根据刺激强度,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刺则为补法,重刺则为泻法,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强度刺激则为平补平泻。对于感觉迟钝或麻木的患者,应根据病证,采用适当的刺激强度,达到治疗目的。

(1)轻度刺激:叩打时使用腕力较轻,冲力也小。患者稍有疼痛感,皮肤局部略有潮红。具有补的性质。

(2)中度刺激:叩打时腕力稍大,冲力亦较大,介于轻、重刺激强度之间。患者有轻度痛感,局部皮肤有潮红、丘疹,但不出血。具有平补平泻性质。

(3)重度刺激:叩打时腕力较重,冲力大。患者有较明显痛感,但能忍受,叩打到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并可有轻微出血。属于泻的手法。

操作频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2.叩刺部位

根据叩刺部位的选择分为循经叩刺法、局部叩刺法和穴位叩刺法。

(1)循经叩刺法:指沿着经络循行路线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最常叩刺的部位是任脉、督脉和膀胱经。

1)任脉叩刺线:任脉叩刺线由曲骨穴至天突穴。沿任脉由曲骨穴上行叩刺至天突穴为补;从天突穴下行叩刺至曲骨穴为泻;上行和下行交替叩刺,即为平补平泻。主治:任脉为阴经脉气汇聚之处,主治阴经脉络疾病,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疾病为主,如白带过多、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崩漏下血、阴中痛、乳痈等病证。

2)督脉叩刺线:督脉叩刺线由长强穴至大椎穴。沿督脉长强穴上行叩刺至大椎穴为补;从大椎穴下行叩刺至长强穴为泻;上行和下行交替叩刺,则为平补平泻。主治:不孕、闭经、痛经、赤白带下、妇人阴中痛、前阴痛等。

3)膀胱经叩刺线:膀胱经叩刺线上起下位颈椎,下至骶尾椎部。沿膀胱经循行路线叩刺,叩刺线与后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1.5寸和3寸,每针相距0.5~1cm。必要时也可以在两行中间再叩刺一行。一般可循经叩刺8~16次。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赤白带下、难产、胎位不正、恶露不尽、产后缺乳、不孕、妇人腹中包块、妇人阴中痛、阴肿、阴痒等。

(2)局部叩刺法:即在病变局部叩刺或在病变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围刺或散刺。在脊柱两侧及体表其他部位检查,发现阳性物(条索状物、结节状物、海绵状物)及阳性反应区(酸、痛、麻、木)时,在治疗中须重点叩刺。

1)对阳性物的叩刺:叩刺阳性物时,首先要摸清楚阳性物的形状、大小、软硬、深浅、分布范围以及其起止和走向,并用手指按压有无疼痛反应、基底部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然后在阳性物表面皮区及周围采用较重手法密刺。为了刺准阳性物,术者可以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将阳性物固定,然后进行叩刺。对条索状物要注意加强起止端的叩刺。

2)对阳性反应区的叩刺:阳性反应区是指酸、痛、麻、木区域。治疗时对此皮区应采取密刺,手法较一般部位要重些。

3)对疼痛或酸痛区的叩刺:在此区叩刺,必须细心找到最痛的反应点,在痛点皮区做重点叩刺,并加用辅助手法,即以左手食指或拇指尖不时揉按痛点,并向四周疏散揉按。

4)对麻木区的叩刺:麻木区的叩刺,除对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的阳性区进行密刺外,还要在麻木区的周围健康皮肤处做疏通性叩刺。即梅花针先叩刺正常皮肤区,然后逐渐向麻木阳性反应区呈向心性叩刺。这种由健康皮肤的四周向麻木阳性反应区叩刺的方法,称为疏通诱导法。对一些病证的患部(如皮炎、湿疹、脱发区等),也要由四周向中心部叩刺。

(3)穴位叩刺法:即是在选择好的穴位表面皮区进行叩刺。临床较常用的有各种特定穴、夹脊穴、阿是穴等。每个穴位叩刺范围要根据个体差异、人体的高矮肥瘦以及穴位所在的部位而定。一般以穴位表面0.5~2cm为直径做圆形均匀密刺,每个穴位开始20次左右,随后可增至40~50次。

