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病养生,重在预防

无病养生,重在预防,即治其未生,指通过各种养生调摄活动,提高人体正气,避免邪气入侵,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养生,即保养人的生命的意思。养生是人类为了自身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有意识地根据人体生长衰老不可逆的量、质变化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养护活动,以此达到保养生命、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理念。《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其中所言“未病而先治”即无病养生。无病养生,不但能延年益寿,还能预防生病。

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包括环境因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或社会负担等,内因包括自身抗病能力、健康意识、不良生活方式、感情挫折等。针对健康人群,运用治未病理论,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开篇即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导人们掌握自然规律,顺应天地阴阳法则,采用适当的养生方法,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生活起居和饮食,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才能长寿。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以及吐纳、导引、太极拳等都是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至今沿用不衰。唐代医家孙思邈也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功法。所以,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无病养生的方法与技术及措施十分丰富,不局限于中医特色手段,且具有很强的通适性。例如:从增强人体正气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入手,顺应自然的衣着、饮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适宜,遵循四时变化规律,并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形体锻炼,采用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及健身类的武术等,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并可借形动以济神静,从而使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用针灸、推拿、按摩、药膳、药物调理,扶助正气,达到保健和防病之目的;夏日防暑,秋日防燥,冬日防寒,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勤洗手,房间常开窗透风,以及在传染病流行时不到人群密集、人流量大的地方去,防止病邪侵害;采取主动或被动免疫,事先服食某些药物或注射疫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适时监测身心健康状态,并根据体检结果对身心进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