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理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郑洪新 杨柱主编
- 11969字
- 2023-08-02 17:55:37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学以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及自和规律,认识和说明生命、健康和疾病。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变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变化,形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阴阳学说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阴阳的概念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对自身及自然现象的观察,特别是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最大的太阳出没、月亮变化等明暗交替的天象观察,由此形成阴阳最初含义,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阳日”“晦月”等字样。在甲骨文中,阴阳所指为日、月。《说文解字》说:“阴,暗也。”“阳,高明也。”朝向日光、明亮者为阳;背向日光、晦暗者为阴。随着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不断扩展,阴阳的含义逐渐引申,如天地、上下、明暗、寒热、动静等。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作为哲学思想逐渐形成。古代哲学家用具有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现象、社会政治及伦理道德等。如《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年(前780年)伯阳父以“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解释陕西发生的大地震。《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和之气是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
《周易》分别用符号“--”“—”来表示阴阳,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把阴阳学说提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将阴阳的对立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性及变化的基本规律。《周易》把自然、社会中诸如天地、日月、寒暑、动静、刚柔、进退、水火、男女等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或现象,都赋予阴阳的属性,使阴阳成为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观念应用到医学领域。秦名医医和在为晋侯诊病时,以阴阳解释疾病的病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左传·昭公元年》)。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内经》,阴阳学说贯穿其理论始终。如“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变;“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大约在10世纪以后,阴阳逐渐采用“太极图”(图1-1)表示。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原。太极图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形象化表示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体现出一切事物或现象具有辩证、运动、圆融的特征和规律。
图1-1 太极图
(二)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概念的形成,是从天地日月、四时寒暑、昼夜阴晴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抽象而形成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观与认识论,一气分阴阳,阴阳对立互根是一切事物所存在的固有属性,阴阳二气的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内在动力。如《类经·阴阳类》所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的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相关事物或一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表示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划分及运动变化,又可表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应着的两个方面的属性趋向及运动规律。(《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关于阴阳基本概念的经典表述,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纲领和根本,贯穿事物新生消亡的始终,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动力。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事物和现象,凡是具有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或同一事物内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用阴阳来概括。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以人而言,则男为阳,女为阴;以气血而言,则气为阳,血为阴等。
(三)阴阳的特性与归类
1.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皆可用阴阳来标示。阴阳,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可概括天地,包罗万象。如天阳地阴,日阳月阴,夏阳冬阴,火阳水阴,男阳女阴等。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都可以纳入阴阳范畴。中医学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机变化以及诊断治疗皆可用阴阳概括说明。
(2)阴阳的关联性 阴阳所概括的一对事物或现象应是共处于统一体中,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空间的上与下、内与外,时间的春夏与秋冬、昼与夜,温度的寒与热,生命物质的气与血等,都是既相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可用阴阳标示。若不是在一个统一体中,无关联性的事物或现象,如寒与上、昼与外等,则不能用阴阳概括说明。
(3)阴阳的规定性 阴阳学说对阴阳各自属性有着明确的规定,具有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如光明、温暖、向上、趋外、兴奋、发散等,是阳的特性;晦暗、寒冷、向下、内收、沉静、凝聚等,是阴的特性。用阴阳说明事物的属性,如水属阴、火属阳。水不能称为阳,火不能反称阴。人体脏腑中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肝阴与肝阳等,皆有其特定内涵,不可反称。
(4)阴阳的相对性 相对性指事物阴阳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阴阳属性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寒证和热证的转化: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病变的寒热性质发生变化,其证候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其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白昼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事物这种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其三,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事物的阴阳属性是通过对立双方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发生改变。如100℃与50℃的水,100℃属阳,50℃属阴;而50℃与0℃相比较,则50℃属阳,0℃属阴。人体内六腑与五脏分阴阳,六腑主传泻水谷属阳,五脏主内藏精气属阴;六腑与四肢比较,则六腑居内为阴,四肢在外为阳。可见,随着划分的前提和依据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变化。
2.事物阴阳属性的归类
凡是具有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依据阴阳各自的属性特征进行类比区分。凡是具有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阴(表1-1)。
表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水与火这一对事物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集中反映了阴阳的属性,成为事物划分阴阳属性的标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作用阐释宇宙间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等方面。