【适用范围】

皮肤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开窍泄热、调和气血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以功能失调性疾病疗效更佳,对器质性病变也有一定疗效,如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滞产、恶阻、胞衣不下、脏躁等。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皮肤针法还应注意: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清洁,以防感染。

(3)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4)凝血功能障碍、急重症、传染性疾病不宜用此法。

(5)叩刺时要保持针尖的平正,避免针尖斜向刺入和向后拖拉起针,以减轻疼痛。

四、皮内针疗法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临床需作较长时间留针的病证,可采用本法。皮内针又称“埋针”,通常用30号或32号不锈钢丝制成的图钉形和麦粒形的两种针具。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1.分类

(1)图钉形皮内针埋针法:图钉形皮内针也称揿针,用于耳穴和体穴埋藏。在局部常规消毒后,用镊子夹持针柄,对准穴位,垂直刺入,使环状针柄平整地留在皮肤上,用胶布固定。

(2)麦粒形皮内针埋针法:可应用于身体大部分穴位。用消毒镊子夹持针柄,对准已消毒的穴位,沿皮下刺入0.5~1cm,针柄留于皮外,用胶布固定。

2.埋针时间

一般2~3天为宜。秋季埋针时间可适当延长,夏季可适当缩短。两次埋针间隔时间:同一穴位起针后1周可再次埋针,不同穴位可以连续进行。若为疼痛性疾病,埋针时间以疼痛缓解为度,不一定持续数日。

【适用范围】

本法常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反复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皮内针疗法还应注意:

(1)关节、胸腹、颜面及体表大血管部位均不宜埋针。

(2)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埋针深度和方向。调整后仍感疼痛,应予出针。

(3)埋针期间,针处不可着水,以防感染。若局部感染,应即出针,并做相应处理。

(4)对金属过敏者禁止埋针。

五、头针疗法

头针又称头皮针疗法,是指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选取相应的头部穴位,或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进行治疗。

头针法是在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所有阴经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亦上达于头面。头针治疗疾病的记载始于《黄帝内经》,后世《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文献记载头部腧穴治疗全身疾病的内容则更加丰富。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头针的穴线定位、适用范围和刺激方法渐成体系,头针已成为世界上针灸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操作方法】

1.治疗部位的暴露

在针刺前,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既便于取穴,也可防止针尖刺入发囊引起疼痛,同时应避开局部感染及瘢痕部位。

2.头针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一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一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边缘,迅速刺入皮下。

(2)捻转进针法:一手持针,稍微用力,缓慢捻转进针,捻转角度在45°以内,拇指向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匀捻转,边捻转边进针。

(3)快速进针法:用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约2cm处,将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cm,手腕背屈后突然向腹侧屈曲,使针尖冲进头皮下或肌层。

(4)单手快速推进针体:飞针刺入后,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头针刺激区(治疗线)方向,将针体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5)双手快速推进针体:飞针刺入后,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另一手拇、食指尖轻轻捏住针体近皮处,以免针体弯曲,然后将针体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3.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针体与皮肤宜成15°~30°,即沿皮刺的方法。如此针体在帽状腱膜下层,易于操作,患者痛感轻,临床易获疗效。

(2)针刺的深度: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处方要求决定,一般针体平卧进针1寸左右为宜。婴幼儿宜浅刺。

4.针刺的方向

(1)治疗需要:临床治疗中,以百会穴前为阴,百会穴后为阳。凡病变部位在阴(内脏、胸腹、肢体前面、头面部)者,针刺由后向前;病变部位在阳(躯干、腰背、肢体后面、枕、项部)者,针刺由前向后。

(2)经脉循行:某些头针治疗线在经脉循行线上,如额中线、顶中线、枕上正中线与督脉重合。根据经脉循行走向,决定针刺方向,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3)操作方便:对于颞、枕部的头穴,一般均采取由上而下的针刺方向,以便操作,同时可避免局部疼痛。

5.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与其他部位针刺手法相类似,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震动手法、弹拨针柄手法等。若是多针同时刺激某一头穴或头针治疗线,可使用对刺法、交叉刺法、齐刺法等等。另外还可在针刺部位加电针治疗仪增强刺激。

