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家针灸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高希言 王威主编
- 4字
- 2023-08-15 17:57:27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各家针灸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各家针灸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我国早期的医学文献,包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八十一难经》(以下简称《难经》),以及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伤寒杂病论》《脉经》《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等。特别是其中的《内经》《难经》《甲乙经》,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纵观我国许多针灸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建树,无不导源于这三部经典著作,都是对其内容的补充和发挥。因此,《内经》《难经》》《甲乙经》是后世针灸学说流派的共同理论基础,对其必须有全面的了解。
各家针灸学说的学术渊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源于前代文献,如晋代以后的各家学说大多导源于《内经》《难经》《甲乙经》等经典著作。二是源于师授,如徐凤自称深得彭九思、倪孟仲两公传授,罗天益师李东垣,刘瑾师陈会等,他们的学说多受其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三是源于家传,即所谓家学渊源,如张璧即是继承家学,徐文伯、王国瑞、凌云等也都以针灸世家相传而闻名于世。四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有的医家勤于访师觅友,向广大群众学习,如葛洪、赵学敏等从民间采访到不少针灸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上四个方面的来源是不可截然分割的。事实证明,不少医家的学术观点并不单纯来自某一方面,如窦默学说的形成,既有师授因素,也包括《内经》对他的启示,还有从宋子华那里得来的秘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