(一)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相互作用。阴阳交通相合,彼此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咸彖》),“阴阳相错,而变由生”(《素问·天元纪大论》)。
阴阳交感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基础。“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升腾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万物。《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如自然界,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万物得以化生。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同样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合和而生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生命便是在天地阴阳交互作用下孕育生息。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万物,也就没有生命。
阴阳交感是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动力。阴和阳属性相反,两者不断相摩相荡,发生交互作用,宇宙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自然界,正是由于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不断的交互作用形成阳光雨露,沐浴滋润万物,得以成长繁茂。
(二)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指阴阳“一分为二”,即对待、相反的关系,是事物或现象固有的属性。阴阳学说认为,对立相反是阴阳的基本属性,宇宙间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男与女、寒与热、动与静、上与下、左与右等。
阴阳对立的形式,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阴可制约阳,阳能制约阴。所谓“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管子·心术上》)。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阴阳相互制约是自然界四时寒暑往复变化的根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兴奋和抑制的两种状态,即兴奋为阳,抑制属阴,彼此相互制约。昼则阳制约阴,人处于兴奋清醒状态;夜则阴制约阳,进入安静睡眠状态。阴阳对立相反而有昼夜寤寐的不同变化,动静相制维持人体寤和寐的正常节律,充分体现了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的意义,在于防止阴阳的任何一方不至于亢盛为害,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阴阳双方始终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在一定的限度内,由于阴阳双方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作用,才能够使阴阳的任何一方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从而实现事物或现象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生生不息。如果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亢,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或阴阳双方中的一方不及,不能制约对方,则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彼此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则会导致疾病产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为“制约太过”;“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是“制约不及”;从而形成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
(三)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互根的形式,通过阴阳互藏、互为根本而发挥作用。
1.阴阳互藏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以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为地气升腾所形成,阳中蕴涵有阴;地乃天气下降所形成,则阴中蕴涵有阳。如《类经·运气类》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以人体而言,心在上,五行属火;肾在下,五行属水。心火(阳)下降于肾,以温肾阳,使肾水(阴)不寒;肾水(阴)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阳)不亢,则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如《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说:“水火互藏其根,故心能下交,肾能上摄。”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指阴阳的互为根本、相互依存的关系,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的根本在阴,阴的根本在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互为根本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作用。
阴阳互藏互根的意义,在于阴阳始终处于统一体之中,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例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没有春夏,就无所谓秋冬;没有秋冬,就无所谓春夏。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就无所谓热;反之亦然。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阴阳双方密不可分。
(四)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减和增加的运动变化之中。消,减少、减退;长,增加、增长。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双方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阴长阳消,阳长阴消。阴阳双方彼此的消减与增加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限度、时空之内,保持着动态平衡。正是由于阴阳的消长变化,自然万物才能够维持相对、动态的平衡。
阴阳消长的形式,属于量变过程中进退、增减、盛衰的运动变化,包括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阴阳互为消长与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阴阳同消同长。
1.阴阳互为消长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彼此相互制约的过程中表现出互为消长的变化。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此长彼消,指阴或阳某一方增加而另一方随之出现消减的变化,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二是此消彼长,是阴或阳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随之出现增加的变化,即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由于阴阳相互制约,阳长制约阴则阴消,阴长制约阳而阳消;若阳消而对阴的制约减弱则阴长,阴消对阳制约减弱则阳长。故阴阳互为消长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表现出的运动变化,而阴阳相互制约又在互为消长过程中实现。
自然界四时气候及昼夜的往复变化即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季寒冷,至春天温暖,再到夏天暑热,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季暑热,到秋天凉爽,再至冬季寒冷,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变迁,寒暑往来,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一年当中,阴阳消减和增加处于一定范围和限度,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则有四时寒暑交替推移、周而复始的正常规律。
以阴阳消长之理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子时一阳生,平旦阳气升发,日中阳气隆盛,随着阳气增长而阴气消减,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午时一阴生,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至夜半阴气盛,阳气随之渐减,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阴长阳消”的过程。人体在昼夜晨昏表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即是由于阴阳之间互为消长,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不断进行而维持的动态平衡。
2.阴阳同消同长