【适用范围】

头针法临床适应证较广泛,如:妇女功能性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头痛、绝经前后诸证、失眠、脏躁等。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头针法还应注意:

(1)因为头部有毛发,故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医者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

(3)婴儿由于颅骨缝骨化不完全,不宜采用头针治疗。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昏迷、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须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治疗。

(4)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故出针时必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

(5)头针刺激线上除用毫针刺激外,尚可配合电针、艾灸、按压等法进行施治。

(6)进针须避开毛囊,以免疼痛,避免触及血管、骨膜。毫针推进时术者手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感觉疼痛时,应停止进针,将针往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对头皮坚韧者,推进针体时可稍做捻转,以助推进。

(7)额部头穴痛感较强,进针时须嘱患者憋气(屏息),深吸一口气,暂停呼吸,进针则无痛感。

(8)留针要因人、因时、因病情而定。体弱者留针时间较短,体壮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夏季不宜久留针,冬季气候寒冷,适宜久留针。病情重、症状顽固者应久留针,病情轻、症状经治疗已消失者可以不留针或少留针。

(9)留针期间应嘱患者及家属注意安全,不要碰触留置在头皮下的毫针,以免折针、弯针。对在颞部或枕部妨碍咀嚼、睡眠的针,可提前取出。

六、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的方式,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仪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交直流可调电针机、脉动感应电针机、音频震荡电针机、晶体管电针机等等。

【操作方法】

1.电针方法

在使用电针机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将电针机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更不应让电流从心脏部位穿过。打开电源开关后,选好波型和频率,调节电流强度,使电流强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忽小忽大。电流强度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临床治疗,一般持续通电15分钟左右,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节电刺激强度,使患者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

电针治疗一般选取2个以上的腧穴进行治疗,若病情只需单穴使用电针时,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如下肢的环跳穴等),将针刺入后,接在电针机的一个电极上,另一极则接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作为无关电极,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如果在互相邻近的一对穴位上进行电针治疗时,两根毫针之间要以干棉球相隔,以免短路,影响疗效,损坏机器。

治疗结束后,应先将电流量降至零值,关闭电源,然后从针柄上除去电极夹,并将刺入组织的毫针拔出。术终还要注意清点针数,检查针刺部位,以免发生遗针或继发出血。

2.电流刺激强度

当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觉,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如电流强度再稍增加,患者会突然产生刺痛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痛阈”。感觉阈和痛阈因人而异,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其差异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在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最适宜的刺激强度,但此范围较小,需仔细调节。超过痛阈的电流强度,患者不易接受,应以患者能接受的强度为宜。当患者对电流刺激量产生耐受时,需及时调整电流刺激量。

3.刺激参数

电针刺激参数包括波形、波幅、波宽、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综合体现为刺激量。电针的刺激量就像针刺手法和药物剂量一样,对临床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1)波形:临床常用的电针输出波形为连续波、疏密波和断续波等。

1)连续波:连续波由基本脉冲波简单重复,中间没有停顿,频率连续可调,每分钟几十次至每秒钟几百次不等,一般频率低于30Hz的连续波叫疏波,频率高于30Hz的连续波叫密波,可用频率旋钮选择疏波或密波。密波易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疏波短时间使用兴奋肌肉,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长时间使用则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2)疏密波:疏密波是疏波、密波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疏、密波交替持续的时间各约1.5秒。疏密波能克服单一波形易产生耐受现象的缺点,刺激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引起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刺激各类镇痛介质的释放,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组织的营养代谢,消除炎性水肿等。

3)断续波:断续波是节律性时断时续的一种波形。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密波连续工作1.5秒。该波形不易使机体产生耐受,对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较疏密波和连续波更强,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

(2)波幅:波幅一般指脉冲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指它们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跳变幅度值。电针的刺激强度主要取决于波幅的高低。波幅的计量单位是伏特(V)。

(3)波宽:波宽指脉冲的持续时间,波宽与刺激强度亦相关,宽度越大意味着给患者的刺激量越大。临床使用的电针仪波宽大都固定不可调节,一般采用适合人体的输出脉冲宽度,为0.4毫秒左右。

