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父皇,大明必须迁都!(求追读~~~)

当然最有名的就是现代世界某位马姓老板,不但鼓励这种操作,更是把社畜的997说成是一种福报,也是没谁了。

朱景本来对于这些非常熟悉,毕竟曾几何时他也相当幸运的做过几年社畜。

如果不是后来,机缘巧合,让他中彩票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就开启了开挂人生模式的话,那么他现在可能还是一枚所谓的‘幸福的997社畜’。

虽然对于KPI模式和OKR模式非常熟悉,但朱景还是非常惊讶于道衍竟然能够想到这么多,而且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想出来这种削藩的方法。

不得不说,这个黑衣宰相有点东西啊。

朱景想到这里,也是不由自主的夸赞道:

“燕王,这个第三步计划,有创意,有想法,不错,不错!”

“我就说鼎鼎大名的黑衣宰相,怎么可能就只能想出来削减封爵等级和俸禄这么低级的方式方法呢。”

朱景在朱元璋还没有开口之前,就疯狂的称赞朱棣和道衍两人表现的很好。

本来还在认真思考的朱元璋,听到朱景对于朱棣这个方法的认可,也是下意识的跟着一起赞赏道:

“不错啊,老四,能够得到国师的亲自称赞,看来你这个方法还真的是相当不错!”

“看来老四你这第二道考验,不用我明说,你已经成功完成了。”

“不光是成功完成了,而且还是相当好的完成了!”

面对朱元璋和朱景的夸赞,朱棣则是脸色羞红的呢喃笑道:

“这是我跟少师道衍,两人合计了许久,才想出来的办法,当然都是父皇平时教导的好。”

这个时候,朱棣还不忘记拍拍自己老爹的马屁。

结果朱元璋听到朱棣的马屁,瞬间大声笑道:

“少给咱扯犊子,咱教导你什么了,咱平时基本上都见不到你人,何来教导之说,真的不怕国师笑话咱啊?”

不得不说,朱元璋主打的就是一个真性情。

虽然他平时也很喜欢听那些官员们称赞他的好,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

如果是那些官员夸赞的他的好,的确是有事实依据的话,那么他可以很享受的全盘接受。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做表面文章来夸赞他的话,不光是得不到封赏,更是会被他亲自责罚。

洪武一朝的官员虽然很苦逼,但是在朱元璋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之下,是非常愿意做实事,说真话的。

朱景对于朱元璋面对自己儿子的拍马屁,表现出来的这种真性情也是颇为惊讶。

没想到传说当中的洪武大帝,竟然不是那种好大喜功之人啊。

不过朱棣在听到朱元璋这么说之后,也是老脸一红。

“父皇,您小时候的教导,就是一直让我们好好跟着大哥在大本堂学习民生政务,当时可能用不上,但是现在不就用上了吗?”

“对了,父皇,第二道关于削藩的考验,我也很好奇,是不是国师早就给了你对策了啊?”

这两天朱棣在和少师道衍姚广孝合计的时候,姚广孝一口咬定,朱景一定是已经给了朱元璋方案,否则绝对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拿出来做为第二道考验。

姚广孝很明确的是,这次朱元璋给于朱棣的三道考验,全部都是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才会拿出来。

如果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方案的话,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是断然不会公然拿出来作为考验。

朱元璋没想到朱棣现在竟然还有反问,他下意识的盯着朱景看了看。

结果朱景挑眉笑了笑道:

“嗯,我的确是针对削藩的问题,给老爷子了一个方法。”

“但是还需要老爷子优化和调整一下,不过我的方法倒是可以结合你这个方法。”

果然!

听到朱景的主动回应之后,朱棣就在内心之中,再次对于姚广孝的预判,默默地伸出了大拇指。

因为姚广孝在他这次来奉天殿之前,就已经提醒过他,这位少师可能已经对于削藩有了对策。

平时道衍太过于低调,所以很多时候,众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意识到他的真正才能。

说实话,对于朱棣而言,少师道衍姚广孝,就是他认为大明朝最智慧,善谋略的大才。

不过现在因为当面见识过国师朱景的才华之后,他现在觉得姚广孝可以排在朱景的后面,是大明朝第二天才。

虽然可能有些对不起少师,但是朱棣就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让朱棣更加震惊的是,削藩这么大的事情,国师朱景竟然真的有方法。

要知道,削藩这件事情,他和少师道衍两人至少花费了数十年的精力,才研究出来现在的方案。

对比国师朱景几天就能想出来的方法,怎么看,都是朱景更胜一筹。

朱元璋也是大手一挥,幽幽笑道:

“老四啊,等你有空的时候,咱再好好的跟你商议一下,关于国师给出的削藩的方法,怎么结合你这个方法!”

“当然,你要把那个道衍和尚一起叫过来,听国师的意思,你这个少师,比想象中还有有智慧的很啊。”

因为之前朱景点评过道衍和尚的才能,不比李善长和刘伯温之流差,所以原本对于这个和尚没有太过在意的朱元璋,现在倒是非常在意。

朱棣则是诚惶诚恐的回应道:

“父皇,儿臣到时候一定让少师跟着一起过来商议。”

对于第二道考验,朱棣和道衍商议出来的削藩方法,得到了朱元璋和朱景的认同。

朱景没有在这道考验上叙述太多,毕竟当初给朱元璋上课的时候,他就已经非常清楚明了的说过关于削藩的种种必要以及推恩令的实施。

“好了,老四,咱们趁热打铁,关于第三道是否要迁都这件事情上,你怎么看?”

朱元璋主动询问朱棣关于第三道考验的回应。

说实话,迁都一事,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心病,而且是很痛苦的心病。

想当初,如果不是自己要求朱标连续的去巡视西安府,观察那里是否合适做大明的新国都的话,那么朱标就有可能不会感染风寒,更不会突然薨逝。

......