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在彼此相互资助和促进的过程中表现出同消同长的变化。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此长彼长,是阴阳之间出现某一方增加而另一方亦增加,即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二是此消彼消,是阴与阳之间出现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即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由于阴阳相互为用,阳生可促进阴的化生;阴长又资助阳的生成;若阳消则阴无以化,阴消则阳无以生。故阴阳同消同长是阴阳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出的运动变化,而阴阳相互依存又在消长过程中实现。
四季气候变化,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是阴阳同长与同消的消长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精(阴)不足不能化生气(阳),属阳随阴消;而补充精(阴),产生能量(阳),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
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与互藏互根关系的变化。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双方互为消长,即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由阴阳互藏互根关系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双方的同消同长,即此长彼长,或此消彼消。
阴阳消长的意义,在于维持阴阳双方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状态。在一定的限度内,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属于正常状态。例如,自然界的寒热温凉、人身的气血阴阳,始终处在阴阳消长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消而不偏衰,长而不偏亢,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自然界体现在正常气候变化,人体则体现在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阴阳消长是绝对的,阴阳平衡是相对的,保持阴阳双方在消长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极其重要。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消长平衡的运动变化失调,则属于异常状态。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出现太过或不及,相对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自然界就会出现气候异常变化,人体则引起病变。前述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而“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属阴阳互藏互根关系失常而出现的此消彼消。
(五)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相互转化的形式,属于质变过程中事物的运动变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的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的形式。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冰雹突袭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当阴阳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极则生变”,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灵枢·论疾诊尺》谓之“寒甚则热,热甚则寒”,重、极、甚,即是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的程度,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发生转化的必备条件。
阴阳互藏互根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中寓阳,其阴性成分仍然占较大比例时,此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仍属阴。但若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变化中,其阳性成分多于阴性成分而成为该事物或现象的主导成分,该事物或现象则转属阳性,此即所谓“阴转化为阳”;反之则“阳转化为阴”。
阴阳消长是发生转化的前提。如冬季寒气盛属阴,但冬至一阳生,随着阳长而阴消,逐渐转化为阳气盛的夏季;夏季炎热属阳,但夏至一阴生,随着阴长而阳消,逐渐转化为阴寒盛的冬季。所谓“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阴阳消长中交替变化。阴阳消长和转化都是阴阳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但本质不同: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事物本身属性并未发生改变;阴阳转化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事物本身的属性转化为相反一面。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期是转化的条件,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超过一定的限度,则该事物的属性会发生转化。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如急性热病中,患者出现高热、面红、咳喘、气粗、烦渴、脉数有力等实热性表现,属阳证;邪热极盛,正气大伤,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虚寒性表现,属阴证。热势极盛,即是促成阳转化为阴的必备条件。
(六)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阴阳自和是以“自”为核心,依靠内在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和”。阴阳自和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彼此的交互作用。阴阳虽然属性相反,但两者存在互生、互化、互制、互用等关系,在交互作用的变化中相反相成,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阴阳自和的概念,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为贵”的基本观点。重视阴阳之间的和合、协调是阴阳学说的重要思想。如《淮南子·氾论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相接,乃能成和。”阴阳二气的协调就是“和”,阴阳二气相互维系才能达到“和”的状态。“和”是宇宙的最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尚和去同”“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
阴阳自和,是相对的、动态的平衡,阴阳双方在交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双方以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为基础,在一定限度内消长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运动变化,维持阴阳平衡状态。
阴阳自和所维持的动态平衡,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故《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由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在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自动恢复协调是促使病势向愈的内在机制。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如果阴阳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自和,从不同角度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阴阳交感是阴阳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前提,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基础;阴阳的对立、互根是事物两个方面的固有属性,说明阴阳之间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在阴阳对立、互根的基础上,阴阳的消长、转化体现事物的量变与质变过程,说明阴阳的运动变化是使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阴阳自和是阴阳自身通过彼此之间制约和互用,自我调节以维持相对、动态的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以辩证思维指导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阐明生命的形体结构、功能活动、病机变化、临床诊断、疾病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阴阳。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从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体表之中再分阴阳,则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从脏腑而言,五脏主藏精为阴,六腑主传化为阳。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则心肺在上属阳,而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在下属阴,而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从经络而言,则有阴经、阳经、阴络、阳络之分。从生命物质而言,则气为阳,精血津液为阴等。总之,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凡属相互关联有相互对立的部分,就可以用阴阳属性来划分。