(4)频率:频率是指每秒钟内出现的脉冲个数,其单位是赫兹(Hz)。通过频率的调节可组合成不同的刺激波组。脉冲的频率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临床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病情来选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能促进不同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2Hz电刺激可使脑脊液中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含量增高;100Hz电刺激可使强啡肽含量增高;2/100Hz交替进行的疏密波可使内啡肽和强啡肽同时释放,二者协同发挥镇痛作用。

【适用范围】

电针法有止痛、镇静、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适用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和妇科杂病等。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电针法还应注意:

(1)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机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电钮等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

(2)电针感应强,通电后会产生肌收缩,须事先告诉患者,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配合治疗。

(3)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治疗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以免诱发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4)曾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往往氧化而导电不良;有的毫针针柄由铝丝绕制,并经氧化处理成金黄色,导电性能也不好。这类毫针最好不用,如使用时须将输出电极夹在针身上。

(5)治疗时,如遇到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往往是电针机发生故障或导线断损,应修理后再用。

(6)毫针多次使用后易缺损,在消毒前应加以检查,以防断针。

七、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以毫针、皮内针、艾灸、激光照射等器具,通过对耳郭穴位的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操作方法】

1.毫针法

即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疗法,一般采用0.5寸、1寸的28~30号毫针。先探测耳穴敏感点,经过消毒,然后快速刺入耳穴。大多数耳穴垂直进针,以刺入软骨为度,个别穴位水平进针,如交感、耳迷根等。留针15~60分钟,一般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可延长。起针时以消毒干棉球压紧针眼,以免出血,再以碘酒消毒,以防感染。

2.电针法

即将传统的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先将毫针分别刺入选定的耳穴,然后将电针仪的输出正负极接于毫针针柄上,在全部旋钮都在零的位置时,启动电源开关,选好频率与波型,进一步调高输出电流强度至所需的刺激量。通电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治疗完毕将电位器拨回零位,再关闭电源,除去电夹极电线,然后起针。

3.水针法

即将微量药液注入耳穴,通过注射针对穴位的作用以及注入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共同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耳穴封闭”法。以结核菌素注射器配26号针头,吸取药液,分别注入耳穴的皮内或皮下,将针芯回抽,如无回血,则缓慢推注药液,每穴约0.1~0.5mL。注入后,局部隆起药物肿泡,此时可产生痛、胀、红、热等反应。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4.梅花针法

即用梅花针叩刺耳穴治病的一种疗法。先自行按摩双耳数分钟,使之呈轻度充血状态,再用左手托住耳郭,右手持消毒的梅花针在选定的耳穴区作快速雀啄样叩刺,刺激强度由轻到重。叩打后,耳郭充血发热或有少量渗血。每日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埋针法

即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皮内针有颗粒式和揿钉式两种,耳穴埋针应选用揿钉式。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针柄,轻轻刺入所选定的穴位皮内,一般刺入针体的2/3,刺入后再用胶布固定。或者直接将已消毒的揿钉式皮内针柄贴在预先剪好的小块胶布中央,再按揿于耳穴内。一般埋患耳即可,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3~5天,10次为一个疗程。

6.耳灸法

即以温热刺激耳郭治病的一种方法。

(1)绒香灸:用点燃的绒香对准耳穴悬灸,取2~3穴,患者以感到温热疼痛为度,每穴灸治2~3分钟,每次灸10~15分钟,隔日1次,双耳皆灸,10次为一个疗程。

(2)灯草灸:将一段蘸油的灯心草竖置在患者耳穴上,点燃灯草,在燃尽时会发出轻微的爆声。

(3)火柴灸:可用划燃的火柴头对准所选耳穴,迅速按灸一下,约1~2秒钟,每次取1~2穴,双耳交替灸之。

(4)艾温灸:如温灸全耳,可用艾条悬灸,待耳朵充血、灼热即可。急性病每天1次,慢性病隔天1次。

7.放血法

即用三棱针在耳穴上点刺出血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先按摩耳郭,使其充血,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消毒三棱针,对准耳穴,迅速刺入约2mm深,放5~10滴血,隔日1次,急性病可一日施2次。

