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家针灸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高希言 王威主编
- 1035字
- 2023-08-15 17:57:30
一、经络腧穴学成就与影响
奇经八脉的名称,首见于《难经》。《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难经》指出奇经八脉是区别于十二经脉的一个独立的经脉体系,《难经·二十八难》《难经·二十九难》对八脉的作用、起止、分布、病候等做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使《内经》中那些散乱的内容归于统一,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成为后人论述奇经八脉的重要依据。
《难经·四十五难》提出八会穴:“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注家谓膻中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八会穴理论给后世医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明代的袁坤厚认为八会穴可治气、血、筋、骨、脉、髓、脏、腑八者之病;而清代孙鼎宜认为八会穴主治的热病,乃外感病的通称。《此事难知》记载用绝骨治百节酸疼,《针灸资生经》记载用膻中治上气喘咳,《针灸大成》“杨氏医案”记载用章门、中脘治泻痢,《类经图翼》记载膈俞统治血病等,显然都是受《难经》八会穴理论的影响。
俞募穴理论,《难经》虽未明确指出具体穴位,但《难经·六十七难》提到了“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奠定了俞募理论基础。对十二原穴,《难经》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五脏原穴,加上《灵枢·本输》中的六腑原穴,再补充心之原穴兑骨(神门),使原穴内容趋于完整,提出原穴是三焦原气留止的部位,治疗作用由《灵枢·九针十二原》的“五脏有疾”扩大到《难经·六十六难》的“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对五输穴理论也有新的发挥,如阐述了五输配属五行及主治。《难经·六十四难》阐发了五门十变刚柔相配的关系,成为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金代何若愚以五输配属五行的五门十变理论为基础,提出子午流注学说,后经明代徐凤等人的不断完善,至今仍在临床应用。
五行学说的应用,在《难经》中除了五输配五行外,《难经·六十九难》还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配穴原则,即子母配穴法,“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难经·七十九难》)。书中举例心属火,心病泻本经子穴,即输土穴,为“迎而夺之”的泻法;如补本经的母穴,即井木穴,乃为“随而济之”的补法。又如肝病实证,刺本经荥穴,即“实则泻其子”,因肝属木,荥属火,木生火,而火为木之子。将《内经》的迎随补泻原则诠释为子母配穴法,明代汪机称为“子母迎随法”。对虚实夹杂的病证,《难经·七十五难》主张先补后泻,即所谓泻南补北法。可见,《难经》的针灸学成就对各家针灸学说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