(二)概括人体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互根的协调关系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协调平衡标志着机体的健康状态。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气属阳,精血津液属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精血津液在内,是阳气固守于外的物质基础;阳气主外,为精血津液的生成、输布的动力。气与精血津液,阴阳和谐,运行输布正常,脏腑组织形体官窍得养,则人体生命活动正常,保持健康状态。
中医学认为,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肝、心、脾、肺、肾五脏皆有阴阳之气的不同,五脏之阴具有宁静、滋养、抑制的功能,五脏之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的功能。只有脏腑阴阳之气的动静、温润以及兴奋与抑制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
(三)阐释人体疾病变化
疾病的发生标志着阴阳协调关系的失衡,称为“阴阳失调”。运用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疾病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中医学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把病因分为阴、阳两大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情志失调、饮食居处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2.分析病机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相搏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等。
(1)阴阳偏盛 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机变化,包括阴偏盛、阳偏盛,即阴盛(胜)、阳盛(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机体阳气亢盛所致的病机变化。由于阳的特性是热,故“阳胜则热”。阳能制约阴,阳气亢盛消耗和制约阴气,使之减少,即所谓“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指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机体阴气亢盛所致的病机变化。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阴胜则寒”。阴能制约阳,阴气亢盛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即所谓“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
(2)阴阳偏衰 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机变化,包括阴偏衰、阳偏衰,即阴虚、阳虚。《素问·调经论》概括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寒: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盛,则虚寒内生。
阴虚则热:人体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则虚热内生。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根、互用、互藏关系失调,人体就会发生疾病。如阴或阳的某一方虚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日久可以导致对方的不足,形成“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变。当阴阳之间不能相互依存而分离决裂时,导致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竭”,生命即将告终。
(四)应用疾病诊断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两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学说用于病证诊断,旨在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从而概括各种病证的阴阳属性。
1.分析四诊资料
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如望诊中色泽分阴阳,色黄、赤为阳,青、白、黑为阴;色泽鲜明为阳,晦暗为阴。闻诊声音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者为阳;语声低微无力者为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为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为阴。问诊之症状分阴阳,身热恶热者为阳,身寒恶寒为阴。切诊之脉象分阴阳,以部位论,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论,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论,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论,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2.辨别疾病证候
辨别病证的阴阳,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如八纲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脏腑辨证中,有阴盛、阳盛、阴虚、阳虚之分,如肝阴虚证、肝阳虚证、肝火亢盛证(阳盛)、寒凝肝脉证(阴盛)等。
可见,阴阳学说广泛应用于四诊和辨证之中,只有辨清阴阳,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故《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五)指导疾病防治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使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体质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1.指导养生保健
养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健康之意。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注重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最根本的原则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2.确定治疗原则
应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调整阴阳偏盛偏衰等的病机变化,恢复阴阳协调平衡,称为“调整阴阳”,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为邪气亢盛之实证,故其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运用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阳盛之实热证,治法“热者寒之”,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实热证。阴盛之实寒证,治法“寒者热之”,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实寒证。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为正气不足之虚证,故其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运用阴阳对立制约原理,阳虚是以阳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虚寒证,故以补益阳气为主,“阴病(阳虚不能制阴导致阴偏盛)治阳”,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是以阴液不足为主要病机的虚热证,故以滋补阴液为主,“阳病(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偏亢)治阴”,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另一方面,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治疗阳虚之虚寒证,由于“阳根于阴”,故亦可滋阴以助阳,称为“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方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治疗阴虚之虚热证,由于“阴根于阳”,故可助阳以滋阴,称为“阳中求阴”,即在滋阴方剂中适当佐以助阳药,“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3.归纳药物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特性,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故实际上不止五味,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其中升、浮属阳,降、沉属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