8.光针法

即以小功率的气体激光器刺激耳穴,以获取治疗作用。本法无损害、无痛感,对儿童尤为适宜。激光器接通电源后,调节电压,待红色激光光束稳定输出,达到该机最佳工作范围时,即可照射耳穴。如电压不稳定,激光光束有闪烁现象,应随时调整,以免影响疗效。每天或隔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2~3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1周。

【适用范围】

耳针疗法有止痛、镇静、调节内分泌等广泛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通过耳穴刺激可对急性或慢性妇科疾病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耳针法还应注意:

(1)针刺后如果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碘伏消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

(2)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埋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耳穴压丸宜3~5日,耳穴埋针宜1~3日。对普通胶布过敏者宜改用脱敏胶布。

(3)耳穴刺血施术时,医者应避免接触患者血液。

(4)对扭伤和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

八、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运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适应证广等优点。

【操作方法】

腹针疗法的操作规范贯穿于腹针疗法的全过程,在临床治疗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必须按照腹针的要求进行操作。

1.治疗前的检查准备

(1)询问病史、现病史,并做好记录。

(2)详细的检查结合病史明确诊断的同时,观察平卧体位时患者的阳性体征。

(3)根据检查的结果给患者确定治疗处方。

(4)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针具。

(5)在腹针病历上用不同的颜色对穴位的进针深度进行标记。①红笔标记的穴位表示深刺或中刺,蓝笔标记的穴位表示浅刺;②同一种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时,用D表示深刺、M表示中刺、S表示浅刺。

2.治疗时的体位

(1)腹针治疗时,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四肢放松,腿可伸直或半屈曲。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舒适程度对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

(2)术者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决定操作的方位,左利手站在患者的左侧,右利手站在患者的右侧。

(3)根据处方的需要对每个穴位进行度量并在腹部标记,然后根据处方的要求,依序进行针刺并对穴位针刺的深浅进行调整。

(4)进行平卧体位的治疗前后对照,根据对照的结果决定是否对处方或穴位针刺的深浅进行调整。

3.针刺的手法

(1)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时,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方法,使腹腔内的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避开针体,以免刺伤内脏。

(2)施术时一般采用三部法,即候气、行气、催气手法。候气即为进针后停留3~5分钟,行气为候气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催气即再隔5分钟行针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

(3)治疗过程中,根据环境温度为患者腹部保暖。

4.针具的选择

为了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便于控制进针的深度,腹针治疗时通常给每一个患者使用统一长度的针具来进行。一般而言,较高大或矮胖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较厚,太短的针有时达不到施治的深度,一般选用60mm长度的针具治疗。而中度肥胖及普通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适中,一般采用50mm长度的针具治疗。消瘦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很薄,较易刺穿腹壁层,一般采用更短一些的如40mm长度的针具治疗。这样,不仅在施术时针具得心应手,而且可以在进针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进针的深度得到很好的控制。

5.进针的深度

腹壁层较厚,针刺时不仅疼痛程度较轻而且便于施术。由于腹壁的分层局部解剖结构各不相同,因此,影响的外周系统亦有明显的不同,往往同样的一组穴位可以依据进针的深浅不同而治疗不同疾病。

6.常用处方

(1)天地针:中脘、关元。腹针以神阙为中,中脘为天,关元为地。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2)引气归原: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方中中脘、下脘均位于胃脘,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升降的功能。

(3)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可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的疾患,外陵位于神阙之下,可治疗下腹及下肢的疾患。该4穴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称“腹四关”。临床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与引气归原或天地针合用时,兼有通腑之妙。

【适用范围】

腹针疗法治疗范围广,涉及病证多,尤其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有着独特优势;临床上常应用于妇科痛证(如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素综合征)、子宫肌瘤、不孕症、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尿潴留)等。

【注意事项】

腹腔中脏器较多,故针刺时应摆好体位,注意避开大血管及脏器,对肝脾肿大、胃下垂及膀胱充盈者,尤应注意。

九、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炷,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1)一切准备工作均同毫针针刺疗法。

(2)按照针刺疗法将针进到一定深度,施用手法,使患者取得酸、麻、沉、胀的感觉,留针不动。

(3)在针尾装裹如枣核大或小枣子大的艾绒,点火使燃。或用艾卷剪成长约2cm的一段,插入针尾,点火加温。

(4)一般温针燃艾可1~3炷,使针下有温热感即可。

(5)留针15~20分钟,然后缓慢起针。

【适用范围】

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具有温通经络、消瘀散结、培元固气、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临床上用于痛经、月经量过少、闭经、月经后期、慢性盆腔炎等。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温针疗法还应注意:

1.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定要装好,以免燃烧时艾团和火星落下,造成烧伤。

2.如用银针治疗,装裹的艾团宜小,因银针导热作用强。

3.点燃艾绒时,应先从下端点燃,这样可使热力直接向下辐射和传导,增强治疗效果。

4.如有艾火落下,可随即将艾火吹向地下,或直接熄灭。同时嘱咐患者不要更换体位,以免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起落下,加重烧伤,同时也为了防止造成弯针事故。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烧伤,可在温针的周围皮肤上垫上毛巾、衣物等。

5.其他注意事项可参看毫针疗法和艾灸疗法。

十、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指将针具加热至针体通红,使用一定的刺法将火针迅速刺入人体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火针古称燔针、焠刺、烧针、温针,是中国古代“九针”之一。

【操作方法】

1.刺法分类

(1)按针刺方式分类

1)点刺法:在针刺部位用单针点刺的方法。多用来深刺,在病灶或取穴部位仅刺一针,主要用以缓解疼痛及治疗脏腑疾患等全身性病证,亦是其他针刺方法的基础。

2)密刺法:在针刺部位用火针密集刺激病灶局部的针刺方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轻重及面积大小,病情重、病变部位面积小的密刺,以每针相隔不大于1cm为宜,针刺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刚接触到正常组织为宜。密刺法可以足够的热力,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组织再生。

3)围刺法: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施以多针刺激的方法。针刺点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刺后形状为一闭合环形,进针间隔以1~1.5cm为宜,进针深浅视病灶深浅而定。局部红肿者,可直接用火针刺络放血。围刺法以中粗火针为宜,火针过细则力小,过粗则徒损皮肉。此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散刺法:指用火针在针刺部位施以多针疏散刺激的方法,每针间隔以2cm为宜,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达到止麻、止痒、定惊、解痉、止痛等目的。

5)刺络法:指用火针刺入体表气血瘀滞的血络,放出适量血液的方法。

(2)按出针快慢分类

1)快针法:指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火针刺法,一般一针只需1/3秒,即一秒三针。快针法快进快出,具有时间短、痛苦小的优点。此法虽时间短暂,但只要针体有足够的热力,就可起到激发经气、温经通络之效。

2)慢针法:指火针刺入针刺部位后,留针3~5分钟,然后出针的一种火针刺法。

(3)特殊针法

1)烙熨法:在针刺部位表面轻而稍慢地烙熨,多使用平头火针。

2)割治法:指用中粗或三棱火针,针尖烧红后迅速割治外痔或较大赘生物的一种治法。注意勿伤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

2.操作流程

(1)操作前

1)选择针具: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及病情虚实、取穴部位选择。

2)选择体位:根据取穴部位,以患者舒适为原则选择体位,常用体位为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及侧伏坐位。

3)定位:火针进针迅速,因此操作前需定位并加以标记,以保证进针准确。

4)消毒:医者操作前应先洗净双手,使用75%酒精消毒;定位后,使用75%酒精或0.5%~1%碘伏消毒针刺部位;多次使用的火针操作前及操作结束应使用酒精灯燃烧消毒。

(2)操作中

1)烧针:医者靠近针刺部位,一手握笔式持针,将针尖及针体前部与灯焰呈锐角在外焰上加热,根据针刺所需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烧针以通红为度,才可达到效力,同时针红可使火针进针穿透皮肤时阻力减小,患者痛苦较少。

2)进针:火针进针的关键是稳、准、快。针体烧红后,迅速准确地刺入针刺部位。这要求医者有一定的指力及腕力,因此需要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3)火针的进针角度多为垂直,进针深度则由针刺部位、病情性质、体质差异、季节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四肢、腰腹部可针刺至0.2~0.5寸。实证、秋冬季节、肥胖者可深刺,虚证、春夏季节、瘦弱者应浅刺。医者应仔细体会针刺的深度,注意针感变化自行调节针刺深度。如针刺压痛点时,医者手下沉紧应停止进针,针刺脓肿时,针下出现空虚感则为适宜深度。

4)留针:火针疗法一般不留针,但在祛瘤、化痰、散结时,则需要留针,留针时间多为1~5分钟;针刺淋巴结时留针1~2分钟;远部取穴治疗疼痛性疾病时,可留针5分钟。

(3)操作后

出针:火针离开针刺部位后,用干棉球迅速按揉针孔,以减轻疼痛。若针刺部位出血,不必止血,待自然停止后用干棉球擦拭即可。若为脓肿性病变,出脓务尽,再行包扎。

3.施术间隔

火针疗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肌肤灼伤,需要时间康复。一般情况下,火针最短应间隔1日才可再次施治,急症可每日针1次,但不应连续超过3日,3次后无效可更换治疗方法。慢性病可连续治疗,间隔时间可较长,3~7日1次。

【适用范围】

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腐生肌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痛经、月经不调、外阴白斑、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闭经等。

【注意事项】

针刺后应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针后当天如出现针孔高突、发红、瘙痒,这是机体对火针的正常反应,切忌搔抓,以免范围扩大。火针治疗是经过高温加热后进行的,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应告知患者不必担心。针后当日避免洗澡,以免污水进入针孔。火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禁房事。

十一、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灸是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王文远主任经过30余年的临床研究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

平衡针灸疗法通过针刺中枢神经分布在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调节和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调、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程序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接地依靠患者自身去调节、修复和治疗。

【操作方法】

1.穴位选择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3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2个。以下只论述妇科疾患相关的穴位及其操作:

(1)升提穴(BP-HN1)

定位:位于头顶正中,距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距双耳尖2cm(1寸)处。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按住针尖使其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主治:以虚证和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2)胃痛穴(BP-HN5)

定位: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cm(1.5寸)。

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主治:此穴用于实证为主的疾病,临床上常用于以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等实证为主的痛经。

(3)痛经穴(BP-A1)

定位:在胸骨柄正中线1/2处,相当于第四肋间隙。

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肋间静脉的前皮脂内侧支出现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待针体进入一定要求深度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

针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并向腹部和下腹部放射。

主治: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经前期综合征。临床还可用于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等。

(4)疲劳穴(BP-B2)

定位:位于肩膀正中,相当于大椎至肩峰连线的中点。

针刺特点:指针疗法,以指腹按压局部分布的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出现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根据不同病情、年龄、性别、体质而选择轻、中、重手法,双侧同时取穴。

针感:局部酸、胀、沉。

主治:绝经前后诸证。

(5)乳腺穴(BP-B3)

定位:位于肩胛骨中心处,肩胛内上缘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

针刺特点:以针刺肩胛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主治: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等。

(6)过敏穴(BP-LE3)

定位:位于屈膝位的髌骨上角上2寸处,股四头肌内侧隆起处。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对体虚患者可配合捻针滞针。

针感:局部针感。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荨麻疹、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病,在妇科方面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2.具体流程

(1)选择针具:平衡针针具长度以cm为单位,分为2cm、4cm、6cm、8cm、10cm、12cm、14cm、16cm(分别为平衡针1~8号),针刺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病情、胖瘦、针刺部位来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具。

(2)检查针具:针刺前应对针尖、针体、针柄进行检查。

(3)选择体位:根据取穴部位,以患者舒适为原则选择体位,常用体位为仰卧位、俯卧位、正坐膝直位、正体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卧位及侧伏坐位。

(4)消毒:医者操作前应先洗净双手,使用75%酒精消毒;定位后,使用75%酒精或0.5%~1%碘伏消毒针刺部位。

(5)针刺:①固定针体针刺法:拇指与食指用消毒棉球捏住针身下端,针尖约露出1.5cm,对准穴位,将针端快速刺入皮下,另一只手快速向下推进,达到要求的针感即可出针,如膝痛穴。②固定皮肤针刺法:一只手固定局部皮肤肌肉,另一只手快速将针尖刺入,针刺到一定深度,出现要求的针感即可出针,主要用于特殊部位的穴位,如降压穴等。

【注意事项】

除遵循针灸施术的注意事项外,运用平衡针法还应注意:

(1)对初诊者、恐惧针灸者,采用卧位,在给予强化性针感时应先从轻度针感开始。

(2)当个别患者针刺部位出现不适时,可选择与其相称部位指针疗法解除不适感。

(3)针刺过程中应用提插手法时,提插次数应控制在9次以内,以减少局部软组织的损伤。

十二、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埋入穴位,通过对穴位持久、缓慢、柔和的刺激,产生长效的针感效应,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阴阳的目的,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畏惧针刺的患者。

穴位埋线疗法分为穿刺针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埋线法等,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穿刺针埋线法。

【操作方法】

1.埋线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cm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

2.术后反应及处理

(1)正常反应: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无须处理。少数反应较重的病例,埋线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可不做处理。若渗液较多,可用75%酒精棉球擦拭,覆盖无菌纱布。少数患者可于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轻度上升(38℃左右),但无感染征象,一般无须处理,持续2~4日后可恢复正常。

(2)异常反应:治疗时无菌操作不严或治疗后伤口保护不好,易致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日出现埋线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或抗感染处理。个别患者对外科缝线过敏,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甚至出现脂肪液化、外科缝线溢出等反应,应予抗过敏处理。埋线过程中若损伤神经,可出现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或感觉异常,应及时抽出外科缝线,并予适当处理。

【适用范围】

穴位埋线法主要通过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用于慢性病证,如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等。

【注意事项】

(1)术者应严格针具消毒并按技术规范操作。

(2)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溃疡、感冒发热、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埋线。

(3)神经干及大血管分布的表浅部位应避免埋线,以防损伤。

(4)肩上、胸背部埋线不宜过深,防止伤及内脏。

(5)根据穴位不同部位,选择埋线的角度和深度,如局部有结节,可做局部剥离、松解。

(6)埋线后1~2天为防止污染针孔处皮肤,不宜洗澡。

(7)埋线3天内禁忌吃海鲜、辣椒等发物。

(8)埋线后如有局部轻度红肿热痛、酸胀、轻度发热乏力属正常现象。

(9)如出现感染应予局部抗感染处理。

(10)有的人特殊体质对药物载体过敏,埋线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反应,可做抗过敏处理。

(11)对于出针后有皮下出血者予以压迫止血,可先冷敷,24小时后热敷。一般瘀青可在7~15天后逐渐消退。

十三、耳压疗法

耳压疗法是在耳穴表面贴敷颗粒状药物或磁珠等,刺激耳郭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1.耳压选用材料:油菜子、小米、绿豆、莱菔子、王不留行子、白芥子以及磁珠等均可酌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王不留行子、磁珠、白芥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平喘、镇静、止痛、消炎和降压等。其中白芥子的止痛消炎作用尤为明显。

2.具体操作:将胶布剪成0.5cm×0.5cm大小的方块,然后将白芥子、王不留行子或其他颗粒状药物粘贴在小方块胶布中央,根据不同的病证贴敷在不同的耳穴上,每日患者可自行按压次数,隔日更换,左右耳穴交替贴敷,穴位可根据病情症状酌情增减。

【适用范围】

耳压疗法临床多应用于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经前期综合征。通过耳穴刺激,可对急性或慢性妇科疾病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1)为防止胶布潮湿,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度,以免引起皮肤炎症。

(2)夏季汗多,宜勤换;冬季冻疮及耳郭炎症者不宜贴敷。对胶布过敏者忌用。

(3)定时按压比不定时按压效果好,耳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4)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者按压宜轻;急性疼痛宜用重手法强刺激;一般患者宜中度刺激;孕妇可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5)本法配合药物及其他疗法应慎重,以免治疗重叠,产生拮抗作用。

(6)治疗期间不要服镇静药物。

(7)复诊治疗前取掉粘有压丸的胶布,清洗耳郭,局部肿胀或表皮溃烂者涂擦紫药水,已感染者及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